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克基

作品数:201 被引量:8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前列腺
  • 53篇膀胱
  • 29篇增生
  • 29篇前列腺增生
  • 22篇腺癌
  • 21篇尿道
  • 20篇失禁
  • 20篇尿失禁
  • 20篇前列腺癌
  • 19篇肿瘤
  • 18篇细胞
  • 17篇术后
  • 14篇抗原
  • 13篇特异
  • 12篇手术
  • 12篇输尿管
  • 12篇女性
  • 12篇前列腺特异
  • 12篇良性前列腺增...
  • 11篇特异性

机构

  • 131篇广州市第一人...
  • 32篇广州医学院
  • 19篇广州医科大学
  • 1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广州医学院第...
  • 9篇广东省工伤康...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暨南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 4篇中国康复研究...
  • 3篇北京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作者

  • 197篇谢克基
  • 61篇汤平
  • 57篇钟惟德
  • 40篇姜少军
  • 38篇魏鸿蔼
  • 37篇胡建波
  • 33篇邓向荣
  • 28篇王斌
  • 27篇欧汝彪
  • 26篇王良圣
  • 21篇韦兴华
  • 21篇蔡岳斌
  • 17篇陈晖
  • 15篇杨文俊
  • 14篇曾健文
  • 14篇何慧婵
  • 14篇陈业辉
  • 10篇林煜荣
  • 10篇黄马平
  • 10篇陈立中

