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表达大肠杆菌谷氨酸-1-半醛氨基转移酶对红色荧光报告蛋白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的影响
- 2010年
- 谷氨酸-1-半醛氨基转移酶(Glutamate-1-semiadhyde aminotransferase,GSAT)是尿卟啉原Ⅲ生物合成上游途径的一个酶,尿卟啉原Ⅲ是红色荧光报告蛋白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Uroporphyrinogen Ⅲ methyltransferase,UPMT)的底物。为了探明大肠杆菌共表达GSAT对UPMT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PCR扩增玉米upmt基因,将其插入pETDuet-1质粒中第2个顺反子中,构建的载体命名为pETU,表达UPMT的N端含有组氨酸标签;通过PCR扩增大肠杆菌编码GSAT的hemL基因,定点突变去除hemL基因中NcoⅠ序列,亚克隆至pET-51b质粒,再将获得的hemL基因插入pETU质粒的第一个顺反子中,构建pETeGU载体。表达GSAT的N端含有Strep标签。和单独表达upmt基因相比,表达2个基因后,蛋白印迹分析表明没有明显改变UPMT表达量,光谱扫描分析显示没有改变荧光物质的组成,但是增强了重组细胞的红色荧光物质三甲基咕啉的含量,该物质在354nm有特异吸收。用2mmol/L的GSAT抑制剂3-氨基-2,3二羟基苯甲酸处理后,表达两种酶的菌落荧光消失,表明重组GSAT可能增加内源尿卟啉原Ⅲ水平,从而增强重组UPMT催化产生的红色荧光。
- 叶爱华张宽亮陈宗梅荣亮汪苗范军
- 关键词:大肠杆菌
- 玉米GLTR和GSAT的大肠杆菌重组表达及活性研究
- 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是高等植物四吡咯分子如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的第一个调节位点。ALA的合成由谷氨酰-tRNA还原酶(glutamyl-tRNA reductase,GLTR...
- 陈宗梅
- 关键词:大肠杆菌
- 文献传递
- 玉米叶绿体铁氧还蛋白1的原核表达及部分性质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叶绿体铁氧还蛋白(Fd)通过活性中心的铁硫簇传递还原力,在各种氧化还原途径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玉米中5种Fd的叶绿体导肽同源性很低,而去除导肽的成熟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采用RT-PCR技术从玉米幼叶总RNA中克隆了编码成熟Fd1的基因,并分别插入pQE 80和p28SUMO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的N端含有组氨酸标签的Fd1(His-Fd1),和含有组氨酸标签的小类泛素修饰蛋白(SUMO)的Fd1(HisSUMO-Fd1),用Ni-NTA层析介质亲和纯化,SDS-PAGE显示纯化的His-Fd1为一条带,亚基分子量约12kD。纯化的HisSUMO-Fd1用专一性蛋白酶Ulp除去HisSUMO,获得纯化的Fd1。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显示纯化的HisSUMO-Fd1溶液在315nm、415nm和459nm有特异吸收峰,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Fd1中存在[2Fe-2S]。SDS-PAGE显示多种玉米幼叶可溶性蛋白被固定化的His-Fd1吸附。
- 冯爱花陈宗梅李静程备久范军
- 关键词:纯化铁硫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