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病理
  • 2篇临床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神经内分...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癌
  • 1篇转移酶
  • 1篇组织细胞
  • 1篇组织细胞坏死...
  • 1篇组织细胞坏死...
  • 1篇腺性
  • 1篇腺性膀胱炎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鳞癌
  • 1篇淋巴

机构

  • 3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作者

  • 4篇郑小草
  • 2篇刘创峰
  • 1篇黄蓉
  • 1篇王红卫
  • 1篇孔静萍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并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红灰白相间。镜检2例肿瘤组织呈岛状、小梁状及器官样排列。1例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NSE、Syn、CgA、EMA、PCK呈阳性表达。结论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有助于与纵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郑小草刘创峰黄蓉
关键词:胸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3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减少误、漏诊。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6例HN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特征,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结果活检标本中淋巴结多呈破碎状(22/36),形态特征为细胞碎片、增生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大小不一的凝固性坏死灶,无中性粒细胞。结论HNL的临床病理特征复杂,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此病预后良好,但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应注意随访。
郑小草徐黎明
关键词:淋巴结炎坏死
谷胱苷肽S转移酶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2002年
目的 研究异型增生程度不同的口腔白斑和不同分级的鳞癌中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 π)的表达 ,探讨GST π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S -P法 ,对 5 4例轻、中、重度异型增生 ,4 7例高、中、低分化的口腔鳞癌 ,7例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患者组织进行GST π检测。 结果 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未见GST π的表达 ,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例中的GST π阳性率分别为4 7.8%、5 2 .9%和 6 4 .2 % ,高于单纯增生组 (P <0 .0 1) ;高分化鳞癌GST π阳性率为 6 4 .7% ,中、低分化鳞癌组分别为 2 8.5 %及 2 2 .2 % ,中、低分化鳞癌组表达均低于高分化鳞癌组及异型增生组 (P <0 .0 5 )。 结论 GST
郑小草刘创峰王爱康
关键词:口腔白斑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谷胱苷肽S转移酶口腔鳞癌
p16蛋白在膀胱癌和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
2001年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膀胱癌和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用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对 49例膀胱癌、10例腺性膀胱炎石腊切片进行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 结果  49例膀胱癌中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8.78% ,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病理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复发与否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浸润深度有相关性 ,无浸润组阳性率为 5 3 .5 7% ,有浸润组阳性率为 19.0 5 % (P <0 .0 5 )。 10例腺性膀胱炎 p16蛋白均未表达。  结论 检测 p16蛋白对于了解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王红卫孔静萍郑小草
关键词:膀胱癌P16基因免疫组织化学腺性膀胱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