传媒

  • 2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3篇广东医学
  • 1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9篇广州医药
  • 9篇实用医学杂志
  • 8篇2013年广...
  • 6篇广州医学院学...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2013中国...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4篇国际泌尿系统...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国外医学(泌...
  • 3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5篇2016
  • 18篇2015
  • 5篇2014
  • 18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14篇2009
  • 10篇2008
  • 17篇2007
  • 9篇2006
  • 19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枸橼酸钾缓释剂对尿液pH值及枸橼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何慧婵钟惟德谢克基戴奇山曾广翘魏辉魏鸿蔼梅骅
关键词:枸橼酸钾缓释片缓释剂草酸钙结晶酸含量碱化
治疗剂量他克莫司对大鼠肾脏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他克莫司(FKS06)对大鼠肾脏组织和肾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地尔硫革(Dil)对FKS06肾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按公式将肾移植术后FKS06、环孢素A(CsA)和Dil的首剂治疗剂量换算成大鼠的治疗剂量。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sA组(25mg·kg-1·d-1)、FK506组(0.8mg·kg-1·d-1)和FK506+Dil组(0.8mg·kg-1·d-1及8mg·kg-1·d-1),用药4周后建立起各组大鼠肾毒性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的病理改变(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电子显微镜下肾脏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CsA组与FKS06组出现明显的血肌酐上升(36.0±2.6)、(34.2±4.5)μmol/L,对照组为(29.2±3.4)μmol/L;肌酐清除率下降(0.63±0.45)、(0.58±0.39)ml·min-1·100g-1,而对照组、FKS06+Dil组为(1.55±0.91)、(1.024-0.62)ml·min-1·100g-1。两组均可观察到明显的肾小管细胞浊肿及空泡变性,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内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足细胞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病变。FKS06+Dil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有所减轻或接近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FKS06与CsA一样,均可引起大鼠肾脏组织和肾脏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病理改变。地尔硫革可以减轻FKS06对肾脏组织和细胞的病理损害。
陈业辉梁颜笑陈林强路艳蒙梁健健张静邱江谢克基胡建波钟惟德王斌陈立中郑克立
关键词:病理学他克莫司肾毒性超微结构
巨大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巨大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例巨大左侧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巨大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女性多见,以肿块压迫症状、可触及包块、良性、非功能性为特点,体积大,易出血,MRI有典型特征。结论:巨大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易误诊,其非功能性特点及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治,肿瘤越大,手术风险越高,切除肿瘤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廖土明谢克基谢小平王鹏关刚强何木焱
关键词:血管瘤
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8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采用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治疗43例成年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资料。年龄(29.1±10.7)岁,术前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QOL)(39.0±4.8)分,每日尿失禁(11.9±2.6)次,每次排尿量(170.7±20.1)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81.4±19.6)cmH_(2)O(1cmH_(2)O=0.098kPa),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169.1±40.0)ml。经尿道将300 U BTX-A分30个点注射于包括膀胱三角区的逼尿肌内。留置尿管1~3 d后改为间歇导尿。间隔6~9个月重复注射,共注射4次。记录每次注射12周后I-QOL、排尿日记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患者4次BTX-A注射间隔时间分别为(220.6±27.4)、(222.8±24.2)、(224.4±39.0)d(P=0.13)。与首次注射前基线值比较,第1、2、3、4次注射后患者I-QOL分别增加至(54.9±9.1)、(56.1±7.9)、(61.7±9.1)、(68.8±8.9)分;尿失禁例数分别降至36、35、35、33例;每日尿失禁次数分别减少至(4.4±0.6)、(3.8±0.4)、(2.2±0.5)、(2.1±0.3)次;每次排尿量分别增加至(288.3±40.2)、(300.0±38.6)、(316.8±46.8)、(319.5±36.7)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分别降至(29.4±11.0)、(26.1±8.7)、(20.3±5.9)、(18.5±6.0)cmH_(2)O;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分别增加至(270.0±48.7)、(284.9±51.3)、(287.7±47.9)、(303.0±46.2)ml。4次注射后患者I-QOL、尿失禁例数、每次排尿量、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和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注射后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无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前2例一侧Ⅱ级VUR于第1次注射后消失。术后1周内,9例出现尿管内重度肉眼血�
陈晖谢克基杨幸华黄马平黄天海杨晓毅李青青刘秋玲郭梦霞刘静吴淑卿
关键词:膀胱三角区尿失禁
恬尔心对大鼠FK506肾毒性的防治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他克莫司(FK506)对大鼠肾脏的毒性作用以及地尔硫革(恬尔心,Dil)对 FK506肾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按公式将肾移植术后 FK506、环孢素 A(CsA)和 Dil 的首剂治疗剂量换算成大鼠的治疗剂量。SD 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sA 组(25mg·kg^(-1)·d^(-1))、FK506组(0.8 mg·kg^(-1)·d^(-1))和 FK506+Dil 组(0.8 mg·kg^(-1)·d^(-1)及8 mg·kg^(-1)·d^(-1)),用药4周后建立起各组大鼠肾毒性模型。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尿标本、肾功能,以及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CsA 组与 FK506组均出现明显的血肌酐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肾小管细胞浊肿及空泡变性。FK506+Dil 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明显减轻或接近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 FK506与 CsA 一样,对大鼠肾脏均具有毒性作用。恬尔心可以防治 FK506的肾毒性。
