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尚洪

作品数:104 被引量:715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土壤
  • 21篇玉米
  • 17篇油菜
  • 16篇还田
  • 15篇秸秆
  • 14篇丘陵
  • 11篇农业
  • 11篇丘陵区
  • 11篇秸秆还田
  • 10篇免耕
  • 8篇施肥
  • 8篇小麦
  • 7篇紫色
  • 7篇马铃薯
  • 7篇旱地
  • 6篇生态
  • 6篇碳库
  • 6篇盆地
  • 6篇污染
  • 5篇四川盆地

机构

  • 95篇四川省农业科...
  • 16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测试技术...
  • 3篇四川省烟草公...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四川省农业气...
  • 1篇资阳市农业局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 1篇彭山县农业局
  • 1篇凉山州烟草公...
  • 1篇四川省烟草公...
  • 1篇简阳市农业局
  • 1篇三台县农业局
  • 1篇眉山市农业局

作者

  • 104篇陈尚洪
  • 82篇刘定辉
  • 61篇陈红琳
  • 50篇沈学善
  • 39篇郑盛华
  • 34篇王昌桃
  • 14篇屈会娟
  • 10篇黄钢
  • 9篇朱钟麟
  • 8篇张晴雯
  • 7篇舒丽
  • 6篇蒋梁材
  • 5篇王昌全
  • 4篇杨正礼
  • 4篇王宏
  • 3篇吴婕
  • 3篇王明富
  • 3篇余祥文
  • 3篇姜心禄
  • 3篇李旭毅

