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布氏菌活疫苗皮内与皮下接种的免疫效果评价
- 2014年
- 将布氏减毒活疫苗通过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比较2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用布氏菌活疫苗,通过皮内和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总Ig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IL-4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类;用羊布鲁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ELISA、ELISPOT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显示,2种免疫途径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BALB/c小鼠攻毒试验显示皮内注射组脾脏中布氏菌数量的对数值为0,皮下注射组为2.27±0.21,阴性对照组为5.13±0.16。由此可知,2种免疫方法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皮内注射组的免疫保护作用显著优于皮下注射组,提示通过皮内注射布氏疫苗可能是安全、高效的免疫途径。
- 解晓露陈成魏东李恪梅付丽丽黄长江王国治
- 关键词:免疫途径体液免疫保护力
- 布氏菌苗皮内与划痕接种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将布氏疫苗通过皮内注射和皮上划痕方式免疫豚鼠,比较两种方式的免疫效果,为进一步研究人用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两种免疫方法免疫动物,免疫一个月后进行采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IgG抗体;通过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进行体内细胞免疫评价;用羊布鲁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并比较两种免疫方法的保护效果。结果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法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皮内注射和皮上划痕对Br-PPD抗原DTH阳转率均为100%;两种免疫方法的保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评价和疫苗免疫保护力3个方面结果显示,皮内注射和划痕接种两种途径免疫效果相当。
- 陈成魏东李恪梅付丽丽黄长江王国治
- 关键词:体液免疫DTH
- 注射用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学评价
- 2014年
- 目的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小鼠产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免疫布氏活疫苗,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总IgG抗体,抗体亚类IgG1及IgG2a;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以及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IL-4的细胞因子水平;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用ELISA法检测到免疫布氏活苗的小鼠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产生;ELISPOT可检测到较高的分泌IFN-γ脾脏淋巴细胞数目,ELISA方法可检测到较高的IFN-γ水平,表明布氏活疫苗主要诱导Th1型免疫应答;通过布氏活疫苗保护力分析,表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结论布氏疫苗采用注射免疫途径是可行的,免疫后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 陈成魏东李恪梅付丽丽解晓露黄长江王国治
- 关键词:抗体生成免疫活性
- 一种布氏菌疫苗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氏菌疫苗组合物,含有粗糙型的牛布氏杆菌(Brucella abortus)104MR,其是通过将光滑型104M菌株经连续高温传代使之发生突变后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粗糙型布氏菌,可用于布氏菌病的预防及免疫治...
- 魏东陈成李恪梅王国治
- 文献传递
- 鼠疫菌噬菌体效价噬菌斑测定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鼠疫菌噬菌体噬菌斑效价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细菌接种浓度、孵育吸附时间及培养温度等参数,建立鼠疫菌噬菌体效价测定方法,并分析其精密性;建立鼠疫活疫苗鉴别及纯菌检查用噬菌体效价质量标准。结果经优化后确定细菌接种浓度为7×108/mL,不需孵育吸附,培养温度为29℃,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精密性较好,用于鼠疫活疫苗鉴别及纯菌检查用噬菌体效价质量标准应不低于1×106PFU/mL。结论建立了鼠疫菌噬菌体噬菌斑效价测定方法,为鼠疫菌噬菌体及疫苗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 魏东陈成解晓露王国治李恪梅
- 关键词:鼠疫杆菌噬菌体效价
- 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 2015年
-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后小鼠产生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3,6,12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抗Br-PPD Ig 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以及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菌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1,3,6和12个月,均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免疫3个月效果最佳。通过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布氏菌活疫苗显示了很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能诱导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
- 陈成魏东李恪梅付丽丽黄长江王国治
- 关键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保护力
- 冻干保护剂中明胶浓度对布病疫苗活菌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冻干保护剂中明胶浓度对布鲁杆菌活疫苗活菌率的影响,为布病疫苗保护剂中最佳明胶浓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布鲁杆菌活疫苗接种到代肝琼脂培养基,转种,扩大培养,用含明胶浓度分别为0%、0.25%、0.5%、1%的4种保护剂收获。经浓度测定,调配浓度,冷冻干燥,封口等工序,制备1 000亿/m L和5亿/m L两种浓度的布鲁杆菌活疫苗,测定冻干后布病疫苗的活菌数。4℃保存样品冻干封口后2 d、2周、1个月、3个月测定活菌数。37℃保存样品冻干封口后2周,1个月测定活菌数。结果冻干后2 d含不同明胶浓度的1000亿/ml疫苗活菌率水平较接近,但冻干后3个月,含1.0%明胶保护剂疫苗活菌率降低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明胶含量的疫苗。5亿/ml的低浓度疫苗,随着明胶浓度增高,其活菌率降低幅度明显增加,冻干后2 d不含明胶保护剂疫苗活菌率为65.24%,而含1.0%明胶保护剂疫苗活菌率仅为13.34%。含1.0%明胶保护剂疫苗稳定性也较差,冻干后4℃保存3个月的疫苗活菌率降低比例为60.94%,冻干后37℃保存2周的疫苗活菌率降低比例为78.41%。结论冻干保护剂中明胶的浓度愈高,布病疫苗的活菌率愈低,且稳定性越差。
- 张凌男陈成尤明强李天柱李恪梅王国治魏东董巧香
- 关键词:保护剂
- 注射用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学评价
- 目的: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小鼠产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免疫布氏活疫苗,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
- 陈成魏东李恪梅付丽丽解晓露黄长江王国治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苗接种
- 文献传递
- 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小鼠模型的建立
- 2018年
- 目的建立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小鼠模型,为布氏菌疫苗有效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感染布氏菌株动物的脾脏细菌数,比较菌株毒力,筛选出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用布氏菌株。通过最小感染剂量的测定为效力评价的感染剂量提供基础数据。检测动物体内布氏菌增殖情况,确定动物解剖时间。将不同剂量的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小鼠,4周后用布氏菌强毒菌株皮下感染,感染4周后将动物解剖测定脾脏细菌数,分析疫苗保护效果。结果筛选出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感染用布氏菌株,该菌株的皮下最小感染剂量为300 CFU,感染后4周动物脾脏细菌数达到较高且稳定水平。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能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免疫剂量与保护力水平之间有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建立了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小鼠模型,为新型布氏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魏东李天柱陈成尤明强王国治
- 关键词:效力
- 布氏菌104M变异株毒力及保护力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104M变异株的残余毒力及保护力。方法对布氏菌104M变异株进行菌种检定。通过测定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的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LD50),比较两者的残余毒力;用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分别免疫小鼠,4周后用羊型弱毒或强毒布氏菌皮下攻击,4周后测定脾脏细菌数,比较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的保护效果。结果菌种检定结果显示,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分别符合变异及未变异布氏菌株特征。104M未变异株LD50为1.1×109,变异株LD50为2.2×1010。用羊型弱毒及强毒布氏菌攻击后,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但104M变异株保护力低于未变异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氏菌104M变异株残余毒力比未变异株明显降低,保护力略低于未变异株。
- 魏东李天柱陈成尤明强王国治
- 关键词:布氏菌毒力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