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本龙
- 作品数:2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庄子》中“而”字用法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先秦散文《庄子》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上古汉语用词的特点,其中的"而"字主要用作连词,亦用作助词和代词。用作连词主要连接词与短语、短语和短语,可表达并列、承接等10种语法意义。其余还有由"而"组成的"而况""而今""然而""俄而"等几个复音词。《庄子》中"而"的一些用法非常特殊,一些用法已经逐渐消失,一些还沿用至今。
- 谭本龙梁姣程
- 关键词:《庄子》助词连词复音词
- 论许仙形象的类型化嬗变被引量:3
- 2016年
- 白蛇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许仙之形象,在传统文本中经历了自私好色、懦弱无能、薄情寡义到善良正义、勇于反抗、有情有义的类型化嬗变,实现了从丑到美的形象质变。在现当代影视艺术中,许仙形象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符合时代的新变。其形象的继承与转变,是文学艺术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深受社会意识历史文化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谭本龙
- 关键词:白蛇故事许仙嬗变
- 黔西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 2015年
- 黔西北方言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发表了许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文章及专著,获批了一些层次较高的课题。但局限也非常明显,研究地域还远没有覆盖整个毕节市,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因此,黔西北方言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有待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向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现实价值延伸,并应建立跨学科的研究理论体系,这样,才能走出更宽广的道路。
- 谭本龙王兆春明茂修
- 关键词:黔西北方言
- 毕节方言特色地名词的新价值——以毕节特色旅游为视角
- 2015年
- 毕节方言特色地名词具有词源多样性特色、风俗语义特色,既有方言研究的意义,也有文化研究的价值,对打造毕节旅游特色,形成特色旅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节生态人文旅游的发展战略,需要高于旅游业的视野。毕节方言地名特色词反映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内容,是特色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
- 王兆春谭本龙明茂修
- 关键词:方言旅游
- 贵州金沙方言与普通话声母之对比
- 2015年
- 金沙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虽然其基本特点与普通话一致性较高,但其语音、词汇、语法与普通话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就语音方面的声母看,两者共同的声母有17个,普通话特有的声母有5个,金沙方言特有的声母有3个。金沙方言特有的声母与普通话有比较复杂的对应关系,厘清这种对应关系,对于金沙方言区的人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谭本龙明茂修
- 关键词:普通话声母
- 脂批的诗性审美探析——从“妙赏”说起被引量:1
- 2013年
- 诗性审美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色,早期文学批评中就已经具有。作为最晚出现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小说评点对作品的"妙赏"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这种特色。"妙赏"是一种独特的、在审美的同时也创造美的诗性审美,小说评点的"妙赏"体现在其诗性审美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性美相映相衬,展现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特有魅力。
- 任在喻谭本龙
- 关键词:脂批诗性审美
- 《虞美人草行》作者为许表民考辨
- 2013年
- 关于宋代咏史诗《虞美人草行》的作者,自北宋以来一直有所争论。最早记载其作者为曾布夫人魏氏的,是北宋释惠洪的《冷斋夜话》,但其说法极其简单,没有来源说明,并缺少同时代人著作的支持。但元代袁桷却提出支持的意见。然而魏氏身边的亲朋和熟悉曾、魏家族历史的士人也都从未提到过《虞美人草行》。南宋胡仔否定了这种说法,他关于作者是不大为人所知的许表民(彦国)的论说,考证严密,有亲证和旁证的相合,且材料来源清楚,有实地调查的取证方式。故自胡氏之说出现后,《虞美人草行》的作者问题其实已经解决,许表民的著作权在明清也获得公认。
- 张劲松谭本龙
- 关键词:魏夫人胡仔
- 论白居易矛盾的女性观被引量:3
- 2006年
- 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位诗人。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白居易也狎妓成趣,并且在诗歌中有所体现,这也反映了他女性观腐朽性的一面。
- 谭本龙
- 关键词:白居易矛盾性女性观
- 女神社会形象的嬗变及原因被引量:1
- 2009年
- 女神的社会形象在先秦神话中是以神的面目出现的,而在先秦到魏晋六朝文人的笔下,她们成为了男性用以比喻君臣关系的喻像,到隋唐时又逐渐俗化为妓女形象了,这些变化与现实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宗教思想和文人的心态密切相关。
- 谭本龙
- 关键词:女神社会形象妓女
- 论宋元时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学的生态互动被引量:2
- 2016年
- 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与中原农耕文化经历了几次碰撞交流,随之带来了文学上的交流融合。宋元时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学的生态互动,拓宽了中原文学的创作领域与风格特点,丰富了文学发展的样式;反之,中原文化也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了少数民族文学的表现内容与艺术表现力,增加了其精神活力。
- 谭本龙
- 关键词:辽金元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中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