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禄 作品数:41 被引量:11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故障排除1例 被引量:7 2013年 1故障现象每次启动扫描时,扫描桌面状态区均红字显示:"The detector is not theproper temperature,detector temperatureis high,if continue to scan,the imagequality may be affected.",即:探测器温度不在正常范围内,温度较高,如果继续扫描,图像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忽视此错误继续扫描,则扫描3~5名患者后状态区显示:"DAS Digital ModuleTemperature Out of Tolerance,the detec-tor temperature is too high,the scan is notallowed." 赵君禄 李敬玉 聂关伟 郑立东关键词:LIGHTSPEED 64排螺旋CT VCT SCAN 故障现象 图像质量 介入计划软件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介入计划软件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168例,按治疗前是否使用介入计划软件分为常规组(n=84)和介入计划组(n=84)。对两组治疗时间、辐射剂量、并发症及瘤体损毁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介入计划组治疗时间、辐射剂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瘤体损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计划软件的应用缩短了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手术的操作时间,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赵君禄 聂关伟 陈凯希 郑立冬 赵德园 刘冲关键词:肝脏肿瘤 射频消融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引导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 2011年 肝脏肿瘤在我国的发病逐年上升,尤其是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肝癌多见。肝癌的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确诊时仅有20%的肝癌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1]。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肝脏转移也很常见,肝脏转移瘤不能手术,但可通过射频消融治疗,并且可以多次治疗。 赵君禄 聂关伟关键词:CT 射频消融术 手术期间 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研究:体模实验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及低剂量下最佳的双能CT扫描参数组合。方法在Force CT通过腹部常规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Catphan 500体模进行扫描,并采用高级模型迭代(ADMIRE)重建方式重建图像,双能扫描模拟常规单能120 kV重建图像。分析常规扫描模式下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腹部CT图像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和CT值的影响,计算不同扫描模式的CT值准确性误差,记录不同扫描模式CT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及不同双能组合模式CT图像空间分辨力均为7 LP/cm。双能1亚组的密度分辨力最低为7 mm/1%,单能120 kV扫描及双能5亚组的密度分辨力最高为4 mm/1%。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准确性误差双能2亚组最高,双能5亚组最低。常规腹部单能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为(117.58±6.18)mGy.cm,双能1~5亚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32.41±1.52)、(44.94±2.54)、(32.58±1.70)、(38.14±1.86)和(57.33±3.38)mGy.cm,双能1组最低(P<0.05)。结论双能5(100/sn150 KV)组合CT值准确性误差小,空间分辨力及密度分辨力高,可降低患者51.24%的辐射剂量,可作为腹部CT常规检查使用。 赵君禄 聂关伟 赵德园 郑立冬 刘冲 任庆云关键词:双能 低剂量 体模 腹部 应用低管电压技术降低下肢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低管电压扫描技术降低下肢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选择疑似下肢静脉疾病患者60例,采用双管双流法下肢CT静脉成像,随机分为低管电压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低管电压组CT扫描参数为80 kV、350 mAs、对比剂流速1.2 mL/s,对照组CT扫描参数为120 kV、190 mAs、对比剂流速2.5 mL/s。统计2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信号噪声比(single-to-noise ratio,SNR)及辐射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由2名资深影像学医师以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低管电压组DLP、有效剂量和对比剂碘海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图像CNR、SNR、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下肢CT静脉成像扫描技术,在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剂量。 胡凯 赵君禄 何丽 吴冬雪 刘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兔肺癌模型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对兔肺癌模型活检针经皮肺组织检查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法成功建立41只兔肺癌模型,至肺部肿瘤长至直径1 cm,每只家兔在CT引导下实施经皮肺活检针检活检5次,总共205次,统计及分析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41只兔肺癌模型中,19只发生并发症(46.3%),其中7只发生单纯气胸,5只发生单纯胸腔出血,7只出现胸腔出血合并气胸的情况。总计14只发生气胸(34.2%),共有12只发生胸腔出血(29.3%)。结论活检针经皮肺组织检查在兔肺癌模型可行,但出血、气胸并发率高。提示应用在人肺癌患者多次穿针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王运仓 赵君禄 王欣 朱振龙 刘强 刘金锋 王争 田勍 李建科关键词:肺肿瘤 穿刺活检 并发症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基于BMI选择千伏降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辐射剂量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体重指数(BMI)选择千伏对降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进行的CT引导下肝脏射频消融术(男55例、女45例;年龄29~90岁)。在以下每个步骤:术前计划CT扫描、术中监测电极针位置CT扫描和术后CT扫描,都记录了辐射剂量。随后,将基于BMI的方案修改的管电压改变应用于肝脏肿瘤消融术(男52例、女48例;年龄30~91岁)。记录每个病例的图像质量和总体操作者的满意度(评分1~5分)。然后计算修改后的剂量减少量。结果:回顾性分析发现,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CT剂量指数(CTDIvol)为12.83±3.78mGy。方案修改后,平均CTDIvol下降至3.84±2.24mGy,总体降低70.07%。图像质量与修改前相比稍低,但两个阶段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需要。电极针显示和操作者的信心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MI的千伏修改可以显著降低CT引导下经皮肝脏肿瘤消融期间的辐射剂量,而不会显著降低图像质量。 赵君禄 聂关伟 赵炎 刘冲 郑立冬 赵德园关键词: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 体重指数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有效辐射剂量的研究 2021年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及进行低剂量引导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科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80例患者及近期因诊断需要进行全腹CT平扫加增强80例患者的检查资料。浏览PACS系统上的患者信息及图像,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CTDIvol、DLP。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制定的蒙特卡罗有效剂量转换公式计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值44.49士12.36mSv、全腹CT平扫加增强患者有效辐射剂量37.02士8.24mSv,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稍高于全腹CT平时加增强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有效辐射剂量相对较高,引起辐射损伤及后续并发症的危险可能会较大,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降低其辐射剂量。 赵君禄 聂关伟 赵德园 郑立冬 刘冲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摄影 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 迭代重建技术在肝脏CT平扫中的应用及最佳剂量研究 第一部分迭代重建技术在上腹部CT平扫中的应用及最佳剂量研究一模体研究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IRIS)在上腹部CT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维持图像质量的最适低剂量水平。 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simens,... 赵君禄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 图像质量 文献传递 双梯度磁共振成像质量参数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梯度MR成像系统常规成像序列在ZOOM和WHOLE梯度模式下的成像质量。方法采用GE双梯度MR系统,在ZOOM和WHOLE梯度模式下对Magphan-SMR170 MR成像参数测试体模内的5个测试平面分别行SE及FSE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梯度模式下的成像质量参数。应用Matlab 7.0软件测量和计算SNR、信号均匀性、实测层厚、层厚误差、层间距误差、几何畸变率,直接在MR显示器上读取空间分辨率数据。结果与WHOLE梯度模式相比,SE序列成像ZOOM梯度模式下SNR及实测层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WHOLE梯度模式相比,FSE序列成像ZOOM梯度模式下SNR、信号均匀性、实测层厚、层间距误差、几何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ZOOM梯度模式下的成像质量优于WHOLE梯度模式。临床应用中,在小FOV情况下,常规SE和FSE序列MR检查时应选择ZOOM梯度模式。 李敬玉 刘贵霞 雷立存 赵君禄 谢晋东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