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双泉

作品数:45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超声
  • 11篇儿童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 6篇小儿
  • 6篇X线
  • 5篇新生儿
  • 5篇超声检查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栓系
  • 4篇超声诊断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性早熟
  • 3篇影像
  • 3篇造影
  • 3篇特发性
  • 3篇中枢性
  • 3篇中枢性性早熟

机构

  • 34篇苏州大学
  • 8篇苏州医学院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作者

  • 42篇陆双泉
  • 14篇周建敏
  • 10篇蔺启涛
  • 7篇夏斯莉
  • 7篇黄群
  • 7篇冯婷
  • 4篇周珉
  • 4篇田亚康
  • 3篇李敬才
  • 3篇王琪
  • 3篇陈方
  • 2篇李京恩
  • 2篇盛茂
  • 2篇周珉
  • 2篇王琪
  • 2篇陈临琪
  • 1篇李晓忠
  • 1篇吴葆德
  • 1篇朱锦祥
  • 1篇汪健

传媒

  • 6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苏州医学杂志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饮食科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气钡双重造影灌肠仪的研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制一种安全、高效、无污染的新型结肠双重造影灌肠仪。方法分析放射科采用各种灌肠仪进行钡剂灌肠、空气灌肠、钡剂-空气结肠双重造影的全过程,列出新型灌肠仪需要具备的目标功能,依此设计其结构和工作流程。结果研制的新型灌肠仪灌肠压力安全可控,灌肠过程中出入管路分开,避免了交叉感染,钡瓶无需反复消毒灭菌处理,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结论新型结肠双重造影灌肠仪可有效克服现有灌肠仪的诸多不足,安全高效应对各种灌肠检查,具有里程碑意义。
陆双泉周建敏夏斯莉冯婷田亚康李敬才
关键词:灌肠
性早熟女孩骨龄指数与LHRH激发试验LH峰值关系探讨
第一部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骨龄测定的计算机软件制作及其价值.目的:制作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骨龄测定的计算机软件,检验其稳定性、便捷性.结论:用CHN法计算机软件测定骨龄稳定可靠、便捷高效.第二部分:性...
陆双泉
关键词:骨龄黄体生成素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文献传递
婴幼儿肠套叠超声与X线诊断对照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将婴幼儿肠套叠的二维超声与 X线检查的有关问题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取一连续时间段 ,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婴幼儿再行空气灌肠 X线检查 ,对 X线检查也确诊为肠套叠者即行空气灌肠复位 ,未能复位的则行外科手术处理。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叠者而 X线检查不支持其诊断的 ,由临床继续观察 ,对仍不能排除肠套叠者施行剖腹探查。结果 :根据超声图像作出肠套叠诊断者 1 2 5例 ,此 1 2 5例再经空气灌肠 X线检查 ,发现套叠块 1 1 9例 ,未发现套叠块 6例。在 X线未发现套叠块的 6例中 ,有 4例临床症状继续存在 ,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肠套叠 ,且均为小肠套叠。超声误诊 2例 ,X线误诊 4例。结论 :本组超声检查与 X线检查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但超声检查对于各种类型的套叠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而空气灌肠 X线检查对于单纯小肠套叠及发生于小肠内的其它罕见套叠则较难发现。
周建敏陆双泉李敬才
关键词:婴幼儿肠套叠X线诊断超声诊断
超声在脊髓栓系患儿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脊髓栓系患儿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2017年4月至今7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儿的超声表现,并与MRI图像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2例脊髓栓系患儿中脊髓脊膜膨出伴脂肪瘤39例(54%),脊膜膨出伴脂肪瘤24例(34%),皮毛窦伴脂肪瘤7例(10%),囊肿2例(3%),其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结果一致;72例患儿中7例(10%)存在椎管扩张,余椎管均正常;中央管存在扩张者17例,其中轻度扩张(<3 mm)11例(65%),中度扩张(3~6 mm)4例(24%),重度扩张(>6 mm)2例(12%);62例可追踪到MRI的病例中,42例(68%)脊髓圆锥终止位置与MRI相同,18例(29%)脊髓圆锥终止位置低于MRI一个椎体水平,2例(3%)脊髓圆锥终止位置高于MRI一个椎体水平;72例患儿中脊髓圆锥摆动不明显者(≤0.3 mm)12例(17%),脊髓圆锥摆动幅度减弱者(0.3~0.7 mm)49例(68%),脊髓圆锥摆动幅度尚正常者(>0.7 mm)11例(15%);术后随访中,15例仅终丝受牵拉者术后脊髓圆锥摆动幅度均明显增加;36例脂肪切除者,髓囊比≤30%者27例,30%~50%者8例,≥50%者1例,其结果与MRI结果相同.