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会平

作品数:1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肝癌
  • 4篇病理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教学
  • 3篇肝癌细胞
  • 3篇癌细胞
  • 3篇病理学
  • 2篇特异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株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基因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病
  • 2篇分子病理

机构

  • 16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16篇陆会平
  • 8篇冯振博
  • 8篇党裔武
  • 8篇陈罡
  • 7篇李佳
  • 6篇莫伟嘉
  • 3篇李海荣
  • 2篇庞玲玲
  • 1篇杨志勇
  • 1篇周华富
  • 1篇魏庆
  • 1篇张炳东
  • 1篇农光民
  • 1篇孔晋亮
  • 1篇张秀玲
  • 1篇谭志军
  • 1篇雷莹

传媒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医改背景下广西基层医院分子病理学发展策略探索
2023年
疾病分子病理学分型是精准诊疗的前提。广西多“老少边穷”地区,全区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层医院病理科发展尤为滞后,严重阻碍了广西精准诊疗发展,也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子病理学开展现状,总结我院现行促基层医院分子病理学发展模式的成果,指出新医改背景下,基于互联网+和医联体模式,线上线下并行、城乡双向互动,推进基层分子病理学发展,助力基层精准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陆会平何融泉黄志广党裔武周华富孔晋亮陈罡
关键词:分子病理学互联网快递
早期反应基因3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2021年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之一,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患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肿瘤新增1810万例,其中死亡人数高达960万人[2]。而我国的肿瘤发患者数居全球第一,每天大约有一万多人被确诊肿瘤;同时,我国的肿瘤病死率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肿瘤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随着时代的发展,恶性肿瘤发病率仍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有以下特点:发病年轻化、发病区域分布近于相同、主要见于老年男性、城乡发病率差距逐渐缩小、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等[4]。预计未来恶性肿瘤仍将持续上升发展,癌症患者的临床管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加大恶性肿瘤的研究力度、聚焦其发生和进展的复杂机制研究尤其重要。
党裔武陆会平李建棣李靖霄雷莹崔晨曦
关键词:恶性肿瘤老年男性数据显示癌症患者年轻化
分子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分子病理学不仅可以精准指导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同时也给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开拓新领域,提供新思维及新方法。该科室依托其分子病理实验室的分子病理检测平台,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授课方式以及第二课堂个体化提升等方面对分子病理学实验课带教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提升分子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主体(学生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素养,促进分子病理学“产学研”模式的实现。
陆会平李佳陈罡黄志广唐邓莫伟嘉冯振博党裔武
关键词:分子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临床病理工作中免疫组织化学的质量控制
2022年
临床病理对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伊始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病灶中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形态的变化来实现,随着学科的发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成为了病理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至今已是病理诊断中的一项常规病理技术,尤其体现在肿瘤的诊断中。做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质量控制才能够保证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然而,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因素众多,因此,本研究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前、中、后质量控制进行梳理总结。
党裔武陆会平唐邓黄志广李东明唐玉露庞玲玲方苏杰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
不同冻存液冻存慢病毒转染后稳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筛选冻存慢病毒转染后稳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最佳冻存液。方法采用甘油和二甲基亚砜(DMSO)2种不同冻存保护剂,以4种不同比例的冻存液分别冻存慢病毒转染后肝癌细胞HepG2及未转染的HepG2细胞,并对上述细胞复苏后的存活率及增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甘油为冻存保护剂时,冻存液[DMEM∶胎牛血清(FBS)∶甘油]比例为0∶9∶1的转染后细胞存活率最高(P=0.001);未转染细胞存活率与冻存液比例无关(P=0.293)。采用DMSO为冻存保护剂时,转染后细胞存活率为0%;未转染细胞存活率在60%及以上,且与冻存液比例无关(P=0.487)。冻存液中血清含量越高,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能力越强(P<0.05)。结论冻存慢病毒转染后的稳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最佳冻存液为90%FBS+10%甘油。
李佳陆会平冯振博莫伟嘉
关键词:慢病毒转染肝肿瘤细胞冻存
