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科

作品数:52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机械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复合材料
  • 10篇复合材
  • 8篇陶瓷
  • 7篇铝基
  • 7篇铝基复合材料
  • 6篇纳米
  • 5篇韧性
  • 5篇冷压成型
  • 4篇增强铝基
  • 4篇增强铝基复合...
  • 4篇列车
  • 4篇摆式
  • 4篇摆式列车
  • 4篇O
  • 3篇原位铝基复合...
  • 3篇致密化
  • 3篇倾摆
  • 3篇倾摆控制
  • 3篇热压
  • 3篇热压烧结

机构

  • 31篇西南交通大学
  • 23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成都飞机工业...

作者

  • 50篇赵科
  • 22篇刘金铃
  • 8篇刘佃光
  • 5篇马宗正
  • 3篇倪文波
  • 3篇李立琳
  • 3篇罗茜
  • 3篇邵凤翔
  • 3篇郭鹏
  • 3篇阳光武
  • 3篇刘豫喜
  • 3篇马涛
  • 3篇王新莉
  • 3篇杨建伟
  • 3篇徐平
  • 2篇张红松
  • 2篇肖守讷
  • 2篇吴素珍
  • 2篇李林峻
  • 2篇李芾

传媒

  • 4篇机电工程技术
  • 3篇机械研究与应...
  • 2篇煤炭技术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2篇河南工程学院...
  • 2篇四川轻化工大...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电力机车技术
  • 1篇机车电传动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7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03
  • 1篇200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轨面高度对跨坐式单轨车气动性能的影响
2011年
基于跨坐式单轨车头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计算域来模拟跨坐式单轨车轨面与地面的高度,分析在迎风条件下不同轨面高度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轨面高度的增加,单轨车的气动性能随之改善,且在离地高度6 m以上单轨车的气动性能变化趋于平缓。但不同轨面高度下的风阻值差异较小,这表明单轨车轨面高度的变化对其气动性能影响较小,重庆跨坐式单轨车不同路段轨面高度的设置是合理的。
杜子学张杰赵科
关键词:数值模拟气动性能
一种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取铝粉或工业铝合金粉,加入过程控制剂后球磨;步骤2:将步骤1中球磨完成后的混合粉体冷压成型,然后进行压力烧结;烧结完成后随炉冷却即可得到所需铝基复合材...
刘金铃朱欣欣赵科
文献传递
基于拉弯比的焊缝名义应力的提取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获得任意拉弯组合载荷下焊缝的名义应力,利用纯弯和纯拉压载荷下的应力集中系数,引入拉弯组合名义应力换算系数,将基于纯拉压名义应力的焊缝疲劳性能数据,转换为疲劳损伤一致的、基于拉弯组合名义应力的焊缝疲劳性能数据.为了消除有限元建模导致的计算误差,引入单元尺寸影响因子,将拉弯组合的计算应力转换为拉弯组合的名义应力.通过上面2个转换,引入拉弯组合计算名义应力换算系数,将有限元中的拉弯组合计算应力转换为基于拉压载荷疲劳试验的名义应力,从而在具体的焊缝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时可以直接使用拉压载荷下的疲劳试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拉弯组合计算名义应力换算系数与拉弯比、拉弯应力集中因子比和有限元模型中拉弯单元尺寸影响因子有关.通过选择合适的单元尺寸,使得拉压单元尺寸影响因子等于拉弯应力集中因子比,且弯曲单元尺寸影响因子等于1,可使得拉弯组合计算名义应力换算系数恒等于拉压单元尺寸影响因子,而与拉弯比无关.
阳光武赵科肖守讷张卫华
关键词:焊缝
球磨工艺对SiC/Mg非均匀纳米复合材料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了一种通过室温球磨和低温球磨相结合制备SiC/Mg非均匀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非均匀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准静态压缩测试了SiC/Mg非均匀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对其强化机制和增韧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长低温球磨时间可以减小软相的尺寸,同时细化硬相中的晶粒尺寸,从而达到提升复合材料强度和失效应变的效果。因此,通过调整球磨工艺可以优化SiC/Mg非均匀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马英纯罗茜赵科刘金铃
关键词:复合材料SIC粉末冶金
仿生叠层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与增韧机制
2023年
受贝壳的珍珠层结构启发,本文开展了铝基复合材料的构型设计,采用片状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具有仿生叠层结构特征的原位Al-O结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断裂特征,并讨论了叠层结构的特征尺寸对弯曲性能的影响。当仿生叠层原位铝基复合材料中的软相平均厚度为0.83μm时,弯曲强度可达402.6MPa,断裂韧性值为11.8MPa∙m^(1/2),实现了良好的强韧性匹配。通过对裂纹扩展路径的观察,揭示了仿生叠层结构在抑制裂纹扩展,促使裂纹偏转,以及形成分层裂纹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高强韧铝基复合材料的构型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欧阳菲张良贤罗茜赵科刘金铃
关键词:仿生复合材料叠层复合材料增韧
振荡热压烧结温度对WC-6Co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2年
采用振荡热压烧结工艺(HOP)制备了WC-6Co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6Co硬质合金致密化、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OP工艺在固相烧结温度(1200℃)时即可制得致密样品;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尽管WC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但在固相烧结温度区间依然保持超细晶;Co相分布逐渐均匀;硬度先急剧增大而后出现略微降低,在1200℃时达到最大值22GPa;断裂韧性逐渐增大,在1200℃时即达到11.7MPa·m^(1/2),随后出现略微增大。总之,在1200℃时合金获得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这得益于振荡压力能够促进颗粒重排、塑性变形和晶界扩散等致密化机制的发生,实现快速致密化,降低晶界迁移速率从而抑制晶粒生长,同时促进Co相的均匀分布,并触发新的韧化机制(裂纹桥联和裂纹分叉)。
冯朴真赵科刘金铃
关键词:WC-CO硬质合金致密化
一种完全致密化高占比共价键陶瓷的烧结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致密化高占比共价键陶瓷的烧结方法,具体为:将陶瓷原料粉体装于石墨模具内进行冷压成型,冷压成型后连同石墨模具置于烧结炉中,在一定烧结温度下施加可变振幅和频率的交变压力进行交变压力烧结,冷却后形成共价键占...
赵科刘金铃刘佃光陈犁韬
振荡热压烧结ZrB_(2)-SiC陶瓷的力学性能
2024年
采用振荡热压烧结(HOP)和热压烧结(HP)工艺制备了ZrB_(2)-SiC陶瓷,研究了振荡压力对ZrB_(2)-SiC陶瓷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HP工艺制备ZrB_(2)-SiC陶瓷相比,HOP工艺的致密化速率有显著提升;ZrB_(2)与SiC两相界面结合良好;HOP工艺制备的ZS30样品的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了21.1 GPa和7.3 MPa·m^(1/2),较采用HP工艺在相同烧结参数下制备的试样有大幅提升。HOP在制备高性能ZrB_(2)-SiC陶瓷方面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李冰赵科刘佃光刘金铃
关键词:致密化力学性能
反冲式探测机械鱼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冲式探测机械鱼,其包括活塞,电源,摄像机,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机,分别与所述活塞和所述直流电机连接的拉线,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活塞缸体上的弹簧,第一单向阀,电机,蝶阀,反...
马宗正王新莉刘豫喜吴素珍赵科时屹恒李林峻
文献传递
一种含高密度位错/层错的无粘结相超细晶碳化钨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密度位错/层错的无粘结相超细晶碳化钨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纳米碳化钨粉体原料进行冷压成型,并在烧结炉中于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烧结获得具有一定相对密度的坯体;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
赵科刘金铃刘佃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