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诗怡

作品数:3 被引量:179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译家
  • 3篇翻译
  • 3篇翻译家
  • 3篇翻译家研究
  • 3篇翻译主体
  • 1篇学史
  • 1篇主体性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史
  • 1篇翻译文学
  • 1篇翻译文学史
  • 1篇翻译研究

机构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香港浸会大学

作者

  • 3篇诗怡
  • 3篇穆雷

传媒

  • 1篇中国翻译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
在翻译研究史上相当长的时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研究的重点一般都集中于对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技巧,即'怎么译'方面的探讨,而对翻译的主体——翻译家本身,则缺乏系统的、有深度的研究。过去已有的翻译家研究一...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
在翻译研究史上相当长的时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研究的重点一般都集中于对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技巧,即"怎么译"方面的探讨,而对翻译的主体——翻译家本身,则缺乏系统的、有深度的研究。过去已有的翻译家研究一...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被引量:179
2003年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出现了重要转折,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随着七八十年代描述翻译学的兴起,继而文化研究取向的盛行,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逐渐凸显。译入语中制约、影响翻译的诸因素都是通过翻译家来体现的,而翻译家的选择、翻译的方式、翻译策略,反过来又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要深入、细致地探讨翻译与译入语文化的关系,就绕不开对翻译家本身的探讨。可以说,翻译研究的转向,“发现”了翻译家,翻译家的主体性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课题。我国对翻译家比较有意识的系统研究,也是从80年代才开始。近20年来,我国在翻译家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还存在有待深耕远拓的领域。本文重点回顾了80年代之后我国的翻译家研究发展状况,评述其得失,并对今后翻译家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穆雷诗怡
关键词:翻译家主体性翻译家研究翻译文学史翻译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