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良
- 作品数:49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钳钝性分离法治疗小儿假性包茎60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管钳钝性分离法治疗小儿假性包茎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应用血管钳钝性分离法治疗的小儿假性包茎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钝性分离成功,50例获随访1~5 a,排尿通畅,无包皮垢或包皮结石复发。结论:血管钳钝性分离法治疗小儿假性包茎疗效可靠,可避免受包皮环切之苦,并且可有效预防包茎所致并发症。
- 赵景良
- 关键词:随访研究
- 经腹一次性切开取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
- 2007年
- 赵景良陆东权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外科
- ^(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在膀胱癌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组织间放射性碘-125(125I)微粒近距离放疗在膀胱癌综合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术中植入法综合治疗膀胱癌34例,在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平均每例使用125I粒子8粒,术后按常规方法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结果34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盆腔摄片证实放射性粒子的位置无变化。所有病人手术后均定期复查B超及膀胱镜并经过半年至4年的随访。其中3例死于膀胱癌远处转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余30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16.7%,但均为其它部位复发,局部复发率为0%。余15例存活良好。结论通过术中直视下顺利地将125I粒子植入病灶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治疗膀胱癌,疗效较好,且安全。
- 张志杰赵景良陈建军王彩军陆东权
- 关键词:组织间永久植入膀胱癌
- 司帕沙星与谷丙甘氨酸胶囊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 评价司帕沙星与谷丙甘氨酸胶囊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8例给予联合应用司帕沙星与谷丙甘氨酸胶囊常规剂量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司帕沙星常规剂量口服.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69.7%,对照组痊愈率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司帕沙星与谷丙甘氨酸胶囊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痊愈率优于单独应用司帕沙星治疗CP的痊愈率.
- 赵景良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司帕沙星临床疗效
- 双侧睾丸离断再植
- 2007年
- 目的 为了探讨睾丸离断再植术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叙述已治疗的1例双侧睾丸离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精索内动脉、精索内静脉、输精管静脉及输精管,再植双侧睾丸.术中阴囊内留置引流片.结果 2个月后复查,双侧睾丸大小正常,质地略硬.第二性征无明显变化,阴茎可正常勃起,无并发症出现.阴囊彩超提示:左侧睾丸成活,右侧睾丸血运不良.结论 吻合动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阴囊内留置引流片是避免术后切开引流的有效方法.
- 赵景良
- 关键词:睾丸再植
- 局部用药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局部用药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局部用药以利多卡因在下腹部穿刺封闭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前遗尿次数/d和治疗后每天遗尿次数分别为2.5±0.5和0.3±0.1,对照组治疗前每天遗尿次数和治疗后每天遗尿次数分别为2.6±0.5和1.5±0.3,两组治疗前无差异,但治疗组治疗后每天的遗尿次数明显少于遗尿次数/d,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痊愈及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2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效例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用药以利多卡因在下腹部穿刺封闭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有较好疗效。
- 赵景良
- 关键词:局部用药儿童遗尿症原发性利多卡因
- 局部用药治疗成人遗尿症的临床体会
- 2013年
- 目的:探讨局部用药治疗成人遗尿症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0例成人PNE患者采用局部皮下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10例患者中8例效果明显。结论:采用局部皮下用药治疗成人PNE,效果良好。
- 赵景良卢桂强王伟何芳李强陈建军
- 关键词:局部用药疗效
- 包皮环切术的改进(附140例报告)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传统包皮环切术加以改进,包括:⑴包皮环切后使系带处包皮呈“V”形;⑵运用手法避免损伤较大血管分支;⑶切除过程中分先后用长线固定纵行切缘及包皮中点的内外板切缘;⑷可吸收线沿包皮内外板约0.1 cm缝合切缘;⑸术后应用网状弹力裤衩及消毒液定时浸泡伤口。结果除1例出现明显包皮系带水肿外,其余139例均无切口出血、血肿,缝线术后自动脱落,切口对合整齐,无皮缘内外翻及瘢痕形成,均甲级愈合。结论改进后的包皮环切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保持了原有的阴茎功能,术后不影响美观,效果良好。
- 赵景良
- 小儿真性包茎的包皮环切术改进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评价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真性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传统包皮环切术加以改进,包括:(1)包皮环切后使系带处包皮呈"V"形;(2)运用手法避免损伤较大血管分支;(3)切除过程中分先后用5-0可吸收线的长线头固定纵行切缘及包皮中点的内外板切缘;(4)5-0可吸收线沿包皮内外板约0.1 cm缝合切缘;(5)术后应用网状弹力裤衩及消毒液定时浸泡伤口。结果:除1例出现明显包皮系带水肿外,其余39例均无切口出血、血肿,缝线术后自动脱落,切口对合整齐,无皮缘内外翻及瘢痕形成,均甲级愈合。结论:改进后的包皮环切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保持了原有的阴茎功能,术后不影响美观,效果良好。
- 米续赵景良
- 关键词:儿童
- 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60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评价小切口集束型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手术简要过程:手术切口长约2 cm,逐步切开各层并找见扩张的精索内静脉,同时找到与其伴行的精索动脉,用弯钳将精索自腹膜上分离出并牵出切口,确认精索血管内无输精管后,游离钳夹切断并集束型结扎精索血管,检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关闭切口。结果 60例手术均效果显著。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手术时间25 min;切口长度1.5~2.0 cm,平均1.8 cm;术时无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7 d。术后5例出现鞘膜积液。随访3~12个月,3例复发,复发率5%。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良好等优点。
- 任春振赵景良
- 关键词: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