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
- 作品数:39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百色市女性性工作者HIV-1新发感染及其影响因素
- 2022年
- 目的了解百色市女性性工作者(FSW)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百色市2016-2019年国家哨点监测中的6304例FSW为研究对象,应用HIV⁃1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方法(LAg⁃Avidity EIA)对HIV⁃1抗体阳性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判断新发感染,采用横断面研究HIV⁃1新发感染率计算公式(I=(R⁃FRR×P)/[(1⁃FRR)×(w/365)×N]×100%)计算HIV⁃1新发感染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1新发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304例FSW平均年龄(35.41±8.09)岁,以在婚/同居、壮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HIV⁃1阳性率为1.57%(99/6304),其中2016-2019年分别为0.93%、1.57%、1.73%和2.21%,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7.485,P=0.006);HIV⁃1新发感染率为0.59/100人年(95%CI:0.310~0.956),其中2016-2019年分别为0.48/100人年、0.53/100人年、0.82/100人年和0.55/100人年,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7,P=0.9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二类场所环境工作(aOR=16.519,95%CI:1.994~136.822)是FSW HIV⁃1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近1个月与客人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aOR=0.237,95%CI:0.070~0.805)则为保护因素。结论FSW仍是HIV⁃1感染的高风险人群,特别是在二类场所环境工作的FSW,提高该人群健康危害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对遏制HIV⁃1感染及传播尤为重要。
- 陈坚梁旭廖建英谭兰芬田维英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女性性工作者
- 百色市夫妻间感染HIV情况调查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2010年百色市自愿咨询检测(VCT),已婚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百色市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资料,对其中已婚感染HIV的夫或妻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11对夫妻(422例)双方都感染HIV的56对,阳性率26.54%(56/211),其中,夫方阳性率69.19%(146/211),妻方阳性率50.71%(107/211);行为史夫妻双方主要是婚外无保护的多性伴性行为感染HIV,夫、妻方比例分别为86.99%(127/146)和50.47%(54/107);发现HIV感染主要原因,夫方出现机会性感染住院治疗筛查HIV阳性转介确认,比例77.40%(133/146),妻方孕产检筛查发现感染转介确认,比例28.97%(31/107)。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夫方39.73%(58/146)和妻方54.21%(58/107)。结论婚外多性伴是夫或妻感染HIV的主要方式,农民人口流动大,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促进一方感染后的及时检测发现和夫妻间性行为干预,减少该人群的感染来源和家庭内的传播。
- 潘新莲陈坚农守玩
- 关键词:HIV夫妻流行病学
- 广西百色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调查男性矿工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分析影响其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百色市煤矿中男性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69名男性矿工中有包皮环切意愿的占25.13%(143/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愿意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组和不愿意接受手术组矿工中的婚姻、文化程度、对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实施包皮环切手术的原因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矿工中患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0.498,95%CI=0.272~0.913)、有包皮疾患(OR=8.181,95%CI=4.252~15.741)和知道包皮过长可形成包皮垢(OR=1.713,95%CI=1.090~2.693)更愿意手术。结论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较低,提高艾滋病和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可能有助于在该人群中推广包皮环切术。
- 罗皓梁旭陈坚杨晓波蒋俊俊邓伟邹云锋韦波张志勇柳志豪梁浩
-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艾滋病
- 配偶间HIV传播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经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内配偶间经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进一步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配偶间HIV传播的研究方法、传播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降低配偶间HIV传播的干预策略。
- 陈坚廖建英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配偶影响因素
- 百色市2014—2016年静脉吸毒人群社会网络结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社区静脉注射吸毒者(IDUs)交往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点。方法采用提名法,收集2014-2016年主动参与针具交换的IDUs和其帮助交换针具的其他吸毒人员名单,按年度建立三年社区IDUs交往的无向矩阵数据库,使用UCINET 6.212软件分析年度社区IDUs的社会网络分析常用分析指标变化和社会结构特点。结果 2014-2016年中相对结点中心度最高两数量级和最低两数量级行动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5%(5/327)和84.4%(276/327)、1.0%(4/419)和90.0%(377/419)、1.0%(3/299)和82.3%(246/299);相对中间中心度依次为:1.8%(6/327)和95.1%(311/327)、0.7%(3/419)和96.9%(406/419)、2.0%(6/299)和94.0%(281/299)。整体网络密度3年分别为0.007 1、0.005 4和0.006 5;成分分析显示,3年最大的群体中行动者占当年所有行动者比例分别为89.6%、85.9%和73.9%;派系分析显示,年度群体派系分别有14、24和12个,派系之间共享成员的比例为92.9%、91.7%和66.7%。社区内2014年参加针具交换的IDUs持续到2015年继续参与针具交换的比例为34.6%(115/332),到2016年24.1%(80/332)。2015年参加针具交换的IDUs在2016年继续参与的比例26.3%(113/430)。2014年相对结点中心度排名前十位IDUs到2015年有5人继续排名前十名,到2016年还有1人;2014年相对中间中心度排名的前十位IDUs到2015年有4人排名前十名,而到2016年有1人。结论社区IDUs之间存在相互联系,IDUs之间交往程度低,整个网络易受到少数人控制或影响的社会结构特征稳定。根据以上社会结构特点和研究成果指导制定相应公共卫生干预策略和方式,以提高疾病控制的效果。
- 梁旭黄颉刚郑志刚田维英陈坚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中心性分析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县域之间暗娼流动网络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研究县域之间暗娼流动形成网络的特征和原因。方法通过采集的暗娼个人手机号码作为识别个体的依据,以县内的暗娼群体活动作为一个事件,县内暗娼提供的个人手机号作为参与事件的行动者,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中整体网络分析方法,建立2-模网络。UCINET 6.216软件分别计算2-模网络的中心度;转化成1-模数据后采用核心边缘分析法中core/periphery计算核心边缘度,使用QAP法将暗娼流动网络分别与客运交通和地理邻接网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UCINET 6.216软件自带NetDraw 2.084进行可视化。结果从社会学量化研究发现暗娼群体在各县之间流动,且11个县之间暗娼流动强度有差别,形成一个9个县为核心,F和K县2个县处于边缘位置的流动网络。暗娼群体的流动网络与客运网络相关系数0.386,P=0.002;与地理邻接网络相关系数0.500,P=0.000。结论研究发现暗娼群体在各县之间存在不同强度的流动,形成一个9个县为核心,2个县处于边缘位置的网络。县域之间暗娼群体流动目的性很强,流动受暗娼群体内部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暗娼群体县域之间流动网络对群体内性传播疾病的影响。
- 梁旭谭兰芬陈坚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暗娼
