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彦茹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动态监测
  • 1篇沿海防护林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分布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 1篇森林火险
  • 1篇湿地
  • 1篇湿地土壤
  • 1篇实时预警系统
  • 1篇土壤
  • 1篇土壤PH
  • 1篇土壤有机
  • 1篇林火
  • 1篇面向对象分类
  • 1篇可燃
  • 1篇可燃物
  • 1篇护林
  • 1篇火险
  • 1篇红树

机构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作者

  • 3篇郭志华
  • 3篇郭彦茹
  • 2篇文菀玉
  • 2篇曹萌
  • 2篇张艳
  • 1篇武高洁
  • 1篇张莉
  • 1篇张晓勉
  • 1篇李志勇
  • 1篇郭菊兰
  • 1篇岳彩荣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与pH的关系被引量:25
2014年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研究我国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离文昌河河口和海洋的距离对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土壤有机碳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取样区域内,清澜港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分布深;近河口各样地土壤pH为4.9~6.2,远河口各样地土壤pH为7.9~8.5;近河口红树林土壤厚度在85 cm以上,取样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为(9.1±1.08)^(66.2±5.17)g·kg-1,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60~70 cm处有机碳含量达到最高;在水平方向上,近河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0~80 cm)随离海洋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近海、中间、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依次为(36.76±3.04),(35.12±3.78)和(17.20±1.56)g·kg-1;近河口红树林近海和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差异显著(P<0.05);近河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与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和帕劳地区的红树林一致;远河口红树林湿地土壤平均厚度约60 cm,其土壤有机碳含量为(8.35±0.94)^(38.3±2.53)g·kg-1,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且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双峰递减型,在40 cm处有另一峰值;在水平方向上,远河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0~60 cm)随离海洋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远河口红树林在近海、中间、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依次为22.12±2.57,14.83±1.01和13.18±1.20 g·kg-1,且近海和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pH均显著负相关(P<0.05),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郭志华张莉郭彦茹文菀玉曹萌郭菊兰李志勇
关键词:红树林土壤PH
基于SPOT5的岱山岛沿海防护林动态监测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2003年、2011年两期SPOT5遥感数据,对岱山岛沿海沿海防护林的现状和近8年来的动态进行遥感监测。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沿海防护林分类精度达85.2%,kappa系数为0.81;2011年,岱山岛沿海防护林主要以混交林为主,其次是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别占75%、10%和4%;2003-2011年,岱山岛的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面积分别减少50%和22%,而混交林面积增加20%,部分防护林开发为建筑用地,沙质海岸新增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防护林带。
张艳郭彦茹张晓勉高智慧岳彩荣郭志华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面向对象分类SPOT5
基于森林火险指数的森林火险实时预警系统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森林火险指数仪进行森林火险实时监测,以ArcGIS Engine10作为开发平台、以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设计开发了森林火险实时预警系统。系统构建包括森林火险指数仪的选址、火险指数和火险等级计算及专题图制作、信息发布。系统能以简明的电子地图和二维表,直观显示火险指数、火险等级的监测结果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四川仁寿为例,展示了森林火险预警功能的实现过程和效果。结果表明,预警系统能够对森林火险进行实时监测与及时预警,有利于对森林火灾进行合理预防。
郭彦茹王凯松张艳曹萌文菀玉武高洁郭志华
关键词:可燃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