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
- 作品数:51 被引量:236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微小癌5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癌(MB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临床病理学资料完整的MBC 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MBC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2.1%(55/2 669),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2岁,均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病史为2 d~3年,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要病理类型(76.4%),多数预后较好。结论 MBC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困难,掌握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张静芳郭梅杨海军李军扩
- 关键词:乳腺肿瘤微小癌临床病理学
- 青年女性乳腺癌20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例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青年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随机数字表法分段抽取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251例(老年组)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病程≤6个月者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82.09 %(165/201)、72.11 %(18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P<0.05);青年组原发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9.90 %(40/201)、30.28 %(76/251)](χ2=6.302,P<0.05),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老年组[63.68 %(128/201)、54.19 %(136/251)](χ2=4.145,P<0.05);青年组0~Ⅰ期患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1.94 %(24/201)、17.53 %(44/251)](χ2=2.729,P>0.05)。 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直径大,p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病情进展较快,危险性较高,但患者警惕性较低。应大力提倡自我体检、定期体检,力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张静芳郭梅杨海军原玉芬
- 关键词:乳腺肿瘤青年女性
- 1785例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郭梅赵一电
-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病理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8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 ymicrocarcinoma ofthyroid,PMC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84例PMCT的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灶数目及有无伴发良性病变或同时患有对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84例PMCT中,男11例、女73例,男、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1.7和47.4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45%和10.96%(P=0.003)。84例PMCT中,57例伴发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9例同时患有另一叶甲状腺乳头状癌,6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06%(4/66),明显较单纯PMCT者的50.0%(9/18)为低(P=0.000)。以45岁为界<45岁和≥45岁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81%,19.15%(P=0.294)。多灶与单发结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65%和7.46%,(P=0.314)。结论 PMCT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灶数目及患者年龄不相关(P>0.05),与性别及有无伴发甲状腺其他病变相关(P<0.05)。男性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单纯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 郭梅杨海军张静芳董芳莉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微小癌乳头状癌
- 食管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05年
- 赵一电郭梅孔庆华
-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食管鳞癌贲门腺癌根治性术后病理中年
- 食管粘膜下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发生学观察被引量:1
- 1997年
- 观察了12例粘膜完整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发生。结果:12例标本中有6例食管粘膜上皮为单纯增生,5例为不典型增生,1例为原位癌。这些病变与粘膜下的浸润性鳞癌无任何过渡关系。在9例标本中发现食管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层腺体有单纯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并可见不典型增生向鳞状细胞癌过渡的现象。结果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不仅可起源于粘膜上皮,而且还可能来自食管腺。
- 张三申张云汉王江杨怀华赵子贞肖郑生郭梅张立新
-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
- 胸腹水细胞学检查方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提高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阳性率的途径。方法 观察 72例胸腹水标本 ,每一例同时分别采用常规离心沉淀涂片和肿瘤细胞采集器采集细胞涂片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采集细胞方法制成的细胞涂片上细胞的分布状况和形态特征对肿瘤细胞检出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采集器组阳性率 47.2 2 % (34 / 72 ) ,离心组阳性率 18.0 6 % (13/ 72 ) ,P<0 .0 0 5。结论 肿瘤细胞采集器可以提高胸腹水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的阳性率 ,两种方法结合可以更有效的防止漏诊。
- 郭梅王瑾郝俊杰赵一电赵成生景丽萍
- 关键词:胸腹水细胞学肿瘤细胞阳性率
- 食管鳞癌贲门腺癌同时性双源癌37例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郭梅景利萍赵一电杨海军郝俊杰
- 关键词:食管鳞癌贲门腺癌双源癌
- 河南食管贲门癌高、低发区居民癌变机制比较研究
- 王立东李吉学李燕杰高珊珊范宗民郭梅何欣郭花芹焦新英李吉林冯常炜刘宾张延瑞常志伟王启鸣
- 该研究利用人群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基础和临床相结合,传统病理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方法,同时对高低发区人群进行食管内镜检查、黏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探索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发病机制,找寻...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
- 5406例不同类型食管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细胞癌、癌肉瘤等少见食管肿瘤以及小年龄组食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 406例食管肿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观察各种肿瘤的早诊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年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所见各种食管肿瘤的特点。结果5 406例中29例双原癌(同时合并贲门腺癌);5 377例均为单发食管肿瘤,其中鳞癌95.5%,腺鳞癌1.8%,腺癌0.5%,其他类型4%。全部病例中早诊率为9.1%,淋巴结转移率为39.6%。各型早诊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7.384,12.677;P=0.597,0.178)。小细胞癌与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704,P=0.030)。小年龄组(≤40岁)与其他年龄组比较,两组间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186,0.558;P=0.666,0.455)。结论食管胸中段是各型肿瘤的好发部位。食管肿瘤以鳞癌最多,腺鳞癌次之,其次为小细胞癌、腺癌及癌肉瘤等。各型肿瘤的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均相似,仅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各年龄段食管肿瘤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提高食管肿瘤的早诊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赵一电郭梅杨海军闫学芳
- 关键词:食管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