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文静

作品数:98 被引量:685H指数:1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填埋
  • 25篇垃圾
  • 22篇填埋场
  • 19篇堆肥
  • 16篇污泥
  • 16篇垃圾填埋
  • 16篇废物
  • 15篇垃圾填埋场
  • 14篇生活垃圾
  • 12篇污染
  • 12篇好氧
  • 10篇固体废物
  • 10篇反应器
  • 8篇厌氧
  • 8篇渗滤
  • 8篇渗滤液
  • 8篇生活垃圾填埋
  • 8篇好氧堆肥
  • 7篇生活垃圾填埋...
  • 7篇水热

机构

  • 98篇清华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城市建设...
  • 1篇中国环境保护...
  • 1篇北京环卫集团...
  • 1篇碧普华瑞环境...
  • 1篇江苏田娘农业...
  • 1篇中国华电科工...

作者

  • 98篇陆文静
  • 82篇王洪涛
  • 13篇牟子申
  • 11篇朱勇
  • 11篇赵岩
  • 11篇孙晓杰
  • 8篇段振菡
  • 8篇吴华勇
  • 8篇韩融
  • 7篇龙於洋
  • 7篇赵岩
  • 7篇阳金龙
  • 7篇迟子芳
  • 6篇张相锋
  • 6篇王昊
  • 5篇杨渤京
  • 5篇黄得扬
  • 5篇周泽宇
  • 5篇孙英杰
  • 5篇刘晋文

