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禹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绝缘
  • 5篇闪络
  • 5篇绝缘子
  • 5篇覆冰
  • 4篇复合绝缘
  • 4篇复合绝缘子
  • 3篇融冰
  • 3篇闪络特性
  • 3篇桥接
  • 3篇覆冰闪络
  • 3篇冰闪
  • 2篇大型发电机
  • 2篇电机
  • 2篇形貌
  • 2篇泄漏电流
  • 2篇发电机
  • 2篇覆冰闪络特性
  • 2篇槽楔
  • 1篇等值附盐密度
  • 1篇滴水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 4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山西电力科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邓禹
  • 10篇贾志东
  • 7篇关志成
  • 4篇江灏
  • 4篇周军
  • 3篇王天正
  • 3篇王康宁
  • 2篇王黎明
  • 2篇朱正一
  • 2篇邓桃
  • 2篇苏华锋
  • 2篇夏英来
  • 2篇王言
  • 1篇韦晓星
  • 1篇李智宁
  • 1篇周松松
  • 1篇赵莉华

传媒

  • 4篇高电压技术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环境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0kV玻璃绝缘子串交流覆冰的闪络特性被引量:15
2011年
以往研究表明绝缘子在覆冰状况下,绝缘性能将大幅降低,在融冰期会因表面高电导率水膜的存在而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发生覆冰闪络。为得到110 kV电压等级玻璃绝缘子串的交流覆冰闪络特性,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采用均压升压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覆冰闪络试验,通过研究覆冰水电导率的大小、冰凌的桥接程度、污秽的严重程度以及融冰水电导率对闪络过程的影响来讨论融冰期覆冰闪络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覆冰绝缘子串的平均闪络电压与覆冰水电导率呈负幂指数关系,并随污秽程度的增加而下降;融冰水电导率随融冰时间有明显变化,在30~40 min时达到最大值;冰棱间气隙的存在会降低平均闪络电压。
贾志东李智宁苏华锋邓禹关志成
关键词:覆冰闪络等值附盐密度
大型发电机定子槽楔松动的动力学分析与检测被引量:10
2011年
大型发电机的定子线棒在运行过程中受交变电磁力作用发生振动,这会引发定子线棒主绝缘磨损,最终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工程上通常采用槽楔波纹板结构对线棒进行固定,但由于线棒长期振动,槽楔出现松动不可避免,因此定期检测槽楔松动程度对电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检测定子线棒松动程度的方法,即通过检测撞击到槽楔表面的冲击体的回弹速度来表征波纹板形变量大小。针对定子槽固定结构建立波动力学模型,重点分析了该检测方法的原理,并通过波纹板不同形变量下的动力学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该测量方法的准确率。
贾志东夏英来邓禹彭翔关志成王黎明
关键词:大型发电机槽楔松动动力学
复合绝缘子覆冰闪络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4年
本文主要研究复合绝缘子在轻覆冰条件下的覆冰闪络特性,通过具有憎水性表面的平板模型,分析覆冰过程中间隙长度、间隙位置、间隙分布、融冰时间及染污程度对覆冰闪络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间隙是产生起始电弧的主要因素,间隙长度与冰闪电压之间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间隙愈接近电极愈容易发生闪络。冰闪电压与融冰时间呈U型趋势,染污程度与冰闪电压正相关,且高染污条件下闪络会沿着冰层与污层交界面发生。最后,通过复合绝缘子全尺寸人工覆冰试验发现,轻覆冰条件下,起始电弧出现在覆冰量较少的杆径及下表面处,且覆冰闪络电压随染污程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王天正江灏王欣伟王康宁邓禹贾志东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覆冰闪络染污
大型发电机定子槽楔厚板模型及松动特征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在运行过程中受到100 Hz的电磁力,波纹板和槽楔构成的紧固系统在电磁力长期作用下逐渐失去紧固性能,加剧定子线棒主绝缘劣化,甚至引发停机事故。该文研究波纹板紧固结构在松动过程中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厚板振动力学建立了槽楔振动特性的物理模型;通过数学分析提出振动响应第一峰值点作为反映槽楔松紧程度的特征参数,并研究了振动峰值与激振力及波纹板紧固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楔块物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波纹板形变量逐渐变小过程中振动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在一定激振力作用下,第一峰值点随波纹板形变量增大而减小;在波纹板相同形变下,一定范围内提高激振力可以提升测量灵敏度。
邓禹贾志东夏英来彭翔关志成王黎明
关键词:发电机定子线棒波纹板槽楔
复合绝缘子风压分布研究及抗风性能检测方法被引量:7
2016年
