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栋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4篇德育
  • 3篇道德
  • 3篇高校
  • 2篇学校德育
  • 2篇院校
  • 2篇生命
  • 2篇生命教育
  • 2篇聘任
  • 2篇情景
  • 2篇情景体验
  • 2篇情境
  • 2篇情境体验
  • 2篇美育
  • 2篇课程
  • 2篇教师
  • 2篇教师聘任
  • 2篇高校教师
  • 2篇高校教师聘任
  • 2篇出身

机构

  • 15篇西南大学
  • 1篇红河学院

作者

  • 15篇赵国栋
  • 4篇易连云
  • 4篇张学敏
  • 2篇郑惠杰
  • 2篇王馨
  • 2篇毋改霞

传媒

  • 2篇教学与管理(...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教育研究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吕梁教育学院...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教育学的民族性探略
2023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面对复杂的时势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具有民族意识与情怀、国际视野和生态智慧的时代新人已彰显出重要的意义,也进一步唤起中国教育学的民族性意识。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学民族性自觉的理论产物,由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合共生”的传统文化理念以及“知情意行”的心理认知模式予以学理支撑。究其本质,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旨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践行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捍卫者,使他们能够以时代新人的全新姿态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作为中国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来源、研究视角和育人追求上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性价值,可以彰显和丰富中国教育学的民族品格,探索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特性和规律。
张学敏赵国栋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民族性时代新人
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缺失与建构研究——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发展为视角
道德责任是道德教育界和伦理学中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范畴。在道德规范的体系中,道德责任居于最高层次,任何对道德教育的探讨都不可能绕开责任教育。   目前,高校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基于校园网络的各种校园网络文化活...
赵国栋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校园网络文化
文献传递
由离散求耦合:教育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的分合取舍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怎样的教育评价事关教育改革路向和发展成效。增值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本应携手结果评价,共同促进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但近来增值评价因深谙教育变革逻辑而备受学者青睐,不免将两类评价陷入非此即彼的离散对立状态,也衍生出教育评价中的决策困顿和实践工作的模棱两可。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教育评价的本质、价值取向及其功能限度,廓清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各自的扩展范围和外延边界。基于此,坚持“一分为三”的方法论至为重要,以确保教育评价在“达标”与“成长”导向中不至于迷失根本,在“选拔”和“改进”抉择中平衡二者的张力,在“节点”与“阶段”的游移徘徊中实现其动静结合。唯此,方可于离散对立的评价倾向中寻求耦合互补,归正教育评价的发展路向。
张学敏赵国栋
关键词:教育评价
传统故事在现代德育中的理性诠释被引量:3
2010年
传统文化的发展本应是通过不断的变化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然而传统故事经久不变的解读理念却不能适应现代德育与多元的文化发展。用现代的眼光看来,传统故事中的道德思想存在"神"化、阶级利己主义和个体"义务"论、悖论等特点。因而传统故事的理性诠释需要突破"一元"的解读局限,并通过师生双方多角度的"追问"与反思故事中的道德行为,认识道德的本真,领悟故事中的道德智慧,进而发展师生双方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智慧。
赵国栋易连云
关键词:德育传统故事
美育的自由对个体的道德生长影响研究
美的自由对于个体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体验先于认知,个体初期的秩序体验奠定了个体走向理性的认知原型,美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即孕育个体生命发展向未来生活的爱之境界.而现实的美育中却出现了异化的现象,限制了主体自由的发展,影响...
赵国栋易连云
关键词:儿童教育美育课程自由主义伦理道德
文献传递
对生命教育的一点反思——学校德育中情景体验模式的建构
2010年
本文针对传统教育中"非生命化"教育进行深入反思,通过对学校德育本真的探讨以及师生德育交流模式的深究,提出学校德育中导入情景体验模式教育法的构想,并将此种德育模式延伸至个体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使教育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验生命、与生命共存共融的过程。
赵国栋郑惠杰
关键词:生命教育情境体验
高校教师聘任的“出身论”现象研究——对百所“985”、“211”院校的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业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笔者通过对百余所"985"、"211"高校教师聘任条件的调查发现,"出身论"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特例。文章通过追述此种规则带来的隐忧,进而反思其行为的本质,最后提出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思维及构建多元、科学的聘用制度的改革思路。
易连云赵国栋毋改霞
关键词:出身教师招聘招聘条件高校教师招聘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虚构研究
道德虚构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经历,是人们追求善的美好愿景,在中西方的道德教育中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翻开中国的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虚构处处存在,无论是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还是至圣先贤孔孟老庄,抑或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君王...
赵国栋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性假设
文献传递
高校教师聘任的“出身论”现象研究——对百所“985”、“211”院校的调查
2013年
问题的提出 笔者通过对“985”、“211”中的100所院校近两年的聘任条件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985”、“211”高校聘任规定首先对其年龄和学历提出了要求,63%的高校对应聘者的年龄有明确规定,一般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龄要求在3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的年龄要求在28周岁以下。79%和100%的高校对应聘者学历和学位有明确规定,所有高校都要求讲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6%的高校要求具有博士学位。
易连云赵国栋毋改霞
关键词:教师聘任高校院校年龄要求出身硕士学位
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阶层差异分析——基于家庭资本投入的微观考察被引量:4
2022年
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其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了我国家庭资本投入对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四类资本的投入均能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从学习毅力、社交能力、班级融入、情绪稳定性和思维开通性五个维度来看,社会资本的影响依然稳健显著且系数最高。阶层异质性检验显示,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在心理资本和文化资本投入上存在“阶层再生产”特性,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两类资本投入回报越大,而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投入上却并未有此特性。综上,加强低阶层家庭社会资本投入以发展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弥合阶层之间的未来差距,需政府和家庭双方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张学敏赵国栋
关键词:阶层差异子女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