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 作品数:40 被引量:314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波与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赵静牟宽厚
- 关键词:微波激光尖锐湿疣疗效
- 控制性超促排卵黄体期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对胚胎着床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黄体期患者血清孕酮(P)、雌二醇(E 2)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治疗,于新鲜周期移植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P、E 2及IL-1β水平,观察胚胎着床妊娠情况,对比妊娠组(n=31)与非妊娠组(n=49)血清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E 2及IL-1β水平对胚胎着床的影响。结果:妊娠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均高于非妊娠组(P<0.05);妊娠组血清P、IL-1β水平以及P/E 2比值高于非妊娠组(P<0.05);妊娠组E 2水平低于非妊娠组(P<0.05);黄体期血清P/E 2值为300~400时的妊娠率62.50%,P/E 2值<300时的妊娠率27.27%,P/E 2值≥400时的妊娠率33.33%(P<0.05);黄体期血清IL-1β≥80 pg/ml时妊娠率达到64.52%,高于IL-1β<80 pg/ml的妊娠率22.45%(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移植胚胎级别、血清P/E 2、IL-1β是着床成功的影响因素。结论:黄体期长方案超促排卵后黄体期血清P/E 2比值为300~400,IL-1β水平高于80 pg/ml时着床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 陈宥艺段海霞安静赵静
- 关键词:超排卵孕酮雌二醇白细胞介素-1Β胚胎着床
- 兰美舒治疗儿童头癣68例临床观察
- 头癣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感染的原因主要与生活条件较差有关,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在临床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头癣的临床发病率又出现上升势头,究其原因估计有以下两种:其一是就诊率上...
- 赵静牟宽厚
- 关键词:儿童头癣患病率
- 文献传递
- 内膜机械刺激在试管婴儿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系统评价内膜机械刺激在试管婴儿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内膜机械刺激在试管婴儿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研究,其中8个为随机对照试验,2个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1 274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膜机械刺激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RR=1.40,95%CI(1.04,1.89),P=0.03]。但两组在着床率[RR=0.75,95%CI(0.50,1.13),P=0.17]、活产率[RR=1.38,95%CI(0.99,1.93),P=0.06]、流产率[RR=0.83,95%CI(0.55,1.24),P=0.36]和多胎妊娠率[RR=0.90,95%CI(0.61,1.35),P=0.6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对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再次移植前行子宫内膜机械刺激可能有助于提高试管婴儿的临床妊娠率,但对着床率、活产率、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等均无明显影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苟江任娟赵静
- 关键词:内膜活检试管婴儿反复种植失败临床妊娠率队列研究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对GLUT-1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对GLUT-1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及分娩的GDM患者102例作为GDM组,同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分娩的正常产妇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胎盘组织中GLUT-1基因表达量的差异,胎盘碾磨液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GDM产妇胎盘组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对GLUT-1信号转导的影响。结果:GDM组胎盘碾磨液中炎症因子IL-2、TNF-α、LEP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APN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LPO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GST、CAT、SOD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GLUT-1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earson检验发现,GDM患者胎盘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程度与GLUT-1基因表达量直接相关。结论:GDM产妇胎盘组织中存在显著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可直接导致GLUT-1基因表达减少,抑制GLUT-1信号转导。
- 田艺杨瑾张坤赵静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 产妇重症产褥感染病原学特征及疗效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症产褥感染主要病原菌药敏特点及针对血培养、宫颈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0年4月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重症产褥感染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拟诊重症产褥感染的产妇分别进行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血液培养,对血液培养结果病原特点及主要检出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在血培养结果得出前一直采用经验性治疗,研究组在血培养结果得出前按照宫颈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抗感染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抗感染花费及住院总花费.结果100例患者最终送检血培养瓶数为200瓶,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7株,检出率10.56%;其中革兰阴性菌9株,占52.94%,革兰阳性菌7株,占41.18%,真菌1株,占5.88%;主要检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60.00%,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为0.00%,主要检出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为100.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00%;在血培养结果得出前,研究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843,P=0.049);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抗感染花费、住院总花费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重症产褥感染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应根据医院药敏特点进行针对性用药,在培养结果得出前通过宫颈分泌物培养结果指导抗生素用药比经验性用药感染控制效果好,可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成本.