陈业辉梁颜笑陈林强梁健健张静邱江黎伟龙胡建波谢克基钟惟德陈立中郑克立
关键词:肾脏移植肾毒性他克莫司地尔硫[艹卓]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监测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准确反映他克莫司(FK506)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监测方法。方法16例肾移植受者先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甲泼尼龙诱导治疗3d,术后第3天首剂口服0.075mg/kgFK506后,以ELISA法测定服药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将测得的FK506浓度自动拟合计算出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引入——剔出回归(Stepwise)等统计学方法,统计处理FK506各时间点血药浓度与AUC之间的相关性数据,计算出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和多元相关系数(R)。结果首剂口服同一剂量FK506后,除C1.0外,C0.5、C1.5、C2.0、C3.0、C5.0、C8.0、C12.0与AUC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回归方程显示单时间点血药浓度C5与AUC相关性最好(R=0.92,R^2=0.85),若应用两时间点血药浓度及三时间点血药浓度的简化的AUC监测策略,C5.0、C1.5,及C5.0、C1.5,C3.0与AUC的相关性最好(R=0.97,R^2=0.94及R=0.99,R^2=0.99)。结论首剂口服同一剂量FK506后,C5.0监测方法可能是最准确的单时间点血药浓度的AUC监测;C5.0,C1.5,或者C5.0、C1.5,C3.0简约AUC监测方法可能是最具成本疗效的FK506临床监测策略。
陈业辉陈林强梁健健邱江费继光胡建波谢克基钟惟德陈立中郑克立
关键词:肾脏移植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
RTX治疗下尿路症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RTX是一种从大戟色素体 (类似仙人掌 )的树脂中提炼出来的刺激性干乳胶 ,可与特异性受体 (vanilloid受体亚型 1,VR1)结合。低浓度 ( 1nM至 10mM)的RTX即可导致大量钙离子流入C纤维神经元细胞并使之脱敏 ;可使神经生长因子灭活 ;可减少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其他神经蛋白的合成 ;可作用于含速激肽 (为疼痛介质 )的神经纤维。通过膀胱灌注RTX可减少或抑制逼尿肌自主活动 ,减弱神经纤维对有害刺激的识别能力 ,改善膀胱顺应性 ,达到治疗逼尿肌高反射、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不稳定、膀胱痛的目的。与辣椒辣素相比 ,RTX疗效更显著、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 ,不会促进或引发癌症 ,在治疗下尿路症状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廖土明谢克基魏鸿蔼
关键词:尿道疾病
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及雷帕霉素对独肾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首剂治疗剂量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及雷帕霉素(Rapa)对独肾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将肾移植术后CsA、FK506和Rapa的首剂治疗剂量按公式换算为大鼠的用药剂量。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CsA组、FK506组和Rapa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大鼠未行左肾切除术外,其余各组均构建独肾模型。造模后,CsA组给予CsA 25 mg/(kg.d),FK506组给予FK506 0.8mg/(kg.d),Rapa组给予Rapa 0.2 mg/(kg.d),而正常组和对照组则给予消毒饮用水1 mg/(kg.d)。持续给药8周后称取大鼠体重,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球蛋白(Glo)、胆红素(BIL)等肝功能指标,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CsA组大鼠体重增长值、血清Alb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TP低于正常组、对照组及Rapa组(P<0.05),BI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FK506组TP明显低于正常组、对照组及Rapa组(P<0.05),Glo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CsA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FK506组TBIL低于正常组(P<0.05)。CsA组、FK506组、Rapa组较正常组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其中CsA组肝细胞广泛空泡样变,核固缩、崩解,局部可见脂肪滴,而FK506组及Rapa组除部分肝血窦窦周隙稍增大外,基本正常。结论治疗剂量CsA、FK506及Rapa对大鼠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CsA和FK506相比,Rapa引起大鼠体重增长值、BIL、Alb及Glo的改变较为轻微。
林华欣陈业辉仉智李淼沅聂品陈林强林武周许进杜洪陈立中邱江陈国栋谢克基胡建波钟惟德
关键词:肾移植
TVT与SPARC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比较(附31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两种术式(TVT与SPARC)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治疗31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中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治疗16例,经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uprapubic arch sling,SPARC)治疗15例,对2组术中记录,术后控尿、合并症以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TVT组与SPARC组比较,手术时间(30.8±8.3/35.1±3.9)min、术中出血量(60.6±20.2/62.3±10.5)ml,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病例均未见膀胱穿孔、感染等并发症,TVT组有1例病人术后出现尿潴留,尿道扩张留置尿管24h后拔除,患者亦恢复正常排尿,术后两组病人均能获得满意的排尿效果。结论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较为理想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远期效果好。无论是采用TVT法还是采用SPARC法,只要病例选择得好,方法得当,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欧汝彪谢克基曾健文姜粹平潘朝杰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SPARC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2006年
目的 探讨经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upraubcarchsling,SPARC)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PARC)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35.1±3.9)min,术中出血(62.3±10.5)ml,留置尿管1~2天,住院时间2—4天。拔尿管后全部患者排尿通畅、尿失禁消失,无剩余尿。随访3—33个月,患者白天、晚上均无使用尿垫,均感尿控满意,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PARC)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近期效果满意。
曾健文谢克基姜粹平黄杰详潘朝杰王良圣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女性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