传媒

  • 8篇环境科学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污染治理...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沼气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建设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覆盖层基质对垃圾填埋场甲烷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生物覆盖层甲烷氧化是填埋场甲烷减排的重要途径,覆盖层基质性能对其甲烷氧化能力影响较大。选用≤1mm堆肥物(1#基质)、≤1mm堆肥物+陶粒(2#基质)、≤1mm堆肥物+陶粒(3#基质)、1~2mm堆肥物(4#基质)、2~3.2mm堆肥物(5#基质)等5种不同类型的生物覆盖层基质,在实验室内模拟研究填埋场生物覆盖层的甲烷生物氧化状况,旨在为筛选垃圾填埋场甲烷高效氧化的生物覆盖材料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粒径对基质氧气传输能力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基质的甲烷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纯堆肥物基质(1#、4#和5#基质)几乎没有甲烷氧化能力,堆肥物+陶粒(1:1(V:V))的复合基质(2#、3#基质)的甲烷氧化效率高达100%。堆肥物-陶粒复合基质为甲烷氧化细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改善了生物覆盖层内的气体传输性能,是一种适宜的填埋场生物覆盖层基质材料。
张相锋杨文静董世魁陆文静王洪涛刘晓静
关键词:甲烷氧化
光谱校正对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在三维荧光光谱(EEM)测定中,由仪器直接记录的光谱(称为未校正光谱)由于受荧光光度计光源灯或探测器等波长特性的影响,并不是荧光物质本身的真实光谱,研究了光谱校正对腐殖酸和色氨酸EEM光谱特征以及传统寻峰法和新兴FRI分析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校正后,Ex/Em=220~450/250~500nm范围内荧光强度降低,Em<250nm范围内荧光强度增大,腐殖酸荧光峰明显"蓝移"。基于寻峰法的荧光指数(FI)和腐殖化指数(HIX)明显减小,自生源指数(BIX)略增;基于FRI分析法的反映各区域标准体积百分比PⅠ,n,PⅡ,n和PⅢ,n明显上升,而PⅣ,n和PⅤ,n显著下降。因此,进行光谱校正是获得真实光谱谱图及光谱特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吴华勇周泽宇王洪涛陆文静孙晓杰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
蔬菜-花卉秸秆混合堆肥性状表征及纤维素分解菌群选育研究被引量:35
2003年
利用小型堆肥反应器 ,以蔬菜和花卉秸秆为堆肥生料 ,研究了蔬菜 花卉秸秆混合堆肥体系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质量比为 2∶3的蔬菜和花卉秸秆在容积为 10 0L的反应器中 ,通气量为 0 3m3h-1的条件下能达到较理想的发酵状态。在秸秆堆肥体系中 ,以纤维素为惟一碳源筛选到一批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 ,初步统计有 32种表现型 ,其中 7种为真菌 ,2 5种为细菌。通过微生物正交实验 ,得到 4组高效组合菌剂 (共 15种表现型 ) ,能在 3d内快速启动滤纸条降解。该研究为下一步花卉秸秆高效复合降解菌剂的研制 ,以及解决混合发酵过程中蔬菜和花卉秸秆发酵不同步问题提供前期基础。
邱向阳陆文静王洪涛黄鼎曦黄得扬高海军
关键词:混合堆肥纤维素分解菌正交试验
碱(水)热处理改善分选有机废物的厌氧消化性能被引量:4
2008年
取用凋落杨树叶和自配厨余废物,分别进行水热(碱)预处理后测定生物化学甲烷势(BMP),研究碱热处理对废物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水热处理后产物pH降低,有机物加速溶解并进一步水解生成小分子物质.对于不同废物,实验得到的最佳水热条件不同.杨树落叶在水热温度150℃、碱性环境处理后观察到厌氧甲烷势,水解液SCOD浓度13203mg/L.水热温度超过130℃时厨余废物完全溶解或悬浮,SCOD浓度12412mg/L,加碱催化对产沼性能影响不大.此时两者最大比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112mL/g和276mL/g.总碳转化率分别为24.81%和53.34%.
王昊王洪涛陆文静谭琦璐祝捷
关键词:水热反应厌氧消化
不同生物覆盖层厚度对甲烷氧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和强化垃圾填埋场生物覆盖层的甲烷氧化能力是控制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以陶粒和堆肥复合基质生物覆盖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模拟柱试验方法对不同厚度(30~80 cm)生物覆盖层的甲烷氧化行为进行为期4个月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生物覆盖层的甲烷氧化速率以30 cm厚度最佳;生物覆盖层氧气的空间分布与柱中甲烷氧化活动有显著的交互影响;以碳同位素(δ13C)测得80 cm生物覆盖层中甲烷的氧化率为41.73%。
杨文静董世魁张相锋朱磊陆文静王洪涛
关键词:覆盖层厚度同位素测定
生物质超临界亚临界组合连续式预处理与水解设备及方法
生物质超临界亚临界组合连续式预处理与水解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贮水罐,附有搅拌装置的贮料罐,预加热系统,超临界反应系统,初次冷却系统,亚临界反应系统,最终冷却系统,产物收集系统以及电子控温系统。其工艺步骤是将达到预热温...
赵岩王洪涛陆文静
文献传递
一种有机废物好氧堆肥试验装置
一种有机废物好氧堆肥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转动轴上的发酵罐,发酵罐上方有搅拌电机,发酵罐内的搅拌轴穿过密封盖与搅拌电机相连,密封盖上有排气口,排气口与检测柜内的冷干机和气体检测器依次相连通,排气口的支路上还连通有冷凝水...
刘训东王月伶陆文静蒋建国杨宏伟段凤魁孙艳
文献传递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被引量:90
2004年
由于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核心问题则是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随着园林废物等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 ,以及对农业固体废物和食品工业废物再利用的需要 ,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研究中 ,针对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 2项主要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对其优势微生物菌群、不同降解底物和微生物降解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并对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应用以及有机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做了合理的展望。
黄得扬陆文静王洪涛
关键词: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堆肥化处理厌氧发酵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的自充氧型覆盖层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的覆盖层自充氧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覆盖层自充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气管,导气管和布气系统;所述布气系统由若干布气管组成,每个布气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进气管与布气系统...
陆文静王洪涛牟子申迟子芳朱勇
文献传递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菌剂由一次发酵菌剂和二次发酵菌剂组成,一次发酵菌剂的活性成分为水生栖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嗜热球杆菌、强壮类芽孢杆菌和酸热芽孢杆菌中的一株或几株菌的组合,每株菌20-...
陆文静王洪涛杨渤京牟子申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