传媒

  • 13篇西南农业学报
  • 11篇四川农业科技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耕作与栽培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核农学报
  • 2篇Agricu...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8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壤中流氮磷迁移通量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壤中流氮磷迁移通量的测量装置,其中由收集管收集壤中流,依次通过三通管、过滤网、承接漏斗以及翻斗式测量装置,该翻斗式测量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装置,壤中流最后落入储流器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快速准...
张晴雯陈尚洪刘定辉杨正礼张爱平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播期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探讨四川盆地油菜-夏玉米两熟条件下夏玉米适宜播期,以‘仲玉3号’‘、蠡玉16’和‘成单30’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夏播播期,对玉米的倒伏状况、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籽粒品质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播期、品种与播期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玉米根倒率、总倒折率、收获指数、产量和有效穗数,且播期对实际倒伏、收获指数、产量和有效穗数影响大于品种。品种显著影响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品种和播期均显著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淀粉和蛋白质的影响大于播期。四川盆地油菜-夏玉米模式中,油菜收获后夏玉米贴茬早播,有利于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兼顾高产和优质目标,5月1日至5月15日播种宜选用‘成单30’,晚播品种宜选用‘仲玉3号’或者‘蠡玉16’。
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吴铭梁圣沈学善梅旭荣刘定辉
关键词:四川盆地夏玉米播期
中江县油菜生产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2022年
油菜是中江县的主要油料作物,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中江县油菜生产现状,指出油菜生产中规模化水平差、种植效益低,区域抗灾能力弱、新技术应用面积小等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拓展油菜多功能利用、增加农业附加值以及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扩大新技术应用范围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江县油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兰汉军杨泽鹏陈红琳王昌桃刘定辉陈尚洪
关键词:油菜
四川耕地高效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报告被引量:1
2022年
耕地持续高效利用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持续生产力和高效生产并重,突破重大瓶颈技术的农作制度创新。面向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和时代需求,在耕地地力提升与高效持续利用模式方面,四川耕作制度创新研究不足,技术装备支撑弱等问题凸显。包括3大方面:一是与机械化发展大方向不相适应;二是缺乏养分周年平衡的研究与关键技术;三是机械化背景下的茬口相互挤压,生产能力降低。立足粮食安全,持续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维护土壤健康,藏粮于地,文章提出3个方面的技术对策与建议:一是构建基于机械化的新型间套作高效利用模式;二是开展周年养分调控的研究和技术集成;三是突破育插苗(秧)重大技术与装备,优化茬口衔接。
刘定辉侯淑华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万柯均敖玉琴杨泽鹏
关键词:耕地农作制
覆盖与底墒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受季节性干旱和土壤条件制约,四川丘陵地区旱地小麦产量常年处于不高不稳的被动局面,深入研究小麦节水栽培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覆盖与底墒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底墒是决定小麦出苗质量和分蘖进程的最重要的因素,到最高苗时,A2和A3分别比A1提高15.60%和15.25%;②底墒对小麦分蘖成穗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覆盖之间分蘖成穗能力差异显著,地膜和秸秆覆盖比不覆盖提高21.19%和24.06%;③底墒和覆盖处理下小麦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交互作用不显著,且底墒是影响小麦产量的最主要因数,足墒地膜覆盖增产30%以上;④底墒对小麦水分利用率影响不显著,薄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水分利用率分别比不覆盖提高20.82%和8.28%。因此,丘陵旱地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是足墒播种和保墒栽培。
刘定辉庞良玉陈尚洪舒丽张玉兰
关键词:旱地小麦水分利用
种植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为了研究确定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川油58’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蚜虫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呈下降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部位升高,单株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总数以及有效分枝角果总数逐渐减少。群体有效分枝总数、有效角果总数以及群体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为10.50×104株/hm2时,群体获得最高产量2715.52kg/hm2,当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和10.50×104株/hm2时,处理间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10.50×104株/hm2。
陈红琳陈尚洪沈学善蒋梁材刘定辉
关键词: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农艺性状
四川盆地丘陵区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5
2009年
四川盆地丘陵区季节性干旱严重,为了阐明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土壤持水保水性能的影响和抗旱节水效果,采用压力膜法,测定了4年定位试验田的土壤水分及其能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少免耕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θ=a Sb进行拟合;秸秆还田免耕增加了10-20 cm土层通气空隙的当量孔径,降低了无效空隙的当量孔径,改善了心土层土壤结构;秸秆还田提高稻田耕层土壤持水性能,增加土壤水分库容量;秸秆还田后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土壤毛管空隙含量,提高土壤有效水含量;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耐旱性能和供水能力,不同耕作方式的耐旱性秸秆还田免耕优于秸秆还田间耕。
刘定辉陈尚洪舒丽张玉兰张冀
关键词:秸秆还田少免耕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
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6
2008年
为了阐明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理,以冲积土和紫色土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土壤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及养分含量;旋耕比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CA、CMB、CM和CPMI分别提高5.81%-31.76%、33.87%-39.33%、15.42%~21.56%和4.03%-21.13%。
刘定辉蒲波陈尚洪朱钟麟舒丽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土壤养份碳库管理指数
川东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省蓬溪县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四川丘陵区气候资源与农业类型,选择合理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养分平衡管理,是实现四川丘陵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四川蓬溪县为例开展实证分析,为川东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依据大田作物和果园目标产量、目标施N量,测算有机肥(沼液)的施用量,项目区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沼液可全部在区域内就近循环利用,化肥N替代率达31%~62%。依据项目区作物和果树种植基地的粪污有机肥替代测算,项目区域尚有一定的畜禽承载潜力。该种养循环模式结合当地的主导优势产业,使种养废弃物就近科学合理利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最后就川东丘陵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经营机制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该模式为川东丘陵区开展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郑盛华陈尚洪陈红琳万柯均敖玉琴刘定辉
关键词:畜禽粪污氮磷污染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分析与防控技术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川西北高原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先天脆弱。为提升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平,本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阿坝州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农村人居环境等农业农村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农田种植污染源中,南部农业县玉米等作物存在偏施氮肥和施用过量等情况,农药主要集中在南部农业县,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中南部玉米等作物种植区较为依赖地膜,存在残留污染风险。(2)畜禽养殖污染源中,中南部农业县养殖比较集中,专业养殖户的畜禽粪便污染风险较大。若尔盖和红原等牧区县局部区域内有过度放牧、土壤沙化和草场退化等问题。(3)农村人居环境中,部分区域农村垃圾、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农村厕所配套设施不足。最后本研究针对阿坝州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技术,以期为川西北高原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郑盛华陈尚洪陈红琳杨泽鹏敖玉琴刘定辉
关键词: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粪污循环农业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