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履端

作品数:19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厅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水稻
  • 9篇栽培
  • 6篇旱育
  • 5篇再生稻
  • 5篇水稻旱育
  • 4篇早稻
  • 4篇头季稻
  • 4篇季稻
  • 4篇高产
  • 3篇育秧
  • 3篇早稻-再生稻
  • 3篇生理生态
  • 3篇水稻旱育稀植
  • 3篇稀植
  • 3篇旱育稀植
  • 2篇氮肥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稻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栽培模式

机构

  • 18篇福建省农业厅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三明市农业科...

作者

  • 19篇郑履端
  • 8篇林文雄
  • 7篇梁义元
  • 4篇梁康迳
  • 3篇陈鸿飞
  • 3篇郭玉春
  • 3篇林瑞余
  • 2篇何水林
  • 2篇方辉
  • 2篇陈志
  • 2篇王松良
  • 2篇洪来水
  • 2篇翁定河
  • 1篇曾汉章
  • 1篇陈少庭
  • 1篇徐倩华
  • 1篇谢钟琛
  • 1篇施能浦
  • 1篇蔡碧琼
  • 1篇陈树玉

传媒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福建农业科技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耕作与栽培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福建农业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养分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通过测定三系杂交稻"汕优63"、两系杂交稻"两优2186"和常规稻"IR64"不同器官N、P和K含量动态,探讨了3种水稻各生育期的养分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3种水稻稻株N含量均随生长过程逐渐下降,同一生育期水稻N含量以"汕优63"最高;除"汕优63"K含量在齐穗时明显上升外,3种水稻的K含量随生长过程逐渐下降;而P含量总体上在分蘖盛期最高。完熟期3种水稻的N积累量依次为24.79g/m2、15.14g/m2和14.42g/m2,P积累量为4.766g/m2、3.306g/m2和3.678g/m2,K积累量为2.439g/m22、.029g/m2和1.725g/m2。"汕优63"分配到籽粒中的N素比例为61.23%,分别比"两优2186"、"IR64"高17.97%和11.23%;分配到籽粒中的P素比例为62.97%,分别比"两优2186"、"IR64"高6.41%和9.63%;分配到籽粒中的K素比例为27.51%,分别比"两优2186"、"IR64"低3.00%和2.39%。在全生育期中,"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N需求量依次为31.33g/m2、22.88 g/m2、24.82g/m2,N、P、K吸收比依次为1∶0.192∶0.098、1∶0.219∶0.134和1∶0.255∶0.120。3种水稻中"汕优63"的养分生产效率最低。N、P、K生产效率"汕优63"依次为37.25kg/kg、193.80kg/kg和378.80kg/kg,"两优2186"依次为52.54 kg/kg、240.38kg/kg和392.16kg/kg,"IR64"依次为58.38kg/kg、228.83kg/kg和487.80kg/kg。三系杂交稻"汕优63"的N、P、K需求量大,积累量高,分配到籽粒中的比例亦高,与其高产特性相吻合。在保证N、P、K供给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养分生产效率是实现"汕优63"高产、高效的关键。
林瑞余梁义元蔡碧琼蔡向阳肖美秀郑履端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养分积累养分分配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分别高出20.60%~38.65%、5.16%~23.26%、18.91%~63.29%、18.22%~76.76%、34.88%~48.35%、1.25%~17.94%和4.09%~17.87%,有效分蘖期缩短5d,低节位分蘖多51.61%;不同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模式氮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43~2.44倍,磷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21~1.48倍,孕穗期后的钾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55—2.21倍,为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后期群体光合效率,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
陈鸿飞梁义元林瑞余郑履端梁康迳林文雄
关键词:早稻-再生稻头季稻细胞保护酶分蘖动态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的生理生态研究 Ⅱ.早稻高产形成与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7
1998年
本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大田后仍能保持较强的生理生化优势,从分蘖期到乳熟期,旱育秧植株的抗坏血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ATP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4.09~12.22%、8.22~19.68%、10.19~24.73%、2.77~22.36%、36.11~137.5%和26.11~135.2%,丙二醛含量降低5.04~7.14%,膜透性相应减少29~16.06%,因而抗逆性强,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成穗率高,叶片不早衰,干物质积累多,高产.
林文雄王松良梁义元郭玉春何水林郑履端翁定河洪来水潘铮铣
关键词:早稻高产栽培干物质积累
氮、磷、钾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03年
