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明红

作品数:69 被引量:597H指数:14
供职机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虫害
  • 21篇病虫
  • 20篇病虫害
  • 17篇飞虱
  • 16篇作物
  • 14篇水稻
  • 14篇重大病虫
  • 14篇重大病虫害
  • 12篇发生趋势预报
  • 10篇农作
  • 10篇农作物
  • 10篇农作物重大病...
  • 10篇农作物重大病...
  • 8篇稻纵卷叶螟
  • 8篇纵卷叶螟
  • 8篇卷叶
  • 8篇卷叶螟
  • 8篇褐飞虱
  • 6篇稻飞虱
  • 6篇种群

机构

  • 67篇全国农业技术...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云南省植保植...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省农业厅
  • 3篇安徽中科智能...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湖南省植保植...
  • 2篇安徽省植物保...
  • 1篇贵阳学院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69篇陆明红
  • 39篇刘万才
  • 21篇黄冲
  • 18篇姜玉英
  • 15篇刘杰
  • 12篇翟保平
  • 10篇包云轩
  • 10篇曾娟
  • 5篇杨清坡
  • 4篇刘垚
  • 4篇胡高
  • 4篇谢晓金
  • 3篇李亚红
  • 3篇周国辉
  • 2篇陈德西
  • 2篇何忠全
  • 2篇李庆红
  • 2篇向运佳
  • 2篇张国
  • 2篇桂富荣

传媒

  • 30篇中国植保导刊
  • 7篇生态学报
  • 7篇植物保护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昆虫学报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植物医生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10
2014年
根据2013年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越冬基数、国家气候中心冬、春季全国气候预测、农作物品种抗性布局和种植方式等因素,做出了2014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预计2014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发生程度将重于2013年。
姜玉英曾娟陆明红刘杰
关键词:小麦水稻病虫害
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3
2012年
2011年12月5~7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会商分析了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呈重发态势,
姜玉英曾娟陆明红刘万才
关键词: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发生趋势
2015年全国三大谷类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8
2015年
综合分析小麦、水稻、玉米三大谷类作物重大病虫越冬基数、品种抗性布局和种植方式以及冬、春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判断2015年全国三大谷类作物重大病虫害仍呈偏重发生态势。
姜玉英曾娟陆明红刘杰
关键词:小麦水稻病虫害
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动态及预测预报实践被引量:9
2016年
自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国南方稻区局部首次暴发为害以来,在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系统开展病害的流行规律、调查监测和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初步掌握了病害的发生流行动态和特点,明确了影响我国南方稻区病害发生的毒源地主要为中南半岛的越南中北部及红河平原,其次为我国的海南和云南南部山区。2010年以来,制定了病害测报技术规范,建立了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积极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预报经历了由"恐慌"到"淡定"、由"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由"无所适从"到"有条不紊"的过程,病害预测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在有效指导防治、控制病害流行、减轻危害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万才陆明红黄冲周国辉Hoang Anh Tuan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在斜纹夜蛾种群监测上的应用探索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应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田间斜纹夜蛾成虫消长动态,明确该系统自动计数的准确性和远程信息传输等智能化监测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反映的蛾峰与普通性诱、灯诱监测一致,且在害虫发生早期种群数量较低时,系统诱虫量高于灯诱,即灵敏度较高。以逐日诱虫量分析系统自动计数误差,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完全吻合的正确率为20.4%,误差率在10%以内的为40.0%,且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呈极显著相关(R=0.962,P<0.01)。结合同期进行的卵和幼虫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田间百株卵量、百株虫量高峰出现在系统监测蛾峰后5~10 d。说明该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斜纹夜蛾田间发生情况,满足了种群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的技术要求,为夜蛾类害虫的智能测报提供了新方式。
邓锦明陆明红宋建辉肖明徽刘邦祯段德康衷敬峰郭锦彪
关键词:远程实时监测斜纹夜蛾
粤北晚稻褐飞虱发生动态
2015年
【目的】粤北地区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BPJ)后期回迁重点区域。阐释后期褐飞虱回迁对粤北稻区的影响,可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秋季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用气象制图工具Gr ADS分析2011年粤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解析粤北地区后期回迁褐飞虱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结论】(1)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和江西,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稻区。其中,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虫源差异的主要原因。(2)通过粤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出现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良好的食料条件加之两次较大的回迁峰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4)8—9月份虫源地适宜的温度以及降水条件造成褐飞虱增殖暴发重要气候因素。
方帆陈晓陈玉托陆明红翟保平
关键词:褐飞虱
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监测与防治合作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简述了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监测与防治合作项目研究内容,介绍了项目在理清越南的植物保护体系、了解越南植物保护局职能、建立水稻"两迁"害虫监测与防控合作机制、掌握水稻迁飞性害虫跨境往返迁飞为害发生规律、明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随白背飞虱跨境传播为害的大区流行规律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并提出了项目今后在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力度、加快监测设备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深化合作的建议。
陆明红刘万才程映国翟保平万克江陈玉托戴炜弘Hoang Anh TuanDo Hong Khanh
关键词:病毒病
2020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20
2020年
根据病虫害发生基数、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预计2020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总体将重于2019年,累计发生面积约3亿hm^2次。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更早、区域更大、为害更重,重发态势明显、形势更为严峻;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流行性病害重发风险高;稻飞虱、二化螟、小麦蚜虫、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将偏重发生;黏虫在北方和西南等部分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草地螟种群回升趋势明显,局部有重发的可能。
姜玉英刘万才黄冲陆明红刘杰次仁卓嘎(整理)
关键词:重大病虫害农作物
稻飞虱种群发生的调查与取样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稻飞虱是中国和许多国家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属r对策暴发危害类型。其中,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典型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具有大区域同期"突增"和"突减"的灾变特性;灰飞虱则主要以本地越冬为主,远距离迁飞对种群结构的影响较小,但其传播的病毒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更甚。针对3种稻飞虱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发展了稻飞虱田间种群发生与危害等的调查与取样技术,为其种群发生及其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王瑞林陆明红韩兰芝于福兰陈法军
关键词:稻飞虱不同虫态种群发生
水稻重大病虫害跨境跨区域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6
2020年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及其携传的水稻病毒病是中国和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重要的跨境跨区域迁飞发生和流行性病虫害。在建立中国水稻重大病虫害跨区域监测预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和周边国家间水稻重大病虫害跨境跨区域监测预警体系,对于提高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的早期预见性、增强防控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通过构建体系架构,合理布局站点,明确站点任务,实施信息共享和开展联合预警,逐步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在提高国内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警防控能力,保障全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十四连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能力,自2010年开始,在中国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越南两国实施了“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监测防治项目”,双方通过互设联合监测站点,开展水稻迁飞性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系统监测和发生信息交流、数据交换,以及实地调查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早期预见性和可持续治理能力,使全国水稻病虫害出现了近10年的连续下降趋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们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全国普遍存在人员减少、青黄不接和保障不力的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健全保障机制,保证工作条件,保持稳定运行;二是增加监测站点,统一监测标准,开展联合监测;三是构建信息网络,实时上报信息,实施信息共享;四是推广智能设备,提升装备水平,推动信息直采;五是强化技术研究,研究明确规律,提升支撑能力。
刘万才陆明红黄冲杨清坡
关键词:水稻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监测预警体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