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好杰

作品数:110 被引量:36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6篇细胞
  • 31篇干细胞
  • 21篇间充质干细胞
  • 21篇充质干细胞
  • 19篇糖尿
  • 19篇糖尿病
  • 16篇间充质
  • 15篇肿瘤
  • 14篇基因
  • 12篇胰岛
  • 11篇胰岛素
  • 10篇受体
  • 8篇间质干细胞
  • 8篇肝细胞
  • 7篇肺癌
  • 6篇端粒
  • 6篇端粒酶
  • 6篇巨细胞
  • 5篇蛋白
  • 5篇炎症

机构

  • 10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井冈山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解放军302...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0篇郝好杰
  • 51篇韩为东
  • 49篇赵亚力
  • 36篇李琦
  • 30篇母义明
  • 25篇谷志远
  • 20篇宋海静
  • 19篇付小兵
  • 18篇伍志强
  • 15篇刘杰杰
  • 14篇司艺玲
  • 13篇程愈
  • 10篇申晶
  • 8篇马学斌
  • 8篇李冰
  • 7篇臧丽
  • 6篇郭恩凯
  • 6篇佟川
  • 5篇徐元基
  • 5篇遆冬冬

传媒

  • 14篇军医进修学院...
  • 1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0篇解放军医学院...
  • 7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第九届全国创...
  • 2篇2000全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小鼠的安全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和毒性。方法将SPF级别的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细胞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分离培养的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一次5×106/只,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阴性对照组每次注射相同容积的PBS。注射后后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末次注射后1周、4周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免疫反应指标、脏器质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细胞移植组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在光镜下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形态学差别,以及免疫结果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C57/BL6J小鼠是安全可行的,对受者无明显免疫反应和毒副作用。
何君李洋陈威郝好杰李名烁韩瑞红武鑫卢星辰金翠英郭珣易辉李晓岑赵颖武岩徐玉环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
14-3-3ζ抑制肺癌细胞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14-3-3ζ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为模型,Western印迹验证14-3-3ζ在高低转移株中的差异表达;随后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将1433ζ基因导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通过研究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探讨14-3-3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14-3-3ζ在低转移株PLA801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转移株PLA801D,在此基础上,构建成功正反义表达载体并转染细胞,转染正义载体后细胞的增殖减慢,黏附能力提高,体外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反义载体后细胞的增殖加快,体外迁移能力提高。结论:1433ζ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陈惠华王妍徐元基杜芝燕郝好杰徐丁尧谭晓刚蔺会云陆应麟
关键词:肿瘤转移肺肿瘤
带红色荧光蛋白靶向线粒体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选取由核表达的线粒体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亚单位Ⅷ(COX8)的前导序列为靶序列,从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中扩增出COX8的前导序列,插入到pcDNA3.1/myc-HisA中,并将pDsRED1-n1中的红色荧光蛋白序列RFP克隆至COX8的下游,形成融合蛋白。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将重组载体转染至肿瘤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构建的靶向线粒体的载体以及以红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靶向线粒体的载体,经酶切、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构建正确。将pcDNAmito-RFP转染到HeLa细胞的线粒体中,16h即可见散在荧光,72h达高峰,第10d开始减弱。以上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以红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线粒体靶向的特异表达载体,在靶序列的引导下将红色荧光蛋白输入到线粒体中,为进一步对线粒体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郝好杰凌贤龙徐元基杜芝燕王妍陈惠华陆应麟
关键词:线粒体靶向红色荧光蛋白
3-3ζ与肺癌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14-3-3ζ与肺癌转移的关系. 方法: 以人肺巨细胞癌低转移细胞株为模型,利用RNAi技术研究14-3-3ζ被干涉后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探讨14-3-3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
陈惠华谭晓刚徐元基杜芝燕王妍郝好杰蔺会云刘刚陆应麟
关键词:肿瘤转移肺癌RNA干扰
文献传递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完全培养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完全培养基,其基础培养基为DMEM-L或DMEM/F12;所述培养基中还添加有胰岛素、白蛋白、转铁蛋白、业硒酸钠、氢化可的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孕酮、还原型谷胱甘肽以及胎牛...
赵亚力郝好杰韩为东司艺玲伍志强
文献传递
皮肤的组织工程与创面愈合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因为其具有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防止体液流失;同时还具有感觉、保护、调解温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以维持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对立和统一。由于严重烧(创)伤等急性创伤以及糖尿病足部溃疡等慢性疾病等常常造成皮...
付小兵郝好杰
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介质/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炎症介质和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气道内滴注内毒素(LPS,10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DEX组,每组18只(2、6及24h各6只)。按时相观察大鼠Pa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BALF总蛋白水平、肺病理,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炎症/抗炎介质的表达。结果损伤组大鼠PaO2进行性降低,BALF总蛋白水平及细胞总数均明显增加,分类以中性粒细胞(PMN)为主。肺病理示肺内PMN大量浸润伴出血、透明膜形成。DEX组的各项指标均较损伤组减轻。损伤组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2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2h显著升高,6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肺组织IL1ramRNA表达水平6h开始升高,且为峰值,24h仍高于对照组。DEX抑制肺组织TNFαmRNA、IL1βmRNA表达,不影响IL1ramRNA表达。结论ALI早期TNFαmRNA、IL1βmRNA表达明显增加,IL1ramRNA表达滞后,提示在没有外来干预的情况下,ALI早期存在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DEX可显著抑制炎症介质表达,不影响抗炎介质表达,有利于重建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平衡,减轻内毒素大鼠ALI。
李洪霞张进川赵亚力郝好杰
关键词:炎症介质DEXALIBALFIL-1RA
血小板因子4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尿激酶和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血小板因子 4 (hPF4 )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含全长hPF4cDNA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hPF4 ,将其转染到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LA80 1D细胞内 ,应用RT PCR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细胞自分泌的尿激酶(uPA)及其受体 (uPAR)等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导入pcDNA3 hPF4 ,PLA80 1D细胞能稳定表达hPF4mRNA ,其uPA及uPA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 ,表明hPF4可直接调控uPA及uPAR基因转录 ,影响其蛋白质生物合成。结论 hPF4可直接下调肿瘤细胞自分泌的uPA及uPAR基因转录 ,抑制肿瘤细胞释放uPA及uPAR 。
郝好杰李琦司艺玲赵亚力谷志远
关键词:血小板因子4尿激酶受体肺肿瘤
可防止外伤瘢痕化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外伤瘢痕化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包括重量份10-69份的仙鹤草以及10-50份的生藕节;还可以包括重量份10-50份的乳香、10-50份的没药和1-20份的蒲黄炭。该外用中药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侯倩付小兵韩为东郝好杰伍志强
文献传递
应用原位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诊断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方法。方法 应用原位免疫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早、中、晚期孕妇宫颈脱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抗原。结果  119例受检标本中有 16例出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原阳性 ,孕早、中、晚期孕妇活动性 HCMV感染率分别为 :9.37%、11.90 %、17.77% ;检出的 HCMV抗原阳性细胞数为 2~ 38/ 5万宫颈脱落细胞 ,平均 8.5 / 5万细胞。常规 ABC法平行检测 ,原位免疫 PCR法检测敏感性高于 ABC法。结论 原位免疫 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可检出微量 HCMV抗原 ,为临床诊断活动性
李琦谷志远郝好杰谈代明赵亚力宋海静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