- 符合治疗而未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存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13年百色市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393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以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男女比例为2.60:1,平均年龄(45.8±16.6)岁,以已婚/同居、壮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WHO临床分期Ⅰ期和异性性途径感染者为主,CD_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85±112)个/mm^3,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为21.04/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95%CI(38.15,117.85)],12、24、36、48、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00%、65.04%、60.73%、55.50%、49.16%。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和≥55岁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7.60/100人年和32.29/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95%CI(33.91,122.09)]和32个月[95%CI(16.95,47.05)],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0,P=0.028);CD_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A组)、101~200个/mm^3(B组)和201~350个/mm^3(C组)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92.62/100人年、30.64/100人年和5.98/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个月[95%CI(1.31,6.69)]、24个月[95%CI(4.53,43.49)]和83个月,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03,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WHO临床分期与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预后较差,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特别是年龄越高、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或患越严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患者,其生存时间越短。因此,及早发现艾滋病患者,加强随访监测,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对延长艾滋病患者的�
- 陈坚梁旭农慧桃覃彩艳谭兰芬柳智豪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抗病毒治疗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生存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13年百色市460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9例接受抗病毒治疗,25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运用 SPSS 21.0统计软件,Kaplan-Meier 进行生存比较分析,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影响分析。结果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5.34/100人年和19.21/100人年,抗病毒治疗对60岁-、65岁-、70岁-年龄组的生存影响高于未治疗组,其死亡风险比分别为0.255、0.445和0.309,但对7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生存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引入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时,年龄在65岁及以上且 CD4^+≤100个/mm3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对其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影响是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对于高年龄低 CD4^+计数水平的患者生存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从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减轻患者服药、就诊等医疗负担,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的角度考虑,对年龄在65岁及以上且 CD4^+T 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患者和75岁及以上的老年艾滋病患者,可考虑放弃接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而重点做好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及临终关怀工作。
- 陈坚
- 关键词:抗病毒药老年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百色市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配偶间经性传播HIV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百色市2006-2015年1 658例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每6个月对HIV/AIDS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并对HIV阴性的配偶进行HIV检测,运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计算配偶HIV阳转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进行趋势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配偶间HIV传播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 658例HIV/AIDS患者中男性980例(59.11%),平均年龄(40.59±13.57)岁,以壮族、农民及农民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异性性途径感染为主,配偶HIV阳性率为34.08%,阴性配偶HIV阳转率1.77/(100人·年),HIV/AIDS患者确诊后1~6年的阴性配偶HIV阳转率分别为1.53/(100人·年)、2.29/(100人·年)、2.19/(100人·年)、1.23/(100人·年)、1.73/(100人·年)和0.93/(100人·年),经Joinpoint回归分析,阴性配偶HIV阳转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4.70,下降趋势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3,P=0.603)。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安全性行为状况与配偶间HIV传播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安全性教育和健康干预需贯穿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健康管理的始终,可减少配偶间HIV经性途径传播的风险。
- 陈坚廖建英农慧桃梁旭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配偶HIV感染影响因素
- 桂西地区艾滋病病毒与结核菌双重感(HIV/TB)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研究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HIV/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的现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对这类特残人群的干预措施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SCL-90、SCSQ和SSRS三个量对桂西地区(百色市)103对HIV/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异同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L-90调查结果。病患组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除"偏执"和"其他"两项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IV/TB双重感染患者积极应对显著少于对照组,反之消极应对也显著多于对照,病患者组的社会支持力度上无论是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都显著小于对照组;经过回归分析发现HIV/TB双重感染患者心理健康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总得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三个因素有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结论:HIV/TB双重感染患者由于疾病特殊,加上社会支持的不足,其心理健康出现了诸多问题,要做好此类病患者的防治工作,需要在心理方面对患者进行疏导,多开展疾病的知识宣教等,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怀、共同努力、消除歧视,营造一个利于患者的环境,才能工作做好。
- 高建华柳智豪江超穗谭廷庆岑贞业汤健闻梁旭黄丽花陈坚苏寿江黄委刚汤小规
- 关键词:HIV心理健康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