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方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社区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 2003年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方面表明了,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应该作为未来小康社会中的必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表明了。
- 谭明方
-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 社会学视角的社会管理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本文针对当前社会管理研究中把握社会子系统适用理论不明确的问题,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讨论社会管理的性质与内容。运用社会学四个基本要素分析框架,对社会子系统的实质内容及其内部构成因素的实质内容进行理论把握。从社会子系统实质内容的角度讨论社会管理区别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管理的特殊性质,从社会子系统内部四个构成因素实质内容的角度讨论社会管理包含的四个方面内容,从四个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角度指出社会管理中重点与核心。
- 谭明方
- 关键词:社会子系统社会管理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学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从社会学学理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促进社会的“价值理念”、“规则体系”和“互动行为方式”三个构成要素之间实现整合。因此,社会学应研究的内容是:如何使“体现公平正义本质要求的‘价值理念’”有效形成“规则体系”中“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更加正义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安排”。三个构成要素的整合,是通过“权衡有效的手段”、“权衡预期的结果”,从而不断达成和谐社会的一个个“具体目标”来实现的。三个构成要素实现整合的过程将沿着“自上而下的政府计划”和“自下而上的公众追求公平、正义”两种路径展开,将呈现出三种“构建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选择“政府———公众互动”的“构建模式”。
- 谭明方
-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 主权与治理:阿甘本与福柯“生命政治”的模式差异与内在联结
- 2022年
- 以往对福柯与阿甘本生命政治的比较研究皆致力于阐释福柯与阿甘本的理论差异,并认为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是对福柯理论的背离,缺乏深入考察两人理论内在关联的研究。对他们的生命政治理论进行比较并考察阿甘本论及福柯的文本,可以发现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是一种后现代微观政治哲学,他弃置了主权—法律的权力分析模式,关注治理的微观权力如何穿透主体。而阿甘本在福柯曾提及的传统政治哲学层面上拓展了生命政治理论的问题域,将生命政治与主权—法律联系起来,并通过对福柯“装置”概念的创造性诠释,将主权内化于治理当中,从而将自己的理论嫁接在福柯的理论之上。因此应当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视为对福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非推翻与背离。
- 郑雨晨谭明方
- 关键词:阿甘本福柯生命政治主权
- 农村社会结构与“三农”问题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的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农村建设之所以演化成了“三农”问题 ,其根由是农村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存在一系列问题。解决“三农”问题 ,不仅要研究该进行哪些体制改革 ,更重要的是应该研究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问题 ,以新的发展观作为价值理念 ,以整合农村社会结构作为目标 ,整体设计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有序推进体制改革的路径。
- 谭明方
-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社会结构发展观道德秩序
- 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被引量:1
- 2003年
- 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应针对公民“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区内公共生活以及社区外公共生活”等五个“方面”来设置。除当前的“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三种实施途径外 ,应将“社区”、“具体公共场所”也明确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两种实施途径 ,以避免公民道德建设出现“木桶效应”。
- 谭明方
-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木桶效应教育方法道德观念道德规范
- 社会学如何研究社会被引量:3
- 2002年
- 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主要不在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而在于社会学有其特殊的“社会本体”思想。社会学将“互动”和“社会结构”作为构成一般社会过程的基本要素。这是社会学研究社会时考察问题的特定角度 ,也是所有社会学家们共享的“研究平台”。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则是以对“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具体展开的。它的范畴体系 ,可以围绕着这个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各种可能的状态 ,以及各个具体过程来构建。在这个研究过程中 。
- 谭明方
- 关键词:社会
- 社会关系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初探被引量:2
- 1987年
- 一、对社会关系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再认识的必要性 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无非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用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马克思所讲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是指整个社会关系体系。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由社会关系体系的内容和性质所决定的,因而,研究社会关系体系对于揭示人的本质及其社会活动的规律性,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谭明方
- 关键词: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现实性社会活动现代系统论社会群体
- 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与动力
- “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三者之间存在“依次推进”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依赖关系。因此,启动“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在我国农村中,“技术—信息型农业...
- 谭明方
-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结构农业技术推广
- 文献传递
- 社会管理:“性质”与“内容”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社会管理"科学化",要求规范、准确地把握社会管理的"性质"与"内容"。社会管理是对"社会子系统"进行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不同,社会子系统是人们围绕"社会性公共资源的供给与配置"构成的关系系统,人们期待"均等地"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期待"平等地"享有获取均等的社会性公共资源的规范性权利。"均等性、平等性"遭到破坏的结果是爆发社会冲突。社会管理的性质,是促进"均等地"配置社会性公共资源,"平等地"利用到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的规范性权利。通过这样的社会管理降低社会冲突发生的频度和烈度,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的内容,包括四个具体方面的内容。社会管理中必须完整对四个具体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把握社会管理的状况,评价社会管理的绩效。
- 谭明方
- 关键词:社会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