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SD技术在骨科皮肤缺损创面中应用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
- 2015年
-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指通过利用耐腐蚀、无毒、无免疫活性的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硅塑引流管覆盖皮肤缺损创面,再用透氧、防水及防细菌入侵的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使皮肤缺损创面与外界隔绝,最后将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装置对创面进行负压吸引的一项技术,通过负压引流以期清除坏死组织、刺激肉芽软组织生长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
- 张萍邵艳马杰杨克侠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创面修复骨科护理
- 循证护理在周围静脉输液无痛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寻求科学依据,探讨周围静脉输液患者无痛穿刺的科学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蚌医一附院骨科2013年1—3月收治的70例周围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的模式,引入最佳研究证据,在周围静脉输液无痛穿刺的实施过程中将最佳证据作为指导依据,改进了穿刺手势、穿刺方法、进针角度等,并在穿刺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情况,对2组患者的疼痛体验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指导使静脉输液无痛穿刺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指导护理人员应用最佳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照护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 马杰雷婷婷年夫春邵艳朱静
- 关键词:循证护理静脉穿刺疼痛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OSCE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考核模式对实习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骨科实习护士108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人。对照组采用目前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和考核;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病人(SP)培训和OSCE考核模式的带教。选取骨科真实的典型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建立标准化病人和OSCE案例库,设置相关考核站点,实行骨科5个病区的同质化带教和考核模式。实习结束前1周,根据6个站点针对性地进行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完成教学计划后,比较2组护生理论、技能、评估和干预、沟通、评判性思维、应激处理及人文护理得分,评价2组护生岗位胜任力情况;同时评价2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带教总满意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的66.67%(36/54),χ^(2)=9.336,P=0.002;培训结束后,观察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其他5个维度的岗位核心胜任力方面:评估和干预、沟通、评判性思维、应激处理及人文护理得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SCE培训考核模式能提高护理带教满意度,并提升实习护士的岗位核心胜任力。
- 马杰李秀川李秀川陈卫东周平辉张扬西贝邵艳雷婷婷秦玲威
- 关键词:实习护士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岗位胜任力
- 寰枢椎陈旧性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寰枢椎陈旧性骨折/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例寰枢椎陈旧性骨折/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2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对寰枢椎骨折/脱位经口咽前路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如口腔消毒、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加强呼吸道、口腔管理及严格的无菌操作等这些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 赵倩吴亚男丁桂华邵艳戴琳杨克侠
- 关键词:经口咽前路围手术期护理
- 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多孔金属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多孔金属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皮肤准备、适应性训练等;术后进行体位、切口疼痛、预防切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以及功能锻炼等护理,认真做好护理指导。结果: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并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肢体功能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杨克侠吴亚男邵艳马杰赵倩朱静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护理
- 循证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压疮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即根据病人情况,提出临床护理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循证支持,进行循证观察与应用,比较两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压疮发生率分别为2.5%和17.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压疮。
- 马杰邵艳雷婷婷年夫春杨克霞
-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压疮循证护理
- 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手术,尽快康复。方法通过术前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以及术后监测、体位安置、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高热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结果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单纯后路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手术方式。本组27例患者,术前术后经过护士有效的护理干预,生命体征均平稳,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疾病的痛苦情况,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防止结核进一步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郝灵芝马杰邵艳杨克霞
-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后入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疼痛明显时给予止痛药物;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通过视觉模拟评分对2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6.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缓解骨科患者疼痛。
- 张萍马杰邵艳
- 关键词:护理骨科疼痛
- 人工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骨科收治的80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加强入院宣教,术前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指导协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予以相关药物预防等一系列护理工作,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80例患者术后发生5例深静脉血栓,3例髂静脉血栓,2例腘静脉血栓,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率达93.75%;DVT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 U皮下注射治疗后,B超证实血栓消失。无患者并发肺栓塞,死亡0例。结论深静脉血栓是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必须重视对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预防与护理工作。出入院宣教,术前评估、预防药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相关抗凝镇痛药物的应用、优质的护理服务等各项措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预防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穆彦丽邵艳杨克侠
- 关键词: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护理
- 骨科下肢手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导尿管拔除时机的探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科下肢手术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患者导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80例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拔除导尿管的时机分为4组,各45例;Ⅰ、Ⅱ分别于术后12、24 h拔除,Ⅲ组术后48 h镇痛结束时拔除,Ⅳ组于术后48 h镇痛结束且膀胱充盈时拔除;Ⅰ、Ⅱ组拔管前不进行夹管训练,告知患者导尿管及时拔除的重要性;Ⅲ、Ⅳ组采取间歇性夹管,有尿意时开放1次。观察4组患者排尿以及尿白细胞阳性情况。结果:Ⅰ组患者有效排尿率均明显低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尿白细胞阳性率为20.00%和20.22%,均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对于骨科下肢手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患者,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为术后24 h。
- 马杰张萍葛君雷婷婷年夫春邵艳朱静
- 关键词: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