结论超声检查在脊髓栓系患儿病因诊断、椎管及脊髓宽度、脊髓圆锥形态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同MRI检查无差异;在脊髓圆锥末端定位、动态观察脊髓圆锥摆动幅度方面优于MRI表现;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性较强的检查手段,在脊髓栓系疾病诊断及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楚立凯周建敏王勤陆双泉
关键词:超声MRI脊髓栓系婴幼儿
超声在儿童脊髓栓系术前及术后的应用
楚立凯田亚康王勤王正艳陆双泉
幼儿坏血病18例临床X线分析
1996年
近年来坏血病在临床上已较少见。现将我们自1978~1992年诊治的18例患耍报告如下。
蔺启涛黄群陆双泉周珉
关键词:小儿坏血病X线检查维生素C
儿童肾脏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及其诊治要点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肾脏疾病与胡桃夹现象的伴随情况及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肾脏疾病伴胡桃夹现象患儿2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22例合并胡桃夹现象的肾脏疾病中,薄基底膜病1例、Ig M肾病1例、肾病综合征3例、紫癜性肾炎8例、感染后肾炎9例。其中5例临床症状由左肾静脉受压和肾脏疾病共同引起,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造成一定干扰,其余17例尿检异常单纯由肾脏疾病引起。结论薄基底膜病及Ig M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如诊断有困难时,应尽早行肾脏活检助诊。治疗肾脏疾病时如尿检出现均匀型红细胞也须排除胡桃夹现象的存在。肾病综合征及紫癜性肾炎合并胡桃夹现象如未进行多次尿检排查易误诊误治。
朱赟林强周建敏陆双泉李晓忠
关键词:肾脏疾病尿常规胡桃夹现象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血友病性膝关节病变检查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儿童血友病性膝关节病变检查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儿童血友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双侧膝关节高频彩超检查,统计患儿膝关节病变发生率及影像学特征。根据血友病病情将患儿分为轻型组、中间型组、重型组,对比各亚组患儿的膝关节病变发生率及HEAD-US-C评分;根据HJHS评分将受累膝关节分为轻、中、重度受累组,对比各亚组患儿的HEAD-US-C评分、滑膜增厚评分、滑膜彩色血流分级评分。结果:本组80例患儿共检查160个膝关节,其中病变膝关节112个,膝关节病变发生率为70.00%(112/160)。膝关节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积液(85.71%)、滑膜增生(64.29%)、含铁血黄素沉积(35.71%)、软骨改变(34.82%)、纤维隔膜形成(22.32%)、滑膜血管增生(8.93%)及骨侵蚀(2.68%)。在膝关节病变发生率上,血友病病情重型组>中间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AD-US-C评分上,血友病病情重型组>中间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AD-US-C评分、PDUS模式评分的比较上,膝关节重度受累组>中度受累组>轻度受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有效检出儿童血友病膝关节病变,且可通过超声半定量参数评估患儿血友病病情及膝关节功能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王正艳凌婧陆双泉
关键词:高频彩超影像特征
超声检查婴幼儿腰骶部脊髓及其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应用价值初探
陆双泉周建敏夏斯莉冯婷陈志明
儿童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垂体增生4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垂体增生的临床表现,机理和治疗。方法:报告4例临床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均表现为垂体增大,应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垂体均缩小。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伴有垂体增大时只需补充甲状腺素,不需手术。
吴海瑛陈临琪陆双泉张志勤谢蓉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增生甲状腺素儿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