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以及变化规律,探讨Treg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2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标本,分离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后Treg的比例以及变化。结果ITP患者治疗前Treg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Treg比例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组ITP患者Treg比例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P<0.01),治疗显效组显著高于良效和进步组(P<0.01),良效和进步组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降低,提示Treg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机制。
- 刘家华徐军发钟明周君纯陈小芳
-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环胞霉素A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及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环胞霉素A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5 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8例 ,用环胞霉素A配合小剂量泼尼松及康力龙治疗。对照组 ,2 5例用小剂量泼尼松及康力龙治疗。结果 :治疗组 :基本治愈 6例 ,缓解 8例 ,进步 8例 ,总有效率 78 6%;对照组 :基本治愈 3例 ,缓解 5例 ,进步 4例 ,总有效率为 48%,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环胞霉素A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
- 钟明
- 关键词:环胞霉素A小剂量皮质激素雄激素再生障碍性贫血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和ICAM-1的检测及其与化疗相关性的探讨
- 2006年
-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ICAM-1(sI-CAM-1)水平,探讨sFas与sICAM-1水平的改变与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结果化疗前A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A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但未获缓解者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与化疗前无差异;不论是化疗前还是化疗后、获得缓解或未获得缓解的AL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sICAM-1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A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水平升高是白血病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重要机制;其分泌水平的升高或降低与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是敏感或耐受相关,也可能与化疗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作用于FasL/Fas或(和)ICAM-1/LFA-1信号途径相关。
- 刘家华陈小芳钟明温才国周君纯徐军发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SFASSICAM-1
- 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观察46例血液病患者98例次输注血小板后的输注效果,并通过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指标进行评价。血小板抗体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法进行检测并通过淋巴毒试验和磷酸氯喹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42.9%;98例次血小板输注后的血清标本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9例,阳性率为39.8%;HLA抗体阳性者无效输注率为69.7%,HPA抗体阳性者及HLA和HPA抗体阳性者无效输注率均为100.0%。血小板抗体阳性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74.4%(29/39),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者的22.0%(13/59)(P<0.01)。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抗体类型的确认,配合性地输注血小板,有利于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 周君纯吴兆勇龙亚银刘家华钟明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血小板无效输注血小板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