- 孙亚妮赵静雷静孙红艳吕海荣
- 关键词:产褥感染药物敏感性病原特点血培养
- 入院时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入院时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将76例AMI分为3组:A组23例,入院时血糖≤7.2 mmol/L(130 mg/L);B组28例,入院时血糖>7.2 mmol/L,两组均无糖尿病史,并且出院时空腹血糖均正常(<6.1 mmol/L);C组25例,入院时均有糖尿病病史。回顾性分析3组在尿酸、肾功能、入院血糖、空腹血糖、心肌酶以及合并高血压病、多壁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的比例。结果:B组和C组与A组相比,血尿酸、尿素氮、入院血糖、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均增高,死亡比例增高,而且C组比B组增高更明显。结论:糖尿病和入院时高血糖的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较晚,多伴有血尿酸增高,肾功能损害,并且死亡率高,要加强入院时高血糖患者的重视。
- 赵旭升王归真王文渊赵静
- 关键词:入院血糖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尿酸尿素氮
-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被引量:8
- 2004年
-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楚 ,常见的有自身免疫学说、精神与神经化学学说、遗传学说、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及微量元素缺乏等 5种。治疗效果不佳 ,药物治疗可用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氮介、苯丙氨酸、钙泊三醇、性液素 -甲状腺素混合物及铜、锌制剂 ,还有光化学治疗 ,外科治疗及中医药物及其他治疗。
- 赵静朴菊王归真
- 关键词:白癜风发病机制自身免疫细胞免疫流行病学
- 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复发流产关联性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价HLA-G 14bp基因插入/缺失(In Del)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检索2016年4月前发表的、来自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和Web of Science的相关文献共384篇,经筛选纳入符合标准文献20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M)和固定效应模型(FEM),通过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OR值和95%置信区间作为衡量标准。结果经过Hardy-Weinberg检验(HWE)及敏感性分析,排除3篇偏离文献。最终纳入URSA患者1 880例,正常对照1 7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LA-G 14bp In Del多态性与URSA(≥2次)的发生无显著相关,但与URSA(≥3次)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等位基因模型I vs.D:OR=1.172,95%CI(1.050~1.308),POR=0.005,I2=35.4%;显性模型II+ID vs.DD:OR=1.366(1.001~1.864),POR=0.049,I2=62.9%;纯合子模型II vs.DD:OR=1.382,95%CI(1.088~1.757),POR=0.008,I2=23.0%]。以人种分组进行分层分析,HLA-G 14bp In Del多态性与URSA间的关联性在高加索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间无显著区别。结论 3次及以上URSA的发生与HLA-G 14bp的插入/缺失多态性存在显著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应与欧亚人群种族差异无关。
- 张欣文邵金辉赵静李国清杜柏均田静
- 关键词:多态性META分析
- “废弃”胚胎继续囊胚培养及其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常规评价体系中的“废弃”胚胎继续囊胚培养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第1次行IVF/ICSI-ET治疗、因D3无可利用胚胎(D3胚胎评分均为Ⅳ级或F级)而行囊胚“试培养”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试培养”结局不同分为成功组(54例)和失败组(1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获卵情况;将成功形成囊胚并移植的患者根据其移植周期不同分为新鲜移植组(41例)和冻融移植组(1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246例患者因D3无可移植胚胎行囊胚“试培养”,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形成率分别为9.50%和5.85%。“试培养”失败组原发性不孕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74.48%vs.57.41%,P<0.05)。54例患者获得囊胚后其中41例行新鲜周期囊胚移植(新鲜移植组),10例患者囊胚复苏成功,行冻融囊胚移植(冻融移植组)。新鲜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3.66%和48.78%;冻融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为50.00%,自然流产率为60.00%,活产率为20.00%。所有新生儿均未见出生缺陷。结论“废弃”胚胎行囊胚培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D3无可用胚胎移植的患者,利用“废弃”胚胎行囊胚“试培养”不失为一种补救治疗的方法。
- 范丽娟施文浩文雯梁思瑞陈琰睿赵皖秋孟彬赵静周寒鹰
- 关键词:囊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