蔡卫新
- 作品数:71 被引量:7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椎管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0年
- 目的调查椎管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等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53例椎管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椎管瘤患者SPBS得分为(30.73±9.70)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情感维度得分最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需要他人协助的程度、屈服应对方式、家庭功能、家庭主要照顾者身体状况为椎管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椎管瘤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关注椎管瘤患者感受及心理状态,及时评估,根据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 王慧贤蔡卫新张艳
- 关键词:家庭功能自我感受负担
- 远程健康教育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远程健康教育对于日间手术患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国内外远程健康教育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形式、内容要素与评价要素。远程健康教育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远程系统不完善、教育内容不规范以及受益人群受限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远程系统与教育内容,关注远程健康教育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远程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等。
- 吴飞张冉孙卫格蔡卫新
- 关键词:日间手术
- 基于多学科联合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危急值闭环管理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加强临床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以缩短危急值处置周期,提高临床危急值处置效率及质量。方法对临床危急值进行多学科联合的信息化闭环管理,即建立危急值闭环管理系统,优化危急值管理系统功能,加强危急值报告监控。统计并比较2015年7~12月(闭环管理前)、2016年7~12月(闭环管理后)检验结果危急值延迟应答情况。结果 2015年7~12月危急值上报总数3 638例次,延迟应答245例次,2016年7~12月危急值上报总数3 302例次,延迟应答43例次,管理前后危急值应答延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临床危急值进行信息化闭环管理,可降低危急值延迟应答率,提高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
- 蔡卫新
- 关键词:危急值闭环管理信息化管理护理管理
- 电子护理安全告知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电子护理安全告知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纸质护理安全告知书制作成电子版,对患者进行告知后,患者或家属通过"信手书"签字板实现电子签名并采集指纹完成告知。结果电子护理安全告知书的应用减少了护士书写时间,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结论与传统纸质告知书相比,电子护理安全告知书具有实现无纸化办公、保证护理入院评估的及时性及时效性、评估记录准确、时时监测患者危险因素的变化与发展等优点。
- 蔡卫新陆朋玮
- 关键词:护理安全无纸化办公
- 236个三级医院神经疾病相关科室应用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全国三级医疗机构神经疾病相关科室应用机器人辅助患者康复训练的现状, 为促进机器人辅助训练的完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1年9月从全国各省市选取三级医院的神经疾病相关科室进行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现状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机器人辅助训练现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电子问卷进行调查,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36份, 有效回收率为94.4%。结果 236个神经疾病相关科室中, 共有93个(39.4%)科室使用了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 机器人类型主要为穿戴式机器人, 主要用于训练下肢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步态能力等, 其中55.9%(52/93)的科室认为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较常规康复训练效果好。医院类型、科室床位周转次数、每日训练时间是影响机器人辅助训练有效性的主要因素(P<0.05)。93个使用过机器人的科室中, 22.6%(21/93)的科室在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中未出现过负性事件;尚未使用机器人的143个科室对机器人持有积极的态度, 未使用机器人的主要原因是机器人过于昂贵、缺乏技术人员指导、因未经专业培训不敢使用等。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已得到神经疾病相关科室的关注和尝试使用, 但安全性仍需进一步增强。相关医疗机构应尽早制订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指南, 用以指导机器人辅助训练的应用与发展。
- 张博寒蔡卫新王艳玲李靖肖倩
- 关键词:机器人康复训练神经科
- 胶质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70%。胶质瘤常呈浸润性生长,复发率、病死率高。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3年。胶质瘤单靠手术切除难以治愈,需要结合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4-5],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面临着生命的威胁,还承受着各种神经症状的困扰,例如头痛、呕吐、癫痫等,并在认知、运动、感觉和视觉方面存在障碍,心理负担重,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在延长生存期限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是恶性肿瘤的治疗趋势。
- 蔡卫新尹志科
- 关键词:胶质瘤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护理
- 无肝素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护理被引量:7
- 2010年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采用中心静脉(股静脉、颈静脉、锁骨下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运用血泵驱动进行体外血液循环,以对流的原理清除体内大、中及小分子物质,水和电解质,同时补充置换液.通过超滤可以降低血中溶质的浓度,以及调控机体容量平衡.由于CVVH是一连续、长时间的治疗过程,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抗凝便是一非常棘手的问题[1].在连续抗凝条件下,CVVH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但对危重患者合并出血或者有严重出血倾向的肾衰竭患者,CVVH会加重出血.无肝素抗凝技术CVVH是指在血液滤过过程中停用抗凝剂,而改用生理盐水定时冲洗管路一次,防止凝血,对有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倾向、血小板显著减少的肾衰危重患者,能达到治疗目的,但护理技术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现将应用无肝素抗凝技术CVVH对神经外科此类危重患者救治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蔡卫新唐颖
- 关键词:神经外科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护理
- 静脉血液标本的闭环管理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闭环管理模式在静脉血液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7月心血管内科静脉血液标本6 332例次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标本质量控制。将8~10月静脉血液标本7 165例次设为观察组,依据闭环式管理理论从静脉血液标本医嘱核对、标本采样、标本核对配送流程、标本流程追踪、不合格标本即时回报等5个方面进行实验室前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由于实验室前因素导致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护士原因及配送原因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闭环式管理理论对静脉血液标本从整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静脉血液不合格标本发生率,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
- 韩丽军陆朋玮蔡卫新
- 关键词:不合格标本
- 护理电子病历质量审核模块的应用实践被引量:30
- 2015年
- 为提高护理电子病历内涵质量,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在系统中增设护理电子病历质量审核模块。临床应用后较好地解决了护理病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与应用前1年相比,护理电子病历审核条目未通过率降低(P<0.05),提高了护理电子病历质量。
- 蔡卫新韩丽军李靖张俊丽
- 关键词:病案系统计算机化表格和记录管理
- 一种多功能呼叫系统
- 一种多功能呼叫系统,其包括患者终端、责任护士终端、主班护士终端及控制器,所述患者终端包括患者主动呼叫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责任护士终端包括责任护士接听模块、责任护士主动呼叫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主班护士终端包括主班护...
- 蔡卫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