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琳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叙事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抒情
  • 2篇政治抒情诗
  • 2篇抒情
  • 2篇抒情诗
  • 2篇情诗
  • 2篇小说
  • 2篇崇高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严歌苓
  • 1篇严歌苓小说
  • 1篇研究会
  • 1篇意象
  • 1篇意象分析
  • 1篇英雄赞歌
  • 1篇优美
  • 1篇赞歌

机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袁琳
  • 1篇王泽龙
  • 1篇龚元秀

传媒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野草》的意象分析
2004年
鲁迅将积淀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存体验寄寓在《野草》的意象世界里,我们可以通过具有原始生命力的兽性意象、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意象和充满死亡气息的黑暗意象三类意象来阐释他的生命哲学。鲁迅的生命哲学不仅仅昭示了令人绝望的人生困境,更重要地是给我们提供走出困境的方法:人类应该恢复原始的生命强力,坚韧地承担起自己的命运和责任,在险境危难中完成自由选择和创造。
袁琳
关键词:生命意象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审美风格
2024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豪情的壮美、表达日常生活幸福之感的优美,还是讽喻社会异化情境中的荒诞感,诗歌的价值内核仍然指向对真、善、美的追求。
袁琳
关键词:政治抒情诗崇高优美荒诞感
诗人“余秀华媒介景观”与话语博弈研究
2018年
短短大半年时间,由媒介主导的一系列事件构成了'余秀华媒介景观'。它成为诸多话语博弈的场域,其中既有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规训,又有消费主义话语的狂欢;既有公共话语的表达,又有私人话语的言说;既有男性话语的优越展示,又有女性话语的积极抗争。在这种众声喧哗的态势中,我们必须重视媒介文化的社会聚合功能,提升媒介的文化向度。
王泽龙袁琳
关键词:媒介景观公众话语博弈
大众文化观照下的乡土文学刍议
2009年
大众文化的娱乐消费性,已全面渗透到乡土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之中。当代乡土文学呈现出创作娱乐化、目标市场化、题材浮泛化,主题程式化、民族性缺失、地域性淡化的倾向。乡土文学面临在"精英表达"与"大众文化"之间做出艰难抉择的时代性挑战。
袁琳龚元秀
关键词:大众文化乡土文学
严歌苓小说历史叙事中的女性身份建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严歌苓的小说大多以女性的视角切入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叙事中再现女性的人生命运,这些女性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彰显出雌性的光辉,颠覆传统社会中"男强女弱"的观点。同时小说选择日常叙事的形式,以乌托邦的想象完成了女性理想化人格的书写,建构属于女性个体的身份认同。
袁琳刘丹琛
关键词:严歌苓叙事
文学研究会与自然主义被引量:2
2004年
文学研究会同人针对当时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存在的向壁虚构的弊端 ,大力介绍和提倡自然主义。他们认为自然主义的“客观描写”与“实地观察”能够补救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足。他们之所以提倡自然主义 ,是因为自然主义的“求真”原则恰好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观念相契合 ,同时又顺应了“五四”时期科学主义泛化的趋势。在提倡的过程中 。
袁琳
关键词:文学研究会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科学主义
悲壮崇高的英雄赞歌——论张一弓的小说创作
2005年
张一弓的小说创作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对昨日农民命运的历史反思到改革后农民新生活的反映,从表现农民的觉醒到开掘民族文化中的精魂,这些内容构成了他具有时代色彩的创作轨迹。小说致力于发掘普通人的英雄品格,具有崇高悲壮的美学风格。但由于小说存在浓厚的政治意识和盲目乐观主义,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总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留下了明显的缺憾。
袁琳
论“十七年”政治抒情诗的文学传统被引量:1
2015年
"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尽管带有强烈的政治文化特征,但其丰富复杂的存在蕴含着多重阐释的空间。这种丰富复杂的存在其实与滋养它的多种文学资源息息相关,美颂和怨刺传统为政治抒情诗创造了两种对立的抒情范式;左翼革命传统让政治抒情诗将视野投向底层民众,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体现强烈的人文关怀;自由传统为政治抒情诗注入建构诗歌精神的营养,诗人主体性意识的介入避免诗歌沦为政治的附庸。
袁琳
关键词:政治抒情诗文学传统
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的潜在对话
2009年
丁玲1930-1948年小说呈现出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互渗的矛盾状态,两种话语的主体启蒙者和革命者总是同时出现,在思想精神和革命现实层面进行着潜在的对话。
袁琳
关键词:启蒙叙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