Sp3与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3(transcription factor Sp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3在111例HCC组织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VEGF在上述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p3和VEGF的相关性及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Sp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p3在HCC组织中中等和强阳性(n=92)表达率为82.9%,在癌旁肝组织中中等和强阳性(n=33)表达率为29.7%,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Sp3和VEGF在HCC组织中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2,P=0.000).Sp3和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其中Sp3还与肿瘤大小有关,VEGF则与TNM分期有关.二者与性别、年龄、有无肝硬化基础及HBsAg等情况无关.Sp3高表达的病例其预后较相对低表达的生存情况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Sp3在HCC中高表达,并与VEGF正相关,二者协同能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能力,因此Sp3有望作为HCC的诊断指标,并与VEGF协同判断HCC的恶性程度.
莫伟嘉李佳陆会平冯振博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癌
RNAi沉默Sp3基因对裸鼠人肝癌种植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裸鼠人肝癌种植瘤模型,观察沉默特异性蛋白3(specificity protein 3,Sp3)对裸鼠人肝癌种植瘤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p3 shRNA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并设无关序列阴性组及空白组为对照,建立3组裸鼠人肝癌种植瘤模型.观察裸鼠肿瘤的成瘤率,瘤体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中Sp3、β-连接素(β-catenin)、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成瘤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60%vs 100%,100%);HE观察实验组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种植瘤中实验组的Sp3、β-catenin及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及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92,P=0.001;F=21.894,P=0.002;F=109.414,P<0.001);实验组瘤体中E-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66.983,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Sp3蛋白表达为30±5.69、β-catenin蛋白表达为28±5.13、MMP-9蛋白表达为97±10.41均低于空白组及阴性组;E-cadherin蛋白表达为132±4.36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Sp3可通过上调β-catenin及其下游基因MMP-9表达,同时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增强人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李佳陆会平莫伟嘉李海荣冯振博
关键词:裸鼠Β-连接素黏附蛋白
RNAi沉默Sp3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采用基因沉默和慢病毒转染技术,沉默人肝癌细胞HepG2中特异蛋白3(specificity protein 3,Sp3)的表达,观察沉默Sp3基因后的肝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方法:采用Sp3-siRNA慢病毒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通过免疫印迹法和PCR技术检测Sp3的表达以验证转染效果,通过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实验组的Sp3表达量明显少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0.37±0.08 vs 0.83±0.17,0.66±0.13,F=8.442,均P<0.05).RT-PCR也得到相同的结果(0.47±0.05 vs 0.74±0.08,0.70±0.16,F=7.322,均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在48、72和96h时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0.28±0.18 vs 0.34±0.19,0.35±0.07,F=3.888;0.57±0.11 vs 0.84±0.05,0.74±0.08,F=12.721;0.72±18.1 vs 0.98±0.05,0.93±0.9,F=6.342,均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主要分布在G1期.结论:RNAi沉默Sp3基因导致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下降.
陆会平李佳莫伟嘉冯振博
关键词:WESTERNBLOTRT-PCR
铁死亡抑制蛋白1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是新近被证实的铁死亡抑制因子,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肝细胞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白血病、铜耐受、重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FSP1基于其氨基酸系列C末端片段、核易位、过表达等因素诱导非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并可通过FSP1-CoQ_(10)-NAD(P)H途径、平行于经典的谷胱甘肽(GSH)-GPX4途径使细胞免于铁死亡,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双刃剑"的作用。该文综述目前FSP1在人类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靶标。
陆会平党裔武陈罡
全肺灌洗技术治疗遗传性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被引量:3
2022年
1例主诉为咳嗽、活动耐力下降2个月余的3岁3月龄患儿(女)2020年1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经过肺部CT平扫、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检查、全外显子基因检测、血清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及其信号传导的检测,诊断为遗传性肺泡蛋白沉积症。该疾病罕见且病情严重,在给予支气管镜联合支气管封堵器行全肺灌洗术并辅以口服吡格列酮治疗后,患儿氧合状态好转,能脱离呼吸机和吸氧,恢复基本活动,肺部CT复查也较前改善。
陈峋张炳东谭志军农光民陆会平魏庆谢骏孙宏梅黄静文杨志勇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全肺灌洗支气管封堵器氧合状态CT平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