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德杰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运动学涡度
  • 1篇早古生代
  • 1篇早古生代花岗...
  • 1篇花岗岩
  • 1篇构造变形特征
  • 1篇古生代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徐先兵
  • 1篇楼法生
  • 1篇薛德杰
  • 1篇李源
  • 1篇章泽军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华南武功山早古生代花岗岩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9
2014年
华南武功山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发育强烈的韧性变形,其变形特征和形成机制是认识武功山地区构造样式和成因的关键。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之上,对武功山早古生代片麻状状岩花岗岩进行了有限应变分析、运动学涡度测量以及温度估算。有限应变分析表明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主应变轴比X/Z介于1.33~5.07,Y/Z介于1.17~2.59;对数付林参数K值介于0.05~6.88之间;三个主方向应变强度ε1、ε2、ε3大小范围分别为0.13~1.35、-0.26~0.28、-0.54^-0.18;应变型式从边部到核部呈扁型—长型与扁型共存—长型的变化规律;应变大小从边部到核部呈增大又减小的趋势,即中间地带为应变较强的一个带。运动学涡度测量和温度估算表明武功山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早期以纯剪变形为主,形成温度为500~600℃;晚期变形表现为简单剪切,形成温度为300~400℃。结合年代学资料,探讨了武功山早古生代花岗岩韧性变形的形成机制。
薛德杰徐先兵李源章泽军楼法生
关键词:运动学涡度早古生代花岗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