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亮

作品数:37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7篇骨折
  • 7篇关节
  • 6篇椎间盘
  • 6篇颈椎
  • 5篇枢椎
  • 5篇脱位
  • 4篇肉瘤
  • 4篇退变
  • 4篇寰枢
  • 4篇寰枢椎
  • 4篇细胞
  • 4篇内固定
  • 4篇截骨
  • 4篇后凸
  • 4篇畸形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腰椎
  • 3篇术后

机构

  • 37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37篇赵亮
  • 30篇王利民
  • 17篇刘屹林
  • 16篇王卫东
  • 16篇谭洪宇
  • 16篇王玉强
  • 14篇宋瑞鹏
  • 8篇杨浩
  • 8篇张敏
  • 7篇廖文胜
  • 7篇张杨
  • 6篇朱忠培
  • 4篇郑文迪
  • 4篇李金峰
  • 3篇刘宏建
  • 3篇翁崇
  • 3篇鲍恒
  • 3篇张鹏
  • 3篇马俊豪
  • 2篇李云龙

传媒

  • 11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需建立骨隧道的张力带钢丝新用法
目的 探讨无需建立骨隧道的张力带钢丝的手术技巧、适应症、临床疗效及经济效益比.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采用无需建立骨隧道的张力带钢丝方法治疗各种类型关节周围骨折5例(尺骨鹰嘴骨折3例,内踝骨折2例),具体操作...
王利民王玉强刘屹林王卫东廖文胜谭洪宇赵亮宋瑞鹏
关键词:张力带钢丝骨折
手术显微镜辅助下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成形术17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利用手术显微镜教学观察镜接121自组视频输出系统,应用于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成形术治疗牵引无效的各种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17例,并对操作过程进行实时录像和视频采集。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利用视频输出系统获得15lO万像素高清图像并可获得最高1920×1080像素的高清摄像短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27~52个月,平均33个月。17例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者16例,好转者1例。JOA评分由术前(8.1±3.5)分增加到术后2年时的(15.1±1.8)分,根据Hirabayashi方法计算术后改善率,平均改善率78.7%,其中优12例,良5例。颈髓延髓角由术前(128.64-8.5)。增加至术后(151.7±10.4)。;术后x线及CT提示寰、枢椎(G,、G:)序列良好,所有病例术后12个月内后路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经口人路寰枢关节成形术是治疗各种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利用手术显微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杨有优王玉强谭洪宇刘屹林赵亮宋瑞鹏鲍恒廖文胜王利民王卫东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经口入路显微外科技术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下p53基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p53基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对p53的抑制增殖作用进行评估。分别使用划痕法和侵袭小室法(Transwell)分析其转移和侵袭潜能。最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S2448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进行探测。结果MG63细胞株和hFOB细胞株在p53浓度为100 nmol/L时,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2.37±1.35和76.84±0.97;侵袭抑制定量结果分别为417.35±3.67和386.54±2.78。体内p53基因在50~500 nmol/L的半数抑制浓度范围内能够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人体正常成骨细胞株(hFOB1.19)的细胞增殖。结论p53基因能够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细胞增殖并降低迁移的可能。
宋瑞鹏赵亮谭洪宇刘屹林王利民张敏刘宏建王卫东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细胞迁移
寰枢椎侧块融合器用于治疗颅底凹陷伴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融合器用于治疗颅底凹陷(BI)伴寰枢椎脱位(AAD)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后路植入寰枢椎侧块融合器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共22例,其中男4例,女18例。术前及术后测量寰齿间距(ADI)和延髓颈髓角(CMA),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术后定期随访X线、CT及MRI,评价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手术前后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复位。手术时间(167.72±34.51)min;出血量(180.45±78.65)ml。术后ADI为(2.02±0.42)mm,较术前明显缩小(7.62±1.96)mm;CMA由术前(129.00±6.39)°恢复至术后(151.00±4.73)°;JOA评分从术前(11.14±2.27)分上升至术后(15.27±1.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61、19.402、11.615,P<0.05)。所有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均予以解除,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3~18个月,随访(8.62±3.85)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良好,融合器位置满意,临床疗效满意。结论经后路置入寰枢椎侧块融合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并发症风险小,寰枢融合率良好,安全性和远期疗效良好。
赵亮李云龙杨浩牛竣槭刘子汭李金峰陈宵扬
关键词: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枕颈融合
3D打印辅助四级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30例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四级截骨术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术前规划及术中辅助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3D打印辅助四级截骨术治疗的3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使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7±3.1)个月,术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LL)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及LL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2周、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的矢状面平衡(SVA)、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3D打印模型可直观地显示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椎体的形状、严重程度及其与邻近椎体、血管、神经的空间关系,术前预模拟置钉、截骨、内固定等,可为实际手术提供参考。3D打印辅助四级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具有可行性,且临床效果满意。
