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S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潜能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潜能。方法23例临床疑诊下肢深静脉病变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47~76岁,平均61岁)均经MSCT血管成像及在AW4.2影像工作站上进行的血管成像后处理。对各种后处理技术显示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潜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以及CT仿真内窥镜(CTVE)对下肢静脉瓣膜异常(n=15)的显示优于曲面重建(CPR);MPR和CTVE对下肢静脉血栓(n=5)的显示优于CPR、VR及MIP;VR、MIP、MPR以及CPR对下肢静脉瘤样扩张(n=8)的显示优于CTVE。结论MSCT各种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为下肢深静脉病变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在几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具有较高的诊断潜能。
- 谢新红汤小俐魏卫平张妍谢新琳林土兴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瘤样扩张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切除腺体重量的量化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寻求一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切除腺体重量的更准确而量化的方法。方法对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进行甲状腺增强CT扫描,测算术前腺体的体积,术中对切除腺体进行体积及重量的测量记录,计算出患者手术切除腺体的重量占总重量的比例,以期准确判断甲亢手术中腺体的切除量。结果随访时间1个月-2年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年1个月,无甲亢复发和甲低的发生。结论根据术前甲状腺增强CT扫描测算腺体的体积,术中按一定百分比(80%左右)切除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甲亢复发和甲低的发生。
- 林宏福谢新红熊瑞伍玉玲张军翁公羽张继光
- 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理干预
- 2009年
- 目的探讨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理干预。方法对2007年9月~2008年9月在我院行CT冠状动脉扫描患者50例,其中心理干预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操作进行,心理干预组在行CT增强扫描前、扫描中、扫描后给予相应的连续性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到CT室进行登记后和检查后分别测定焦虑值及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检查后的焦虑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明显降低焦虑值,保持心率、血压的平稳,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发生及提高检查效果。
- 谢新红吴雪桂黄和煦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心理干预
- MSCT颅底低剂量扫描的层厚选择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要求前提下,探讨低剂量颅底扫描搭配最佳层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以常规扫描剂量150mAs为参照,以患者头颅周径为依据,分析比较其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情况及单次扫描加权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值等。对20名健康人和20例颅底区域肿瘤和骨折出血患者行颅底低剂量(50mAs、40mAs)螺旋CT扫描,以评价5.0mm、3.75mm和2.5mm三种扫描层厚对颅底病变显示率的影响。结果颅底周径大于50cm的患者均采用120kV、50mAs、5.0mm层厚螺旋扫描,图像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反映噪声大小的图像相邻两点的密度差SD值等较客观数据的评价下,采用120kV、50mAs、5.0mm层厚颅脑扫描是可行的。
- 谢新红林土兴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低剂量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切除腺体重量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索一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切除腺体重量的更准确方法 .方法 对1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甲状腺进行MSCT三维重建,测算术前腺体的体积,术中对切除腺体进行体积及重量的测量记录,计算出患者手术切除腺体的重量占总重量的比例,以期准确判断甲亢手术中腺体的切除量.结果 随访时间2~46个月,无甲亢复发.1例低钙抽搐患者主要表现为唇周的麻木感及手足指趾的阵发性抽搐,予补充钙剂后症状缓解,监测血钙正常.1例术后T3、T4稍低,患者无自觉症状,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结论 MSCT三维重建能够精确测算甲状腺腺体的体积,术中按一定百分比(80%左右)切除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甲亢复发.
- 林宏福谢新红熊瑞张军翁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