中国西北地区电网中,复合绝缘子的伞裙在强风作用下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撕裂故障。目前主要用风洞来研究绝缘子伞裙的起振风速、振幅等力学行为,但对其中的物理过程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基于有限元仿真工具,对运行于新疆电网的若干型号复合绝缘子进行了建模和流固耦合仿真,研究了绝缘子迎风角度、伞径组合方式、伞径以及风速对伞裙表面风压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绝缘子伞裙在风压作用下的受力和形变。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绝缘子抗风能力的检测方法,即在伞裙表面施加特定形状的静力载荷,并同时测量伞裙边缘的形变量。对数据进行换算,得到伞裙的单位压强形变后,与风洞实验中测得的起振风速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所得结果可为风区抗风型绝缘子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雷云泽贾志东赵莉华朱正一王言邓禹周军邓桃
关键词:有限元仿真风洞试验风压
不同形貌冰棱的融化过程及其对覆冰闪络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覆冰过程中沿绝缘子串形成的未桥接冰棱和桥接冰柱是造成融冰期绝缘子串发生闪络的主要因素。为此,根据融冰物理过程,研究了冰棱相变过程中水滴喷射对未桥接冰棱闪络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滴喷射过程缩短了冰板间距,改变了冰棱前端的电场分布,是诱发冰板间隙电弧的重要原因。未桥接冰棱受耐受电压值影响,其闪络过程存在沿冰面放电和冰内放电两种形式。桥接冰柱的初始电弧通常出现在冰柱内部气隙处,其融冰闪络路径沿冰柱内部形成贯穿通道。试验结果表明:桥接冰柱发生闪络需要更多的融冰能量来形成贯通通道,而完成击穿过程,因此桥接冰柱的闪络电压值较未桥接冰棱略高。110 kV全尺寸玻璃绝缘子覆冰闪络试验进一步证明,融冰时液滴喷射会形成沿冰棱和水滴路径的闪络通道。综合以上结论认为,融冰滴水是导致未桥接冰棱较桥接冰柱更易发生闪络的重要因素。
邓禹贾志东江灏王康宁王天正关志成
关键词:融冰滴水闪络桥接
架空输电杆塔复合绝缘横担性能测试及试验标准研究
架空输电杆塔复合绝缘横担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电气性能优越、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在我国10kV~1000kV多个电压等级输(配)电系统中开展了试点应用。为保障复合绝缘横担安全稳定运行,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型式复合绝缘横担进行...
周松松周军邓禹
关键词:性能参数技术标准可靠性
覆冰桥接状态对融冰闪络时间分布及闪络概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揭示覆冰状态对融冰及其闪络过程的影响,结合现场覆冰形貌观测,提取出4种典型覆冰形态,包括未桥接冰棱、桥接冰柱及其两种双层组合方式,并对各典型覆冰形貌下的闪络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了融冰过程中冰棱尖端水滴喷射对电场分布的影响。从融冰耐压时间分布特性和恒压耐受时闪络概率分布的角度,研究了不同覆冰形态下覆冰水电导率、冰棱长度、空隙与冰棱长度的不同组合对融冰闪络特性的影响。覆冰水电导率与冰棱长度通过改变融冰过程中剩余冰层电阻来影响覆冰闪络过程。试验中发现,电导率由150μS/cm上升至750μS/cm,闪络电压下降了33%;冰棱长度由6 cm下降至4 cm,闪络电压降低了10%。空隙与冰棱长度的不同组合对融冰闪络影响显著,其中冰柱模型由于内部电弧烧蚀会造成冰棱融断而难以发生闪络。在冰棱-冰柱的双层组合模型中,由于冰柱融化需要汲取额外的能量,冰棱-冰柱模型的最低闪络电压较冰棱-冰棱模型提高了14%。研究表明,未桥接冰棱在融冰液滴喷射过程中,其冰尖处易出现电场集中,与桥接冰柱相比,可在更低的耐受电压下诱发融冰闪络。
邓禹贾志东江灏王康宁王天正关志成
关键词:融冰闪络绝缘子
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强风区复合绝缘子结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研究防止复合绝缘子伞裙在强风内产生疲劳断裂的应对策略和技术措施,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等径对称伞型、非对称伞型和大小大伞型周围的流场分布、风压分布以及伞裙形变。研究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仿真计算结果与现场事故现象及风洞试验结果的契合度很高;大小大伞型的抗风性能较差,等径对称伞型的抗风性能最佳;复合绝缘子的伞伸出、伞倾角及伞边沿厚度与抗风性能之间存在最强的联系,三者的推荐阈值分别为85 mm、3.5°和4 mm,其最不利迎风角在50°到60°之间。根据推荐阈值设计了2种型号的抗风型复合绝缘子,均通过了风洞试验检验。
王言贾志东朱正一雷云泽邓禹邓桃周军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流固耦合
冰水相变过程中盐分迁移现象及其对融冰泄漏电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2008年中国南方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覆冰灾害,绝缘子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的覆冰闪络成为电力系统中的频发事故。基于低温下高锰酸钾溶液的冷凝实验可知,冰水相变过程中盐分会发生迁移,过冷却水的凝结由底层向表层逐步发展。洁净绝缘子盐分迁移实验表明,融冰水电导率接近于覆冰水电导率的1.5~2.5倍,冷凝速度愈慢,盐分迁移现象愈明显;表面污秽主要影响底层冰融冰水的电导率,而对表层冰的影响较小。由110 kV全尺寸玻璃绝缘子覆冰闪络实验可知,污秽的存在会造成融冰路径的变化,底层冰由于具有较高的含盐量而首先融化,与洁净绝缘子相比,染污0.1 mg/cm2的试品泄漏电流在20mA以上的维持时间提高了2.86倍。结果表明:冰水相变前盐分的迁移会改变冰层中的盐分分布状态,引起融冰过程中泄漏电流的升高,这是造成覆冰闪络电压降低的重要原因。
邓禹贾志东韦晓星苏华锋关志成周军
关键词:覆冰闪络融冰泄漏电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