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匡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理学历史地理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理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冶金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炼丹
  • 7篇学史
  • 7篇炼丹术
  • 5篇化学史
  • 4篇雄黄
  • 3篇丹砂
  • 3篇战国
  • 3篇水银
  • 3篇科学史
  • 3篇科学史研究
  • 3篇古币
  • 3篇本草
  • 2篇学成
  • 2篇蚁鼻钱
  • 2篇原子
  • 2篇原子量
  • 2篇源流
  • 2篇战国时期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机构

  • 31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首都博物馆

作者

  • 32篇赵匡华
  • 6篇陈荣
  • 4篇华觉明
  • 3篇张惠珍
  • 3篇倪葆龄
  • 3篇郭保章
  • 2篇骆萌
  • 2篇周卫荣
  • 2篇张宏礼
  • 2篇曾敬民
  • 1篇阮慎康
  • 1篇万辅彬
  • 1篇王伟平
  • 1篇沈玉华
  • 1篇赵宇彤
  • 1篇周嘉华
  • 1篇金正耀
  • 1篇张清健
  • 1篇薛婕

传媒

  • 23篇自然科学史研...
  • 2篇大学化学
  • 1篇文物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2篇1988
  • 2篇1987
  • 3篇1986
  • 2篇1985
  • 3篇1984
  • 2篇198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献钩沉炼丹术 实验求证化学源——赵匡华教授访谈录
2010年
197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合作编写《化学简史》,北京大学把赵匡华调出来参加编写,赵匡华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化学史研究,入门是研究世界化学史.1985年,又开始研究中国化学史,切入口是炼丹术.这时,赵匡华既要做分析化学,又要做化学史.80年代末期,他觉得祖先文化遗产方面应该有人来做,而分析化学不缺人,于是下决心转到化学史研究.在后来的研究中,赵匡华教授先后发表论文几十篇,编著的教材《化学通史》获得了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还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中国化学史》等大书",为化学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万辅彬赵匡华
关键词:访谈录化学史炼丹术
张青莲院士与原子量新值测定被引量:1
2002年
一、九旬豪情再创辉煌 2000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向全国高中生突出地展示了我国的两位杰出化学家,以及他们建树的足以使国人引为自豪的科学成就.
赵匡华倪葆龄
关键词:原子量质谱法
汉代疡科“五毒方”的源流与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85年
一、我国医药化学的开端在我国古代的医药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采用天然的矿物,而且使用的历史源远流长。若以文字记载为据,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已开始利用了。《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古代典籍,西汉刘歆说它是大禹、伯益所记,当然未必有那么早。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也非作于一时,但其绝大部分内容记录于先秦。这部巨著虽主要是记述我国古代的地理、历史、神话,但也有一些关于矿藏、医药的内容。书中多处提到丹粟、丹(丹艹住又)(皆为丹砂)、雄黄、赭(赤石脂)、涅石(矾石)、磁石、礜石的产地。
赵匡华张惠珍
关键词:丹砂炼丹术汉代矿物药
明代铜钱化学成分剖析被引量:9
1988年
我国铸造金属货币(铜贝)始于殷代,从殷商到元代,历朝铸币绝大多数以青铜(铜铅锡合金)为原料,其间仅有极少数以金、银及纯铜制作(另外还有劣质铁钱、铅钱)。及至明代用料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青铜逐步改用铜铅锡锌四元合金。
赵匡华周卫荣郭保章薛婕刘俊祺
关键词:黄铜铜锌合金嘉靖铸钱洪武万历
关于中国炼丹术和医药化学中制轻粉、粉霜诸方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83年
在中国炼丹术化学中,汞化学占有最突出的地位。汞及其化合物(包括硫化汞、氧化汞、氯化汞等)的人工制取与利用渊源最久,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其中氯化汞的合成则是我国炼丹术及医药化学对无机合成化学的一项重大贡献。汞的氯化物有两种,一种是氯化高汞(Hgcl2),俗称升汞;一种是氯化亚汞(Hg2Cl2),
赵匡华吴琅宇
关键词:氯化汞轻粉生成物本草纲目
狐刚子及其对中国古代化学的卓越贡献被引量:11
1984年
中国炼丹术的根本目的是希图制取使人长生不死的丹药。当然,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在一、两千年以前,人们却相信能取得成功。尽管炼丹术的目的是荒唐的,而且对物质变化的有关理论很多也是错误的,但在持续了近两千年的炼丹活动中。
赵匡华
关键词:金矿水银科学史研究
近代化学元素学说的奠立——纪念拉瓦锡《化学纲要》出版二百周年被引量:1
1989年
法国杰出化学家安东尼·罗朗·拉瓦锡(Antoinc Laurcnt Lavolsicr,1743—1794)的划时代名著《化学纲要》(Traite Elemcntaire de Chimie)于1789年出版,到今年整整二百周年。这部辉煌的著作为使化学确立为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它对化学的贡献完全可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物理学的贡献媲美。它的问世标志着化学新纪元的开端,从此化学进入了近代发展时期。
曾敬民赵匡华
关键词:拉瓦锡波义耳
北宋铜钱化学成分剖析及夹锡钱初探被引量:16
1986年
北宋的钱币以铜钱、铁钱为主。数量大,品种多,版本杂,据说至少有三千五百余种。白银从此也逐步具有了一定地位,而纸币(北宋叫交子,南宋叫会子)的使用也是从北宋正式开始。因此,宋代货币在我国的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上占重要地位。本世纪二十年代,章鸿钊、王琎等就开始研究宋代铜钱,从其化学成分探讨我国用锌起源。
赵匡华华觉明张宏礼
关键词:夹锡钱化学成分北宋铜钱科技史光谱分析
关于我国古代取得单质砷的进一步确证和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84年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3号元素砷是拉丁语arsenicum的译音,它是来自于古希腊、罗马对雌黄(As2S3)的称呼。西方的化学史家们一般都认为最早从化合物中分离出单质砷的是十三世纪德国罗马教修道会学者、炼金术士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1193或1206或1207-1280)。他曾用一分雌黄与两分肥皂共热。
赵匡华骆萌
关键词:雄黄单质雌黄化学史
我国金丹术中砷白铜的源流与验证被引量:11
1983年
砷白铜是我国古代金丹术化学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并且成为我国古代自成体系的一类白铜。它的源流始终和我国金丹术的发生与发展紧密结合着,成为古代黄白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匡华阮慎康骆萌
关键词:源流炼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