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满
- 作品数:47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侗族民间信仰中的“村寨意识”探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作为小流域农耕民族,侗族多以氏族或宗族为单位,居住在较为平缓的山间坝子中,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侗族村寨。独特的居住环境及其生计方式,使侗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维护村寨发展的"村寨意识"。侗族成员的"村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萨神崇拜、风水观念、鼓楼修建以及各种民间禁忌为载体的侗族民间信仰中,同时侗族通过民间信仰多种形式、不同场合的"展演"在较大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成员的"村寨意识"。
- 谭志满杜鹏
- 关键词:侗族民间信仰
- 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语个案调查研究
- 本论文运用文化变迁的基本理论,把民族语言当作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文化生态系统是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首先,各民族语言组成一个语言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民族语言一方面相互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各民...
- 谭志满
- 关键词:文化变迁土家语母语危机语言规划
- 土家语构词的文化意义初探被引量:1
- 2002年
- 土家语是在土家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土家族词汇在构成及演变过程中 ,沉积了大量的文化因子。本文从思维及认识能力、历史进程、游耕文化、民族交往四个方面 ,简要论述了土家语构词的文化意义。
- 谭志满
- 关键词:土家语词汇文化意义
- 壮侗语类别词再认识
- 2006年
- 通过对量词和类别词研究历史的回顾及特点的比较,认为壮侗语中存在有类别词,它不同于传统的量词,是名词发展为量词的中间环节。
- 李明谭志满
- 关键词:量词类别词
- 土家语转用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 2006年
- 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转用他民族语言是语言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是,语言转用对民族传统文化、民众心态以及文化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 曹毅谭志满
-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众心态文化多样性
- 语言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被引量:4
- 2006年
- 语言人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在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的语言人类学经历了田野工作、比较分析、理论概括几个阶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语言人类学的发展有其广阔的基础,加强语言人类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同时对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语言文化族群相互尊重以及和谐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
- 谭志满
- 关键词:语言人类学文化学科建设
- “梯玛”探幽被引量:16
- 2001年
- 梯玛文化是现存土家语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文化。“梯玛”的引申义是“女神”,它的前期任职是女巫。梯玛法事活动中生存崇拜实则是梯玛崇拜。梯玛在土家族社会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
- 谭志满
- 关键词:女神女巫土家族文化内涵
- 藏族伦理思想史体系的宏观建构与微观考察——余仕麟先生《藏族伦理思想史略》述评被引量:1
- 2015年
- 民族伦理思想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的集中反映,历来是民族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藏学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海内外的学术成果汗牛充栋,成就斐然,要从这一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创新性成果实属不易。
- 谭志满
- 关键词:伦理思想史藏族民族性格史略
- 武陵地区梯玛还愿仪式的功能研究
- 2012年
- 武陵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交错居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梯玛文化是武陵地区酉水流域土家族典型的民俗文化事象。还愿仪式作为梯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祭祀、教育、社会控制等多种功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作为民间信仰的梯玛还愿仪式得到迅速恢复。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民间信仰的功能进行调适引导,摒弃其对民族社会发展不利的成分。
- 谭志满
- 从祭祀到生活——对土家族撒尔嗬仪式变迁的宗教人类学考察被引量:15
- 2009年
- 撒尔嗬仪式是清江流域土家族特有的丧葬习俗,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是其能够长期传承下来的基础。文章以宗教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撒尔嗬仪式功能以及组织形式的现代性变迁进行了探讨,认为撒尔嗬仪式完成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化过程,并且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 谭志满
- 关键词:宗教人类学文化变迁土家族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