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剑昶
- 作品数:16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血管内超声斑块组织学检测方法的历史及现状被引量:5
- 2018年
- 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继发性改变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对于斑块稳定性研究不断进展,从斑块结构成分来分析斑块性质、排查易损斑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易损斑块组织学主要特点是大脂质核心、薄纤维帽、斑块裂隙及管腔严重狭窄等。
- 谢剑昶黄进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内超声斑块
- 一种便携式前臂血肿促进吸收装置
-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处理前臂血肿的措施常为弹力绷带压迫前臂或血压计袖带压迫的方式,容易移位,且血肿吸收不利的缺陷,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前臂血肿促进吸收装置。一种便携式前臂血肿促进吸收装置,包括:球囊内胆,套置于前臂血肿处;球...
- 谢剑昶张国灿徐海鹰徐鹏童国新黄进宇
- 冠脉介入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病因、诱因、感染途径等,探讨预防术后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统计2013年1-12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共62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介入途径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感染患者46例,感染率7.36%;感染患者患有糖尿病(P=0.009)、慢性肺病(P=0.006)、急性心肌梗死(P=0.005)和手术时间长(P=0.001)等因素与术后感染有相关性;感染途径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8.26%,其次为消化道占10.87%;44例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死亡。结论高龄、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较长等均和术后感染有相关性,术前准确评估病情,术中完善无菌操作,术后及时干预是避免感染的重要方式。
- 金建芬孙红娟谢剑昶丁卫华
- 关键词:冠脉介入术预防措施
- 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常见于青少年。在病毒性心肌炎基础上,出现阿斯综合征、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低血压、心包炎等一项或多项表现,可诊断爆发性心肌炎。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极高,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爆发性心肌炎方面的进展研究介绍如下。
- 谢剑昶来蕾王宁夫
- 关键词:爆发性心肌炎
- 一种前臂血肿促进吸收装置
-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处理前臂血肿的装置血肿吸收缓慢,容易产生并发症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前臂血肿促进吸收装置。一种前臂血肿促进吸收装置,包括:加压装置和加压球囊套;加压装置通过输液管连通加压球囊套;加压球囊套包括:球囊外胆和...
- 谢剑昶张国灿徐海鹰徐鹏童国新黄进宇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大剂量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CS患者355例,其中强化组180例(入院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无论是否行冠脉介入治疗,均在住院期间予阿托伐他汀80mg/晚),常规组175例(入院起予阿托伐他汀20mg/晚)。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入院后1周后均予生化检查[包括有效性指标(TG、TC、HDL-C、LDL-C)及安全性指标(ALT、AST、Cr、CK、CK-MB)]并记录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TG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Cr、CK、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ALT及AST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80mg短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安全性与20rng相同,能迅速有效降低患者TG、TC和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临床获益更大。
- 孙丽娜王宁夫李虹潘浩康兰许轶洲周亮高微朱钢杰谢剑昶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
- 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 【背景】依据目前国内外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应有1周以上的前驱感染期。而暴发型心肌炎因其起病隐匿,病变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引起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失常、多器官衰竭,极易误诊、漏诊,如果不能及时诊...
- 谢剑昶
- 关键词:暴发型心肌炎预后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及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的肺部急症,常见于青少年,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病与肺大疱形成、身体发育、胸廓形状及性别等有关。文章重点讨论该病的防治及新进展。
- 谢剑昶应丽美陈璐璐龚磊翔汤珊珊刘雪陈维亚
- 关键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病因
- 早发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变血管斑块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利用iMap血管内超声(iMap IVUS)分析早发冠心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病变血管斑块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诊断为ACS的患者,将<55岁的男性、<65岁的女性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9例,>55岁的男性,>65岁的女性;患者分为晚发冠心病组102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检查结果.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平均年龄(53.07±8.08)岁,晚发冠心病组平均年龄(70.71±8.23)岁(P<0.001).两组冠心病高危因素及检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最小管腔面积分析中,早发冠心病组斑块内纤维成分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01),且坏死成分、钙化成分比例低于晚发冠心病组(P<0.001).在整体斑块分析中,早发冠心病组病变长度显著长于后者(P=0.041),整体斑块结构组成和最小管腔面积一致:高纤维成分(P=0.009),低坏死成分(P=0.020)和低钙化成分(P=0.009).早发冠心病组中薄帽纤维脂质斑块的比例更低(P=0.032).结论 早发冠心病合并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更为局限,表现为高纤维成分、低坏死和低钙化成分,提示斑块存在一定的可逆性.
- 谢剑昶齐杰黄进宇
-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血管内超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一种基于心肌灌注的无创冠状动脉微循环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心肌灌注的无创冠状动脉微循环检测方法,通过流体力学建立基于CT灌注成像技术的、安全快速有效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的诊断方法,建立快速准确的无创评估冠脉微循环功能方法对疾病诊疗和指导治疗策略。结合团队近...
- 童国新高贝贝王帅朱大荣周亮黄进宇谢剑昶徐鹏徐海鹰黄徐瑞张乐星顾俊杰陈荣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