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60 被引量:359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肿瘤
  • 15篇甲状腺
  • 13篇淋巴
  • 11篇淋巴瘤
  • 8篇乳头
  • 8篇乳头状
  • 8篇细胞
  • 8篇甲状腺肿
  • 7篇腺肿瘤
  • 7篇护理
  • 7篇甲状腺肿瘤
  • 6篇预后
  • 6篇恶性
  • 5篇乳头状癌
  • 5篇重症
  • 5篇腺癌
  • 5篇结节
  • 5篇超声
  • 4篇诊治
  • 4篇甲状腺结节

机构

  • 5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60篇赵静
  • 19篇王华庆
  • 15篇钱正子
  • 11篇张会来
  • 10篇高明
  • 9篇于洋
  • 9篇周世勇
  • 8篇邱立华
  • 8篇夏婷婷
  • 7篇魏松锋
  • 6篇郑向前
  • 6篇宋拯
  • 5篇刘友忠
  • 5篇孟祥睿
  • 5篇郝希山
  • 5篇张晟
  • 4篇忻晓洁
  • 4篇章馨允
  • 4篇刘霞
  • 3篇崔秀珍

传媒

  • 8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护士进修杂志
  • 4篇天津护理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周病与慢性肺感染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牙周病、慢性肺感染及两者相互叠加的实验动物模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探讨两者的关系。 方法:30只12周龄昆明小鼠中随机选取15只(A组)通过石膏粉鼓吹法7周建立昆明小鼠慢性肺感染动物模型,另15只(B组...
赵静
关键词:牙周病病理切片骨吸收破骨细胞
文献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伴侧颈淋巴结(Ⅱ~Ⅴ区)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探讨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TMC 286例,其中病理证实存在Ⅱ-Ⅴ区淋巴结转移者35例,并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比例为1:2.9,平均年龄45.7岁。18例(51.4%)患者以侧颈部肿物就诊。14例(40.0%)患者伴发桥本氏甲状腺炎。10例(28.6%)原发灶侵出甲状腺腺叶。多灶性(40.0%)及癌灶位于甲状腺上极的比例(54.3%)均高于同期不伴侧颈淋巴结转移的PTMC(P<0.05)。1例患者就诊时发现肺转移。侧颈淋巴结转移Ⅳ区最常见,其次为Ⅲ区、Ⅱ区,Ⅴ区最少见。11例患者Ⅵ区未见转移而侧颈出现淋巴结转移。随访发现1例患侧颈部淋巴结复发,2例对侧颈部出现淋巴结转移,1例肺转移,1例患侧颈部淋巴结复发且对侧甲状腺发现新发癌灶。结论:此类患者多数以颈部肿物就诊,因甲状腺原发灶隐匿,容易误诊。与同期不伴侧颈淋巴结转移PTMC者性别、年龄、伴发桥本氏甲状腺炎及腺外侵犯率差异不明显。多灶性及癌灶位于甲状腺上极可能是PTMC出现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复发率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并应加强随访力度。
夏婷婷赵静于洋郑向前魏松锋刘友忠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桥本氏甲状腺炎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位置深,周围组织结构复杂,紧邻颅底,手术切除十分困难,但其对放射线有较高的敏感性,一定的照射剂量可使肿瘤局部获得较好的控制,故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鼻咽癌是剂量依赖型肿瘤,常规放疗的局部失败率在32%~60%之间,提高鼻咽局部肿瘤放射剂量的同时也会增加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从而增加放射性毒副反应并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赵静
关键词:鼻咽癌护理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从类视黄醇到rexinoid类视黄醇:历史性的展望
<正>全组维生素A衍生物统称类视黄醇,其中包括自然界存在的维生素A(视黄醇),它的代谢产物及其合成类的似物。这些类视黄醇是一组独特的分子,它们可对皮肤细胞的增殖、分化、间充质细胞的活性、免疫应答和致癌作用产生明显影响。
赵静王华庆
关键词:皮肤T细胞淋巴瘤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癌症放射治疗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被引量:3
2004年
对 10 0例癌症放射治疗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结果病人放疗前、中对放疗知识、皮肤护理及饮食指导需求强烈 (均≥ 90 .0 % ) ,放疗后对康复、并发症及复诊指导的需求率较高 (均≥ 96 .0 % )。提示健康教育只有有针对性、阶段性和长期性进行 ,才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于小平赵静
关键词:肿瘤病人健康教育数据收集
思密达防治放疗致口腔粘膜反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02年
赵静邹树玉
关键词:思密达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3年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einoma,TMC)是指最大径≤10mm的甲状腺癌。由于’FMC患者病灶小不易触及,且多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率低,因此TMC的早期诊断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中常应用超声弹性评分(elasticscore,ES)及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但其对TMC的诊断价值鲜有报道。
王海玲赵利辉张晟忻晓洁赵静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弹性成像早期诊断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
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治疗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观察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治疗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12例,采用P-GEMOX治疗,具体剂量为吉西他滨800~1000 mg/m^2,d1,8;奥沙利铂130 mg/m^2,d1;培门冬酶2500 IU/m^2,d2,每21天为1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退出治疗,余11例在接受P-GEMOX方案2个周期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ORR)为72.7%,疾病控制率(DCR)为90.9%。全组患者2年总生存(OS)率达90.9%。11例患者接受中位6个周期的P-GEMOX方案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8%,7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63.6%),5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45.5%),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36.4%),2例患者出现凝血因子异常(18.2%),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血栓形成及血糖异常。结论: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治疗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疗效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梁绍平王华庆张会来钱正子周世勇赵静刘霞
关键词:培门冬酶吉西他滨NK/T细胞淋巴瘤初治
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超声评估甲状腺结节纵横比(A/T)≥1时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至2012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91例,共683个结节,术前超声测量最大横切面纵横径,分析A/T≥1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根据甲状腺癌最大径将结节分为两组,第一组甲状腺癌,1cm,第二组甲状腺癌≤1cm即甲状腺微小癌,分析A/T≥1在两组甲状腺癌分布差异,并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3个甲状腺结节均经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84个,恶性结节499个。499个甲状腺癌中,307个(61.5%)A/T≥1,192个(38.5%)A/T〈1;184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中,29个(15.8%)A/T≥1,155个(84.2%)A/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99个甲状腺癌中,233个甲状腺癌结节〉1em,其中132个(56.7%)A/T≥1,101个(43.3%)A/T〈1;266个甲状腺微小癌中,175个(65.8%)A/T≥1,91个(34.2%)A/T〈1,A/T≥1在甲状腺微小癌和〉1cm甲状腺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380,P=0.036。结论A/T≥1是一项诊断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特征,其应用可以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
张晟赵静忻晓洁王海玲魏玺赵利辉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
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苯达莫司汀单药化疗(120 mg/m2,d1、2,每21天为1个周期),评价其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与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患者,共计化疗122个周期,中位5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CRu)6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3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ORR)为76%,临床受益率(CBR)为88%。截至随访结束,13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中位疗效持续时间(DOR)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9个月。各亚组间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主要与骨髓受累、血清LDH水平升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感染,2例患者出现皮疹,1例患者用药5个周期后发生胃癌。结论: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可提高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闵琦王华庆钱正子张会来周世勇邱立华宋拯赵静刘霞
关键词:安全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