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茂芳
-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项科研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天然药物学实践考核的设计和评价
- 2004年
- 结合高职专业学生应具备一定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 ,设计对天然药物学实验单元进行总的考核 ,并进行评价。
- 邓茂芳包启年吴晓宁张炯炯上官盈盈
- 关键词:天然药物学
- 中药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4年
- 邓茂芳潘嬿
- 关键词:中药重金属
- HPLC同时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建立HPLC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100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22 nm,柱温为35℃。结果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 4-1.12μg(R2=0.999 7),0.045 8-2.29μg(R^2=0.999 5)和0.031 8-1.59μg(R2=0.999 9);3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RSD=1.4%),99.37%(RSD=2.0%)和97.90%(RSD=1.7%)。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鱼腥草芩蓝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3种成分的定量分析和药品质量控制。
- 邓茂芳程维明
- 关键词:绿原酸黄芩苷黄芩素
-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筛选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的最优处方及工艺并评价制剂质量。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制成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优选出的处方为:醋酸甲地孕酮53%、乳糖20%、羟丙甲纤维素1%、微晶纤维素8%、羧甲基淀粉钠10%,微粉硅胶3%、硬脂酸镁1%。实验表明该分散片崩解时限<90 s,分散均匀性较好,15 min溶出度>85%。结论所优选的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关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 方旦旦邓茂芳施菁
- 关键词:甲地孕酮醋酸分散片
- HPLC法测定四制香附丸中橙皮苷的含量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四制香附丸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线性关系为Y=1.9848 X+2.1951,相关系数r=0.9995,线性范围在70.24~561.92 ng,平均回收率101.34%(n=6),RSD=1.0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四制香附丸中橙皮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 邓茂芳潘嬿
- 关键词:橙皮苷香附HPLC法RSD检测波长
- 谈生药学的研究进展在教学中的贯彻被引量:4
- 2003年
-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的学科,其目的就是对天然药物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继而开发利用,造福人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生药学》在继承祖国传统药学遗产的基础上已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本文就如何跟踪学科的发展继而贯彻在《生药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作一探讨。
- 邓茂芳潘嬿
- 关键词:《生药学》天然药物分子生物技术医学教育
- 不同实习阶段专科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测量及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专科护理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变化。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某高校2018届180名专科护理实习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分析不同实习阶段专科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护理实习生在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结束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总分分别为(266.15±18.38)分,(279.92±24.94)分,(279.17±28.48)分;其中实习前7个维度得分在35~41分之间,只有求知欲维度得分大于40分显示正性特质;实习中期,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5个维度和总分都比实习前明显进步,但自信心不足;实习结束时护生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增强,而认知成熟度相比实习中期反而下降。结论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实习的不同阶段均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在不断增加,但追求真相倾向性不明显,认知成熟度呈现反复。
- 张玲芝孙丽王露周彩华邬维娜邓茂芳
-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
- 芪明颗粒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初步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ID、TCMS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筛选芪明颗粒有效成分,利用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tion及ChEMBL数据库预测筛选成分相关靶点,CTD、GeneCards、Pubmed数据库预测筛选DR相关靶点,重合靶点获取芪明颗粒有效成分治疗DR的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及对应成分并进行基因本体论及通路注释分析。此外,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和芪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 g·kg^(-1)·d^(-1)芪明颗粒)4组,同时选取6只正常SD大鼠设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干预4周。每周监测大鼠体质量、血糖浓度变化,并采用q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ALB、TNF-α、IL6、VEGFA、NOS3、MAPK3的mRNA水平。结果芪明颗粒中共筛选出33个活性成分,包括黄芪苷、异鼠李素、葛根素、梓醇、水蛭素等,与治疗DR的59个靶点相关,其中包含TNF、IL6、VEGFA、TGF-β、NOS3、MAPK3、PTGS2等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对应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结合力。针对靶点的基因本体论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这些靶点涉及了信号传导、糖尿病代谢、免疫系统、肿瘤等生物学过程,以及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indiabeticcomplications、TypeIdiabetesmellitus、TypeIIdiabetesmellitus、VEGFsignaling、TGF-βsignaling pathways等与DR发生发展直接密切相关的代谢或信号通路。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芪明颗粒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大鼠体质量,降低血糖浓度,同时可显著上调视网膜组织中ALB、VEGFA、NOS3、MAPK3 mRNA表达,下调TNF-α、IL6 mRNA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芪明颗粒可通过其有效成分上调ALB、VEGFA、NOS3、MAPK3 mRNA表达,下调TNF-
- 李杭珠方华董全胜邓茂芳
- 关键词:芪明颗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靶点通路
- 一种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及其应用
- 一种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及其应用,属于药物技术领域。该药物包含从广防已或寻骨风中提取的古芸烯和马兜铃烯中一种以上物质。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该药物具有脂多糖或化学物诱导的肺水肿、肺炎,扩张支气管,降低支...
- 吴晓宁包启年余陈欢姚莹邓茂芳
- 文献传递
- 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及其对策被引量:2
- 2003年
- 分析2001级药学(高职)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动态,探讨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进行高职药学专业的职业指导。
- 邓茂芳张炯炯陈小林上官盈盈
- 关键词:药学专业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