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成清

作品数:73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艺术
  • 14篇美术
  • 13篇审美
  • 10篇绘画
  • 8篇汉学
  • 8篇汉学家
  • 7篇上半叶
  • 6篇文化
  • 6篇美育
  • 5篇趣味
  • 4篇艺术思想
  • 4篇中国画
  • 4篇审美趣味
  • 4篇收藏
  • 4篇图像
  • 4篇装饰
  • 4篇美趣
  • 4篇美术史
  • 4篇国画
  • 3篇意象

机构

  • 64篇四川大学
  • 12篇清华大学
  • 3篇剑桥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73篇赵成清
  • 2篇鲁苗
  • 1篇李志明

传媒

  • 6篇南京艺术学院...
  • 5篇美术
  • 5篇湖北美术学院...
  • 5篇设计艺术研究
  • 4篇美术观察
  • 4篇装饰
  • 4篇艺术生活
  • 4篇山东工艺美术...
  • 4篇艺苑
  • 4篇艺术设计研究
  • 4篇中国美术研究
  • 3篇天津美术学院...
  • 2篇文艺争鸣
  • 2篇美术大观
  • 2篇齐鲁艺苑(山...
  • 2篇美术学报
  • 1篇荣宝斋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世界美术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3
  • 7篇2011
  • 2篇2006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1
2018年
由《美术》杂志社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当代美术建设专题研讨会系列: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6月10日在四川大学举行。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曹萍,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冯令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黄宗贤.
赵成清
关键词:美术创作主题性学术
寻常物的嬗变——从马桶艺术到公共空间
2023年
厕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该话题一直被文明社会视为庸俗而不愿讨论。现代艺术家杜尚通过展品男性小便池重新挑战艺术的定义,以此探寻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由马桶、小便池和厕所的卫生发展史叙述中,可见物、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在艺术史中,如厕主题如同图像、材料、技术和空间的一个切片,反映出文化史、社会史、科技史等多领域知识融合的思想理念。
赵成清
关键词:生活美学艺术语言审美嬗变
法国汉学家谢阁兰的中国石刻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20世纪初,在中国西南地区还鲜为欧洲人所踏足之际,法国汉学家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于1914年首次前往中国腹地四川,进行实地考察。此次考察以四川、陕西两省为主,且着重考察了四川的古代石刻与佛像艺术,记录了大量两汉时期四川地区汉阙的珍贵材料,将其整理成研究报告《中国西部考古记》,为后来的考古研究积累了初步资料。本文将对谢阁兰中国石刻艺术研究进行历史考察。在《中国西部考古记》中,谢阁兰对“碑”与“阙”概念做了辨析,主张对早期中国文物实施“因地制宜”的保护,并在著述中完整地归纳与总结了中国雕塑与石刻艺术的特点,提出佛教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病态”表现等观点。他的独特理论分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赵成清叶书亚
关键词:写意
重估传统批判
2017年
20世纪的中国是一部风起云涌的革命史,自西方叩开晚清的大门,国势日衰,李鸿章曾指出西方势力的入侵乃是"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也",中国现代化的轮廓在此后逐渐得以勾勒,分别有器物、制度和思想层次的变革。启蒙和救亡在中国近代成为双重变奏曲,中国的文化传统逐渐成为风口浪尖的众矢之的,传统价值在百年中面临着被不断重估和批判。直至今日,本土文化的缺失和民族精神的荒芜无不与此有重大关联。在当代,由于未能建立完善的批评标准,文化精英滥用着话语权,在自由和边界之间产生了语焉不详的思想吊诡。西化并非现代化,中国传统中的修身之学的提倡亦非复古,而是注重厚积薄发的创新。学者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国人则须在重估和反思本土传统文化中汲取异质文化的长处,这样,良性的文化批判价值才能在当代凸显。
赵成清
关键词:西化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与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蔡元培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育家之一,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期间,就历史性地将美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他的美育思想包容广泛,实施途径涵盖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蔡元培的美育主张,对宗教、历史、文化、审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的美育实践则推动了现代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以及艺术传播的蓬勃发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通过科学理性和审美教育启蒙了处于现代社会前沿的中国民众;他在时代精神中高扬自由和民主的旗帜,为实现审美现代性和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赵成清
关键词:以美育代宗教
杰罗姆·纳达尔《福音故事图集》与全球图像的诞生
2023年
1593年首版于安特卫普的《福音故事图集》是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的图像组画之一,通过纳达尔的图集,可见一种全球视野的跨文化叙事。在不同地域对该图集的转译过程中,文本、历史、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视觉文化和思想观念,不仅丰富了基督教的神学意义,同时促进着人们对图像的观看认知。
赵成清
关键词:图像学
中国古代美术中的象征性图像
2016年
"象征性"是中国古代美术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从宫廷艺术到民间艺术,从宗教哲学到民间神话,从文人雅趣到流行时尚,象征性图像广布于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中。其中,儒、道、释思想对象征性艺术影响尤甚,无论是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道释人物,抑或工艺美术中的青铜器、玉器、陶瓷、丝绸图案等,都表现出中国艺术惯常运用的象征符号与隐喻内涵。"象征性"美术再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生动的观察力与浪漫的想象力,既以表现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昔日的历史文化,又通过直观的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审美情趣。
赵成清
关键词:象征主义宗教民俗神话
李立新的设计史哲思
2016年
中国现代设计史在当代成为显学离不开以一批设计史学者的辛勤耕耘。对李立新而言,设计关乎人民生活、关乎人类启蒙、关乎文明发展。从古代典籍到田野调查,从区域研究到整体构建,他始终在中西比较的广阔视野中探索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与价值论。而他的根本目的则在于建构起可以与西方史学家平等对话的中国设计史学体系,以实现真正的中国特色设计。
赵成清
关键词:设计史研究方法价值论
超以象外 得其寰中——读阮荣春的山水画
2019年
《礼记·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敢说真话的人并不多见,绘画作品中能真诚表达出人格和画意的画家也愈发稀少,阮荣春恰恰就是一位真诚敢言的学者型画家。阮荣春,为更多人所熟知的是执牛耳于美术史论界的学者身份,他曾负笈于南京艺术学院,问学于林树中门下,并深受陈师曾、俞剑华诸学界巨擘的影响,专治美术史,其治学态度严谨,著述等身。
赵成清
关键词:山水画美术史论绘画作品治学态度学者型
1929年柏林中国艺术展考略被引量:1
2021年
1929年1月12日至4月2日,东亚艺术协会与普鲁士艺术学院在德国柏林联合举办了中国艺术展,征集了自周至清的1272件艺术作品,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本文结合历史材料与展览图册,对此次展览的筹备成员、作品来源、展厅陈列、展品内容以及展览影响加以分析,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古代艺术在德国的传播以及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艺术史研究。
赵成清蔡国威
关键词:艺术传播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