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一

作品数:9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气候
  • 3篇作物
  • 3篇冷害
  • 2篇低空间
  • 2篇低温冷害
  • 2篇水稻生产
  • 2篇农作
  • 2篇农作物
  • 2篇农作物种植
  • 2篇气候变化
  • 2篇热害
  • 2篇作物种植
  • 2篇物候
  • 2篇物候观察
  • 2篇物候期
  • 2篇均方根误差
  • 2篇格点
  • 2篇高温
  • 2篇高温热害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陈一
  • 8篇张朝
  • 6篇王品
  • 5篇陶福禄
  • 3篇魏星
  • 3篇宋骁
  • 2篇史培军
  • 2篇帅嘉冰
  • 2篇刘晓菲
  • 1篇张帅
  • 1篇史文娇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大范围快速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物候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范围快速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物候信息的方法包括步骤:S1:选取耕地样本格点,基于低空间分辨率遥感产品提取各样本格点LAI时序数据;S2:对样本格点LAI时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LAI特征曲线;...
张朝骆玉川陶福禄陈一李子悦
文献传递
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4年
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是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水稻遭受的极端温度事件趋多趋强,应对冷热害的任务更加紧迫。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了水稻冷热害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过程和最终产量的作用机理;对比分析了冷热害地面监测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水稻冷热害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防御水稻冷热害的主要对策;阐明了我国水稻冷热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评估冷热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四种典型方法,包括实验法、历史统计法、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法和遥感估算法;探讨了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冷热害的影响状况;最后,展望了水稻冷热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王品魏星张朝陈一宋骁史培军陶福禄
关键词:气候变暖水稻低温冷害高温热害
黑龙江省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以黑龙江省为例,比较了在大尺度范围内、利用传统的站点平均法以及基于格点水稻密度分布的泰森多边形面积权重法所得的两种省级水稻气象数据差异,并分析了1960-2009年内,不同时间尺度上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特点。针对当地水稻低温冷害频发及其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对比研究了气象行业标准(QX/T101-2009)和国家标准中有关低温冷害的指标定义,以及国际上较通用的有效负积温算法(GDDn-)这三种指标在反映黑龙江省水稻冷害事件上的能力,结果表明:气象行业标准可以较好地反映延期型冷害对水稻的影响,而GDD指标在反映障碍型冷害上均优于气象行业及国家标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包含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种冷害影响的黑龙江省水稻产量进行拟合,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可达92%(p<0.05)。本研究定量得出了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影响分别占87.2%和12.8%的结论,并检测出近年来水稻抽穗开花期障碍型冷害的波动增加趋势,为明确今后低温冷害的防御重点提供科学参考。
刘晓菲张朝帅嘉冰王品史文娇陈一陶福禄
关键词:水稻生产低温冷害
1990年以来中国小麦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0
2013年
利用1991-2009年中国农业气象站点记录的灾害及物候资料,首先对小麦各类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及所在生长发育期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然后通过对比较暖10年(2000-2009)与其前10(1990-1999)年两个时期的灾害时空变化特点,探讨气候变化对灾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是小麦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类型,其发生频率高达79.21%,冰雹、干热风、大风、连阴雨等灾害类型也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有较多发生。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典型气象灾害发生频次有所增加,并且主要发生在生殖生长期。空间上,灾害类型增加较为明显的有:山东半岛的干热风、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暴雨及冰雹。分析表明:不同灾害种类的发生及变化的空间分布与中国气候变化特征有很强的关系。
张朝王品陈一张帅陶福禄刘晓菲
关键词:小麦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气候变化高温热害
一种大范围快速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物候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范围快速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物候信息的方法包括步骤:S1:选取耕地样本格点,基于低空间分辨率遥感产品提取各样本格点LAI时序数据;S2:对样本格点LAI时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LAI特征曲线;...
张朝骆玉川陶福禄陈一李子悦
文献传递
“魔兽世界”传播动力分析
本文摒弃传播学中的控制研究、媒介研究,而以内容分析、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为写作的重点。为避免本文变成技术性论文,笔者主要从传播学本体论的角度考察网络传播行为。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是一个丰富完整的符号系统。借鉴罗兰巴特在《神...
陈一
关键词:魔兽世界互文性本体论游戏设计
文献传递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北三省水稻冷害风险研究(英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三省地区的热力条件明显改善,然而阶段性以及局地性的冷害也有所加重。本研究选取不同类型的温度指数来解释东三省地区冷害发生年的水稻产量波动情况,并通过回溯模型探究该地区的冷害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区八月份的热力...
陈一王品张朝
关键词:水稻生产冷害东三省
文献传递
温度三区间理论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传统平均温度法往往无法表征极端温度事件对作物产量的作用,导致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鉴于此,论文提出了温度三区间理论。该理论基于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生物量指标以及最终产量随温度变化呈现出三区间的响应关系,分别评价正常温度、极端低温以及极端高温对产量的影响。为了验证温度三区间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论文以黑龙江省玉米为例,通过构建包括三区间积温指标和降水量指标的统计模型来评价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的影响,并将此结果和平均温度法相比较,研究发现温度三区间评价法更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魏星王品张朝陈一宋骁帅嘉冰史培军陶福禄
关键词:气候变化作物产量极端气温
湖南省暴雨洪涝灾害及其农业灾情评估被引量:7
2015年
收集整理了1983—2008年湖南省县(区)级暴雨洪涝灾害共3 262条记录,分析了县级尺度上暴雨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趋势.并探讨了暴雨洪涝灾害中农业受灾面积、成灾面积、脆弱度与暴雨致灾因子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农业灾情快速评估模型.
王品张朝陈一宋骁魏星冯博彦陶福禄
关键词:暴雨洪涝成灾面积脆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