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软科学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7篇血小板
  • 6篇血型
  • 6篇造血
  • 5篇血液
  • 4篇造血干
  • 4篇抗体筛查
  • 4篇红细胞
  • 4篇IL-8
  • 4篇MIP-1Α
  • 3篇血浆
  • 3篇血细胞
  • 3篇血小板生成
  • 3篇血型物质
  • 3篇引资
  • 3篇输血
  • 3篇祖细胞
  • 3篇效价
  • 3篇效价比
  • 3篇效价比较

机构

  • 3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医...

作者

  • 45篇陆华
  • 22篇赵树铭
  • 10篇蒋天伦
  • 9篇肖瑞卿
  • 7篇杨民
  • 7篇黎儒青
  • 7篇戚超
  • 6篇李景波
  • 6篇黄红梅
  • 5篇徐迪雄
  • 4篇黄姗
  • 4篇李招权
  • 4篇任家顺
  • 4篇吴昊
  • 4篇隆晓秋
  • 4篇姬军生
  • 3篇潘静
  • 3篇王世春
  • 3篇陈黎明
  • 3篇范娅涵

传媒

  • 10篇中国输血杂志
  • 9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华医院管理...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医学检验教育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型物质与二硫苏糖醇中和IgM抗体后血浆IgG抗体效价比较
肖瑞卿隆晓秋杨民戚超陆华赵树铭
血型血清学与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孔板法检测4 126名献血者的ABO和Rh系统血型;用微柱凝胶法筛查意外抗体及鉴定抗体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献血者数据库。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0 685名住院患者作常规ABO和Rh(D)血型以及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配血以血型血清学和电子交叉配血2种方式进行;对9 996名住院患者以ABO和Rh(D)血型相容作血清学交叉配血,并对其中2 920人作电子交叉配血;同时对689名住院患者作ABO和Rh系统血型鉴定和意外抗体筛查,对意外抗体筛选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作电子和血清学交叉配血。结果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电子交叉配血的献血者数据库,对2 920名经ABO和Rh(D)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和657名经ABO和Rh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与4 113名献血者分别作了6 109次和1 227次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试验配血时间分别为15和45 min。结论电子交叉配血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是可行的,除了同样准确外,其最大的优势是比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时间明显缩短。
曾杰黄朴肖瑞卿戚超杨民陆华赵树铭
关键词:ABO血型RH血型血型血清学
70156名重庆地区住院患者红细胞抗体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2012年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抗体筛查,愈来愈显示出其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以电子交叉配血为代表的输血新技术兴起,抗体筛查更是其保证患者安全用血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推进电子交叉配血此项新技术在我国早日顺利实现,我们为此作了大量预试验。其中,我们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的70156名住院患者进行了输血前抗体筛查试验的数据统计分析。目的是明确拟输血患者人群中意外抗体出现的频率和特点,从而为以后本地区抗体筛选细胞的选择和制备及患者与献血者血型抗原信息库的建立提供依据。
戚超杨民陆华肖瑞卿赵树铭
关键词:抗体筛查血型抗原抗体筛选输血技术预试验
苦参碱诱导HepG2细胞分化相关代谢指征的变化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研究苦参碱抑制 Hep G2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0~ 1.5 ) g/ L苦参碱作用 Hep G2细胞 3天 ,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免法检测 AFP、PCNA、c AMP、c GMP量的改变 ;亲和层析法分离肝癌 GGT(HSGGT) ,酶动力法检测 HSGGT和 GGT酶活性。结果 :反应细胞分化的指标 c AMP升高 ,c AMP/ c GMP比值升高。反应细胞增殖的指标 AFP、PCNA、c GMP、GGT、HSGGT量均降低。结论 :苦参碱在代谢水平上诱导了 Hep G2细胞分化 ,是苦参碱抑制 Hep G2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司维柯李招权张玮陆华
关键词:苦参碱肝细胞癌分化代谢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
2000年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alpha, MIP-1α)近年来引起了血液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就其在白血病临床治疗中得以应用的理论基础、现状以及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作一综述。
陆华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白血病
脾切除患儿血小板去除术1例被引量:2
2018年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儿,男,13岁,22 kg,因确诊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1年于2016年6月25日收入我院肝胆外科。曾行骨穿2次均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长期黄疸,脾脏进行性增大,时有左上腹部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患者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长期贫血,曾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于6月30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黄红梅蒋天伦赵树铭陆华向仁雪刁荣华王泽蓉陈敏陈寒梅
关键词:血小板血小板去除术
成人及新生儿红细胞表面ABH血型抗原强度的比较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成人ABO血型系统中,A、B、O血型红细胞上A、B、H抗原强度的差异。方法将标准血清倍比稀释,采用试管法检测被测标本红细胞与不同稀释度标准血清的凝集强度直至阴性。将各标本与不同稀释度血清凝集强度计分并累计,最后总积分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A、B、H抗原强度均显著低于成人;无论是新生儿还是成人,A抗原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B抗原;成年男性与女性之间A、B、H抗原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与成人之间A、B、H同种抗原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抗原种类对A、B、H抗原强度有影响,性别对成人A、B、H抗原强度没有影响。
陆华肖瑞卿隆晓秋
关键词:血型抗原
具有血液过滤及病毒灭活功能的采血联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血液过滤及病毒灭活功能的采血联袋,包括采血器和抗凝全血袋,采血器包括针头和针管,抗凝全血袋底部通过针管与针头相连,抗凝全血袋底部通过导管依次串连有过滤滴斗、白细胞过滤器、滤后转移袋,滤后转移袋通过...
黄红梅蒋天伦陆华赵树铭黎儒青刁荣华王泽蓉向任雪
文献传递
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1年
血小板生成素被成功克隆不到 4年的时间 ,便被迅速用于临床。本文试从分子生物学特征、生物学作用、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几个方面 。
陆华魏明竟蒲晓允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分子生物学生物学作用
体外生产血小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系统分化的终末细胞,在止、凝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常常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措施是输注供者血小板,目前还没有满意的血小板代用品。血小板的来源较其他血液细胞和成分相对困难,且不易保存,易主动活化,
陆华赵树铭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造血干细胞细胞因子类细胞培养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