陈毅赵亮王利民
关键词:3D打印脊柱后凸畸形截骨
微小RNA-151-5p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参与骨折愈合的早期调控过程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1-5p在骨折愈合方面的作用。方法建立标准的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模型(郑州大学动物中心),基因芯片分析血浆miRNA的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模拟miRNA与靶基因配对,并寻找相关的靶通路。细胞实验验证miR-151-5p对成骨细胞(大鼠颅骨提取)的影响。最后,再次建立骨折愈合模型,给予miR-151-5p模仿物和抑制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主要蛋白的表达。正态分布数据应用student-t检验,miRNA数据应用Benjamini&Hochberg方法进行比对。结果在大鼠骨折模型血浆结果显示miR-151-5p在骨折愈合7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比7 d为58.16±8.17比201.40±7.23,F=25.09,P<0.01),GSE93083数据集中骨折患者miRNA-151-5p表达量较健康组明显升高(骨折患者比健康人为12.25±0.17比12.00±0.19,t=2.446,P<0.0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51-5p的靶基因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以及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文献分析富集结果提示,miR-151-5p的靶基因主要参与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细胞实验提示miR-151-5p可以抑制成骨细胞增值活性,并抑制成骨细胞TGF-β通路表达。骨折愈合模型中,miR-151-5p模仿物PLCG1(miR-151-5p模仿物比抑制物组为3.99±2.06比10.36±2.87,q=4.596,P<0.05)和MAPK8(miR-151-5p模仿物比抑制物组为4.93±1.543比17.49±5.328,q=4.533,P<0.01)较抑制物组显著增高。结论miR-151-5p是通过TGF-β参与骨折愈合的早期调控过程。
赵亮李金峰杨浩乔志宋瑞鹏王卫东刘子汭王利民
关键词:骨折愈合微小RNA
品管圈在提高骨科患者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专科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制定并实施品管圈活动,通过骨科患者护理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价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活动实施后较实施前的护理健康教育记录情况明显改善(P ﹤0.05),活动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活动前明显下降(P ﹤0.05)。结论品管圈适用于骨科患者的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骨科推广应用。
张敏王卫东王玉强王利民谭洪宇廖文胜刘屹林赵亮宋瑞鹏鲍恒
关键词:品管圈骨科护理服务质量
脊髓型颈椎病颈长肌退变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颈长肌退变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的36例患者作为病变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人志愿者31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MRI影像资料,并应用PACS Version 5.0软件测量在C5/C6节段双侧颈长肌的横截面积、左右横径及前后径,并计算肌肉的形状比,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双侧颈长肌的横截面积、前后径(APD)、左右横径(LD)都变小(P<0.01),肌肉的形状比变大(P<0.01),但是以上指标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女性双侧颈长肌横截面积比男性小(P<0.01),病变组两者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两组中女性患者双侧颈长肌的前后径均比男性小(P<0.01);在病变组女性患者颈长肌的形状比比男性大(P<0.01),在对照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出现双侧颈长肌对称性萎缩,肌肉形状在横向水平变薄;其中男性患者的颈长肌横截面积减少的多,而女性患者有较大的形状比,颈长肌更薄。
谭洪宇张杨赵亮王玉强杨浩张敏王利民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横截面积前后径
降钙素受体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Jaffe分级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检测降钙素受体(CTR)在骨巨细胞瘤(GCT)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骨巨细胞瘤(GCT)Jaffe病理分级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例经过Jaffe病理分级的骨巨细胞瘤标本进行检测,并用10例骨软骨瘤标本作对照。结果降钙素受体在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率为91.7%,骨软骨瘤中的阳性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钙素受体在骨巨细胞瘤中高度表达,但Jaffe病理分级与免疫组化表达不完全一致。
张豪伟王卫东赵亮王利民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降钙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颈椎"挥鞭样"损伤对Facet关节倾角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椎"挥鞭样"损伤(WAD)对损伤节段及邻近节段关节突(Facet)关节倾角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或急诊就诊的因WAD所致的颈(C)5/6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排除颈椎骨折脱位),选取同期以颈部不适就诊的非颈椎病患者40例,分为外伤组和对照组。测量所有患者C4~C7的Facet关节倾角,并对C4~C7椎间盘退变和关节突退变的分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秩和检验、t检验和χ^2检验等。结果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4~C7每个颈椎Facet关节倾角在两组内椎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椎间=45.630,P椎间<0.05),角度大小依次均为C50.05),外伤组C7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大趋势(FC7=0.084,PC7>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显示:外伤组C5/6椎间盘的退变与对照组比较更为严重(UC5/6=12,P<0.05);外伤组C4~C7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与对照组比较程度相当(UC4/5=720,UC5/6=740,UC6/7=760,P>0.05);Kendall’s tau-b秩相关分析表明:外伤组C5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C5/6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rs=-0.842,P<0.05)。结论WAD将导致损伤节段的上下椎体的Facet关节倾角变小,引起损伤节段的稳定性下降,而对邻近节段的Facet关节倾角影响不大;WAD可能即刻加重了损伤节段的椎间盘退变,而对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响尚需长时间的随访来进一步确定。
张敏王玉强刘屹林宋瑞鹏赵耀张书豪赵亮杨浩朱忠培张扬王利民
关键词:小关节椎间盘退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