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剑波

作品数:61 被引量:22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专利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土壤
  • 9篇生态
  • 9篇水分
  • 7篇生态效益
  • 7篇水源涵养
  • 7篇水质
  • 7篇水质净化
  • 6篇营养
  • 6篇营养物质
  • 6篇水量平衡
  • 6篇线性回归模型
  • 6篇多元线性回归
  • 6篇多元线性回归...
  • 5篇入渗
  • 5篇土壤入渗
  • 4篇导流管
  • 4篇油松
  • 4篇植被
  • 4篇植物
  • 4篇水分利用

机构

  • 57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北京市园林绿...
  • 4篇湖南省水利水...
  • 2篇北京市首都公...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市水土保...

作者

  • 61篇贾剑波
  • 46篇余新晓
  • 35篇贾国栋
  • 30篇孙佳美
  • 21篇涂志华
  • 19篇刘文娜
  • 18篇刘自强
  • 17篇赵娜
  • 16篇王贺年
  • 15篇路伟伟
  • 14篇邓文平
  • 9篇赵阳
  • 9篇莫莉
  • 7篇孙丰宾
  • 7篇梁鸿儒
  • 6篇白艳婧
  • 5篇陈丽华
  • 5篇吴海龙
  • 5篇郑力文
  • 4篇王忠诚

传媒

  • 7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科技视界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17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其实习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学生运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弱。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各实习课程间重叠度高、实习形式匹配性不强、实习总结形式单一、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统筹调整实习内容,建立综合系统性的实习内容、丰富多样化的实习形式和现场汇报的实习考核制定等,构建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新模式。新模式下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综合实习"的整体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明显增强,相应的考核成绩也有了较大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贾剑波闫文德闫文德刘文娜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
余新晓孙佳美贾国栋贾剑波李瀚之侯沛轩赵娜路伟伟刘自强白艳婧
文献传递
暴雨条件下北京山区主要乔木蓄水能力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记录2012年7月21—22日北京暴雨全过程下土体水重的变化,分析不同树种土体水重的增幅和总量的差异。同时运用土壤三参数测定仪对蒸渗仪的不同深度土体中土壤含水率进行观测,分析降雨过程中各层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暴雨条件下蒸渗仪土体水重呈先猛增后缓增的趋势,五角枫的土体水重增加最多,渗漏量最少;油松土体水重增加最少,渗漏量最多。土体水重大小依次为:五角枫>侧柏>空地>油松。不同深度土层在暴雨过程中都有水分猛增的过程,表层土发生较早,且增幅大;深层土发生晚,增幅小。五角枫各层土体的含水率最高,油松的最低,含水量大小依次为:五角枫>空地>侧柏>油松。
贾剑波余新晓王贺年刘瑜洁
关键词:渗漏量土壤含水率
一种大气凝结水测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重量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凝结水测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待测地表土壤中的:电子天平、土样桶、外罩和防水部件;土样桶通过竖杆与电子天平的承载部位抵接,且土样桶的桶底外周开设有渗水孔;外罩罩装于所述土...
余新晓贾剑波贾国栋刘文娜涂志华娄源海
多阶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以京承高速公路密云沙峪沟—市界段为例,介绍施工中采用的以客土喷播技术与基质喷附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多阶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该技术通过削坡机将陡坡修成一定高宽比的多阶梯状边坡,沿阶梯面铺设护坡网,将混有一定比例的植物种基质喷附在每一级坡面上;同时在各平台面客土进行乔灌木建植喷播等一系列施工流程,结合对坡面的养护管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提高植被恢复的成功率,达到坡面植被恢复与绿化的效果。多阶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具有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美化边坡环境等优点,可为同类边坡植被恢复施工提供参考。
黄灏峰王礼旺南海龙邹大林朱建刚贾剑波
关键词:客土喷播
一种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的获得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的获得方法,包括步骤:1)按照流域森林的四种林分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分别测定各林分类型面积、林冠截留率和土壤饱和蓄水能力等;2)按各自权重叠加,获得某一林分类型...
余新晓赵阳贾剑波涂志华王贺年孙丰宾孙佳美梁鸿儒
文献传递
基于LUCC的黄土丘陵区生态服务价值动态演变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结合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特点,对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了扩展与修正.并以该区域典型流域罗玉沟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并预测了该流域1986—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86—1995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巨大变化,72.98%的坡耕地转变为梯田,同一时期内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15.04%;1995、2008以及2020年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较1986年分别增加15.31%,13.29%和15.64%,具体表现为支持服务与供给服务价值的增加.坡耕地、梯田、林地是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构成的主体,平均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82.35%;坡改梯工程的实施是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驱动力,而城镇建设面积的增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减少.
张文海赵阳余新晓刘旭辉贾剑波孙佳美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马尔科夫模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服务价值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样地,样地的植被密度呈梯度变化;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余新晓贾剑波刘文娜贾国栋涂志华莫莉李瀚之邓文平王贺年孙佳美赵娜娄源海
文献传递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和空间容量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评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在获得其旅游景点布局与面积、大气环境、水质等方面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旅游的水质、大气、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生物(鸟类)等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旅游环境日容量为100 000人,旅游空间日容量为30 000~60 000人;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是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旅游景点面积控制着旅游空间容量;根据木桶原则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为每天能容纳游客30 000~60 000人;目前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较大,而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跟不上,限制了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保障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姚行正王忠诚贾剑波康文星
关键词:旅游环境容量湿地公园
红门川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2
2013年
为探讨首都圈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以密云县红门川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马尔科夫模型等方法研究流域景观动态演变,结合灰色GM(1,1)预测模型、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与区域政策、人口3方面探讨了流域景观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2005年间,水域面积迅速减少和居民与工矿用地持续增加是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最明显特征;流域景观破碎度增加,不同景观类型斑块分布趋于聚集,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预测2020年流域水域面积较1990年减少67.5%,水域减少会加剧流域用水矛盾;2020年流域森林覆被率降至73.81%,但仍满足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适宜森林覆盖率要求;降水减少是流域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区域政策是林地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而人口因素则是导致居民与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水域等向耕地转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赵阳余新晓贾剑波刘旭辉
关键词:水源保护土地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景观指数退耕还林工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