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涛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分元素
  • 2篇树种
  • 2篇人工林
  • 2篇落叶松
  • 2篇落叶松人工
  • 2篇落叶松人工林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凋落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分配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养分
  • 1篇叶片养分含量
  • 1篇叶性状
  • 1篇樟子松
  • 1篇沙地
  • 1篇沙地樟子松
  • 1篇生物量
  • 1篇疏林草地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闫涛
  • 4篇朱教君
  • 3篇杨凯
  • 1篇于立忠
  • 1篇李明财
  • 1篇闫涛
  • 1篇宋立宁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降水条件下科尔沁沙地南缘疏林草地樟子松针叶δ^(13)C和叶性状特征被引量:17
2012年
通过比较不同自然降水年份(极端干旱和极端湿润)19年生疏林草地樟子松的针叶δ13C、比叶面积和干物质含量,结合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探讨了极端降水对樟子松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年份(2009)樟子松林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湿润年份(2010),但樟子松当年生针叶的δ13C在两年间没有显著差异,且两年相同月份间亦无显著差异;干旱年份当年生针叶的比叶面积显著低于湿润年份,而不同年份间干物质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在两种极端降水条件下,樟子松的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明显变化,主要通过改变当年生针叶的比叶面积来适应降水量的变化.对于地下水埋深高于3.0m的疏林草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极端干旱不会严重影响樟子松的存活和生长.
宋立宁朱教君李明财闫涛张金鑫
关键词:沙地樟子松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
辽东山区主要阔叶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和再吸收对落叶时间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的重要来源,叶片脱落时间是影响其分解的关键因素。东北温带森林中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落叶时间较其他树种晚,在山脊等贫瘠立地叶片甚至第二年春天才脱落。我们假设:相对于其他树种,蒙古栎叶片养分元素含量过高、再吸收时间长,导致叶片延迟脱落。为验证假设,除蒙古栎外,选择了落叶时间居中的色木槭(Acer mono)和落叶较早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为对象,持续监测叶片从成熟至凋落过程中叶片养分元素含量,包括大量元素: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微量元素:铁(Fe)、铜(Cu)、锰(Mn)和锌(Zn);并分析养分再吸收率。结果表明:蒙古栎成熟叶养分元素含量介于对照树种之间;凋落叶N、P和K含量低于对照树种,Fe和Mn含量高于对照树种,其余元素含量介于对照树种之间。该结果不支持"蒙古栎叶片养分含量过高"假设。蒙古栎叶片N、P和K再吸收率高于对照树种,再吸收率高低与其落叶时间完全一致;叶片Cu和Zn再吸收率与对照树种无显著差异;叶片其余元素未发生再吸收,其累积率与对照树种无显著差异;说明养分再吸收与养分含量无关,可能与树种的种专一性相关,可能会影响叶片脱落时间。由于蒙古栎多生长在贫瘠土壤,其成熟叶无法积累更多养分;为避免叶片脱落后养分进入土壤被其他物种利用,将养分尽量回收储存于自身,即蒙古栎叶片养分再吸收过程较长,叶片脱落较晚。生长在极端贫瘠立地的蒙古栎叶片次年春天才落叶,可能是由于再吸收一直在进行,来不及脱落而保留至新生长季开始。落叶晚的树种养分再吸收率高、有利于自身养分保存,更能适应贫瘠土壤,反之亦然。
申奥朱教君闫涛闫涛杨凯
关键词:叶片养分含量阔叶树种
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叶片氮、磷、钾再吸收被引量:11
2014年
养分再吸收作为植物保存养分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养分再吸收状况,选择4种次生林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色木槭(Acer mono)、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和人工林落叶松(Larix spp.)为对象,测定了各树种叶片凋落前(成熟叶)后(凋落叶)全氮(N)、全磷(P)、全钾(K)浓度,并分析了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所测树种凋落叶N、P、K浓度均显著低于成熟叶(落叶松K不显著);胡桃楸N再吸收率与蒙古栎、色木槭、花曲柳差异显著,花曲柳与蒙古栎、色木槭P再吸收率差异显著,色木槭K再吸收率与蒙古栎、胡桃楸、花曲柳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落叶松N、P、K再吸收率低于次生林树种,尤其是P再吸收率显著低于花曲柳、K再吸收率显著低于胡桃楸和花曲柳(P<0.05)。上述结果表明,落叶松通过降低养分再吸收率,提高凋落物养分输入量,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做出正反馈。
闫涛杨凯朱教君
关键词:养分元素落叶树种落叶松人工林次生林
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和养分元素分配格局被引量:22
2014年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人工用材林树种,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等原因,导致土壤养分循环出现失衡.研究落叶松生物量和养分元素分配规律,可以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辽东山区19年生二代落叶松人工林(胸径12.8 cm,树高15.3 m,密度2308株·hm-2)为对象,研究其地上各器官(干、枝、皮、叶)生物量、碳和养分元素含量(N、P、K、Ca、Mg、Fe、Mn、Cu、Zn)的积累规律和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单株落叶松生物量为70.26 kg,林分水平落叶松生物量为162.16 t·hm-2,各器官生物量差异显著,排序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单株落叶松养分积累量为749.94 g,林分水平落叶松养分积累量为1730.86 kg·hm-2,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养分积累量均为树干显著高于树枝、树皮和树叶.全叶期每砍伐一棵落叶松(19年生),平均从系统中带出749.94 g养分元素;如果将树皮、树枝、树叶留在林地仅仅带走树干,带出的养分元素可减少40.7%.
闫涛朱教君杨凯于立忠
关键词:落叶松生物量养分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