试验结果表明 ,增施N肥增产显著。增施K肥、有机肥也有一定增产效果。以施NPK +有机肥的产量最高。施用K肥能降低垩白率 ,增施有机肥能降低垩白度。以N ,P ,K处理的稻米外观综合品质较好 ,整精米率较高 ,垩白率和垩白度较低。因此NPK配合施用 ,产量较高 ,又能改善稻米外观综合品质。同时尽可能增施有机肥 。
饶鸣钿郑履端林柳姬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
水稻不同成熟度收获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以两优 2 186为试材 ,进行不同成熟度收获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成熟度的提高 ,产量也提高 ,过熟落粒严重 ,产量降低。随着成熟度的提高 ,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以成熟度达 97%~ 10 0 %时收获为宜 。
饶鸣钿郑履端林柳姬
关键词:水稻成熟度
早稻-再生稻头季稻不同育秧方式秧苗素质及生理生化特性(Ⅰ)——杂交水稻高产突破的生理生态与调控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对常规栽培模式湿润育秧苗与超高产栽培模式旱育秧苗的秧苗素质、根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等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中育秧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揭示超高产栽培模式实现高产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旱育秧苗的干物质积累和分蘖数比湿润育秧苗高22.78%、73.33%,而株高比对照矮14.91%,同时还表明,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旱育秧的根系还原力强、发根数多、发根能力强,硝酸还原酶、ATP酶、叶绿素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细胞保护酶含量增加,表现出强大的生理生化优势,而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降低20.99%,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增多,C/N适中,有利于提高旱育秧苗的抗逆性,是旱育壮秧形成的内在生理基础。
陈鸿飞梁义元林文雄郑履端梁康迳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干物质积累运转特性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规栽培模式的高,在生长中、后期尤其显著,分别高10.77%和63.29%;超高产栽培模式的群体干物质累积总量在头季稻整个生育期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83%-38.17%,茎鞘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转换率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高10.60%和13.88%,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比常规栽培模式多21.43%,穗粒数多1.88%,产量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22%。
陈鸿飞林瑞余梁义元郑履端梁康迳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早稻-再生稻头季稻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
头季稻栽培因素对两优2186再生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对优质两系稻两优 2 1 86头季稻进行移栽叶龄、插植密度、施 N、P、K肥量5项农艺措施研究 ,建立头季稻、再生稻产量与 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 ,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两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头季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叶龄、施 N量、施 P量和施 K量 ;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要是叶龄、密度和施 N量 。
饶鸣钿陈少庭郑履端廖朝阳
关键词:头季稻再生稻两系杂交稻两优2186再生稻
水稻直播优化栽培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水稻在采用单季直播栽培的条件下 ,选择播种量、浸种时间、施N量、施P量、施K量等 5个可控因子 ,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进行高产模式栽培。结果表明 ,五个试验因子与产量等 8个目标性状呈不同的函数关系 ;得到两优 2 186直播栽培获得 45 0kg以上的技术措施 :每 667m2 播种量 1 46~ 1 5 0 (kg) ,浸种时间以 2 8~ 3 0 (h)为宜 ,每 667m2 施纯N :10 2 2~ 10 5 1(kg)、P2 O5∶5 0 4~ 5 3 7(kg)、K2 O∶6 11~ 6 5 3 (kg) ;以最佳技术方案各因子的取值为依据 ,即在试验水平区间的一定范围内 ,播种量、浸种时间、施K量与产量呈负相关 ,施N量、施P量与产量呈正相关。
方辉郭振海陈宜构郑履端
关键词:水稻直播技术栽培试验浸种时间施N量
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2002年
以优质两系稻两优 2 186为试材 ,进行N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N量适宜时 ,以作基、蘖、促花、保花、粒肥施用的产量高。施保花肥能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施粒肥会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以不施的为高。为了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低的垩白率和垩白度 ,宜作基、蘖、促花、保花肥施用。
饶鸣钿郑履端刘珠
关键词:氮肥运筹方式水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