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元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更多>>
- 双亚基精氨酸激酶的结构分析与偶联正、负协同效应探讨
- 2009年
- 精氨酸激酶是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催化高能磷酸基团在ATP与磷酸精氨酸之间的可逆性交换。该酶主要分布在肌肉、大脑及神经等易兴奋组织中。
- 吴晓爱叶盛郭淑元闫武鹏王希成饶子和
-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晶体结构
- 精氨酸激酶及其底物复合物的结晶和结晶学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精氨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的磷酸源激酶 ,对于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的代谢、储存和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参体内的精氨酸激酶在磷酸源激酶的进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氨基酸序列比对的结果表明 :它与鲎源单亚基精氨酸激酶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6 4% ,而与双亚基兔肌肌酸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却达到了 75 % .为了揭示海参源精氨酸激酶的催化机理 ,研究其与单亚基精氨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催化机理的异同 ,实验获得了精氨酸激酶复合物晶体 ,取得了X射线衍射数据 ,进行了结晶和结晶学的初步研究 .
- 郭淑元叶盛王政王希成刘一苇
-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无脊椎动物同源性底物结晶学肌酸激酶
- 双亚基精氨酸激酶的结构分析与偶联正、负协同效应探讨
- 吴晓爱叶盛郭淑元闫武鹏王希成饶子和
-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晶体结构
- 用点突变方法研究海参精氨酸激酶的活性位点被引量:5
- 2005年
- 为研究动物能量代谢,用点突变的方法从双亚基海参(Stichopusjaponicus)精氨酸激酶中得到了3个突变体:C274A、R283G和H287A,并通过大肠杆菌E.coli表达。大部分精氨酸激酶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过纯化之后对3种突变体的催化活性和一些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3种突变体丧失了绝大部分催化活力,特别是突变体C274A,与野生型相比除了活性完全丧失之外,结构却几乎没有变化。这3个残基对海参精氨酸激酶结构或功能的保持有着重要作用,Cys274残基可能是海参精氨酸激酶的活性位点。
- 王政郭淑元张建伟王希成
-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点突变活性位点
- 磷酸原激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该文首次对兔肌肌酸激酶(CK)进行了N末端2-7位氨基酸的缺失研究,系统地比较了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在结构的稳定性方面,借助于CD光谱、荧光光谱、凝胶过滤层析、脲梯度电泳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实...
- 郭淑元
- 关键词:肌酸激酶精氨酸激酶纯化平衡态
- 双亚基精氨酸激酶的结构分析与偶联正、负协同效应探讨
- <正>精氨酸激酶是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催化高能磷酸基团在ATP与磷酸精氨酸之间的可逆性交换。该酶主要分布在肌肉、大脑及神经等易兴奋组织中。反应
- 吴晓爱叶盛郭淑元闫武鹏王希成饶子和
-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晶体结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