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侵害
  • 2篇蟑螂
  • 2篇防制
  • 1篇德国小蠊
  • 1篇调查初报
  • 1篇叮咬
  • 1篇咬伤
  • 1篇伊蚊
  • 1篇有害生物
  • 1篇有害生物防治
  • 1篇鼠密度
  • 1篇鼠密度监测
  • 1篇侵害调查
  • 1篇侵害现状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密度
  • 1篇螨虫
  • 1篇蟑螂侵害
  • 1篇蟑螂危害
  • 1篇现场处理

机构

  • 6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沈阳市于洪区...
  • 1篇沈阳市铁西区...

作者

  • 6篇闫力
  • 4篇刘成模
  • 3篇吴旭
  • 2篇周博
  • 2篇曹毓存
  • 2篇温立海
  • 1篇李承天
  • 1篇王慧敏
  • 1篇张秀宏
  • 1篇赵长海
  • 1篇王黎阳
  • 1篇郎义

传媒

  • 3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沈阳市2010-2014年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沈阳市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鼠类及鼠传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沈阳市共设立3个鼠类监测点,分别为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2010-2014年沈阳市鼠类平均密度为0.20%,共捕获鼠类77只,经鉴定后分别为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3种。其中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占鼠类总数的49.4%和42.8%,不同年度鼠类构成比和密度有所不同;沈阳市鼠类在不同生境的平均密度以农村自然村最高,为0.50%;从不同月份鼠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来看,除了1月和12月外,其余各月均监测到鼠,鼠密度全年基本呈现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5-6月和8月。结论基本掌握了沈阳市鼠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根据鼠类的活动及消长规律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并加强对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和防制对策的研究,有效降低鼠密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鼠类的繁殖,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
周博吴旭闫力
关键词:防制
沈阳市2010-2014年蟑螂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沈阳市蟑螂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沈阳市共设立18个蟑螂监测点,分别为居民区、宾馆、农贸市场、医院和餐饮外环境,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沈阳市蟑螂平均密度为1.17只/张,平均侵害率为24.3%。城区室内以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群,占总体的98.6%;雌成虫比例较高,占总体的54.9%。蟑螂全年均有活动,在4-9月为活动频繁期。5年来农贸市场蟑螂平均密度和平均侵害率最高,分别为3.31只/张和38.6%。结论德国小蠊为沈阳市优势种群,农贸市场德国小蠊密度和侵害率最高,应加强对农贸市场蟑螂的监测和防治。
周博吴旭闫力
关键词:德国小蠊侵害
有害生物与城市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刘成模温立海王慧敏闫力曹毓存
关键词:有害生物防治
螨虫叮咬人的调查报告
2005年
温立海刘成模曹毓存闫力张秀宏
关键词:螨虫昆虫咬伤采样技术现场处理
沈阳市白纹伊蚊分布调查初报被引量:5
2010年
白纹伊蚊是我国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该蚊主要孳生在小型积水容器,以卵越冬。为了解白纹伊蚊在沈阳市的分布情况,2008年我们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李承天王黎阳吴旭郎义闫力刘成模
关键词:白纹伊蚊
城市行业单位蟑螂侵害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06年
赵长海闫力刘成模
关键词:蟑螂危害侵害现状种群密度防制措施侵害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