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正畸
  • 6篇磨牙
  • 5篇支抗
  • 4篇牙合
  • 4篇正畸治疗
  • 4篇上颌
  • 4篇前牙
  • 4篇病因
  • 3篇前磨牙
  • 3篇切牙
  • 3篇下颌
  • 3篇矫治
  • 3篇病因分析
  • 2篇第二磨牙
  • 2篇多生
  • 2篇多生牙
  • 2篇牙(牙合)
  • 2篇牙龈
  • 2篇牙龈红肿
  • 2篇根管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7篇陈晓红
  • 9篇马宁
  • 9篇郑旭
  • 3篇周蕾
  • 2篇周彦恒
  • 2篇李巍然
  • 1篇梁成
  • 1篇王霄
  • 1篇李伟力
  • 1篇王林茹
  • 1篇周蕾

传媒

  • 5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中华口腔正畸...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上下颌牙量关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Bolt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探讨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的差异。方法:以安氏II错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磨牙关系不同分为磨牙关系远中尖对尖组(简称尖对尖组)114例,磨牙关系完全远中组(简称完全远中组)48例,分别对其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计算Bolton指数,再根据Bolton指数正常值获取上颌Bolton不调量。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全远中组全牙、前牙Bolton指数比值均大于尖对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错间全牙Bolton不调的分布比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牙Bolton不调的分布比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两组错间Bolton不调量总和与Bolton不调程度的分布比率的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II类错畸形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在治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马宁郑旭陈晓红
关键词:磨牙关系BOLTON指数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位颅面骨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后前位头颅定位片头影测量分析,探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位颅面骨结构特征以及与正常(牙合)的差异。方法对4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后前位头颅定位片进行描记、定点测量,共8项线距测量及12个颅面骨标志点的纵坐标测量,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值比较。结果男女患者颅面骨宽度绝对值、而中部/面下部宽度比以及升支高度和髁突颏点间距,颏点、下中切牙中点、髁突上点和髁突外侧点等颅面骨标志点的纵坐标与正常参考值相应数据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位颅面骨结构与正常(牙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面部宽度比例以及某些骨性标志点的垂直向位置表现异常。
陈晓红周彦恒
关键词:头影测量
前牙平面倾斜的病因分析及正畸治疗
目的:探讨前牙平面倾斜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使用第二序列波浪形弓利用左右交互支抗治疗前牙平面倾斜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正畸治疗中牙列排齐后表现出前牙平面倾斜的患者31名,回顾病例资料,分析治疗前错特征、错对称性及矫治...
郑旭陈晓红马宁周蕾
关键词:病因正畸治疗
正畸矫治牙性平面倾斜的新方法——波浪形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提出一种利用牙弓左右交互支抗矫治牙性平面倾斜的新方法,即第二序列的波浪形弓,并检验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恒牙期错畸形患者,无明显颌骨不对称畸形,常规检查设计,安装MBT矫治器,用序列弓丝排齐整平牙列后,正面观察患者颜面评价上下前牙平面是否倾斜,如患者本人和两名正畸医生都认为存在平面倾斜即入选。共37名患者,男性10人,女性27人,平均年龄(21.9±5.2)岁。在横截面0.46 mm×0.56 mm的不锈钢方丝上弯制第二序列摇椅形曲,以面部中线为基准左右侧摇椅形曲的方向相反,曲度一致,以正常的前牙平面做参照,牙齿过长侧弯制朝向牙龈的弧形,牙齿过低侧弯制朝向面的弧形,矫治弓丝在第二序列上呈波浪形。应用波浪形弓矫治平面倾斜,在矫治前后拍摄小开口位患者的正面像,同时使用口唇开张器牵拉口角显示平面,在Image J1.48v图像处理软件中测量图像上左右侧尖牙托槽近中边缘槽沟中点连线(代表前牙平面)与瞳孔连线的夹角,在SPSS 10.0统计软件中使用配对Wilcoxon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数值。结果:波浪形弓可以有效矫治前牙平面倾斜,疗程3~10个月,平均(5.5±1.7)个月。治疗前左右侧尖牙托槽近中边缘槽沟中点连线与瞳孔连线的夹角中位数为4.01°,最大值6.12°,最小值2.90°;治疗后中位数为1.87°,最大值2.57°,最小值-0.17°;治疗后角度减小中位数为2.21°,最大值4.15°,最小值1.08°,配对Wilcoxon检验P=0.000。结论:波浪形弓可以独立或与其他矫治方法联合使用,利用左右侧交互支抗可有效矫治前牙平面倾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郑旭胡兴学马宁陈晓红
关键词:正畸支抗
上颌第一磨牙区多生牙1例
2007年
陈晓红
关键词:前磨牙区上颌切牙多生牙口腔卫生不良刷牙出血牙龈红肿
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口内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比较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口内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颌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且需强支抗的上颌前突患者30例,随机分为种植体支抗组15例,传统口内支抗组15例。分别于治疗前(T1)和治疗后(T2)制取寄存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三维模型测量对比牙的移动效果,通过头影测量比较颌骨及软组织的改变。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内收(6.661±1.328)mm,压低(0.129±1.815)mm;传统口内支抗组上中切牙内收(5.788±2.009)mm,伸长(2.623±1.776)mm。矢状向位移无显著差异(P>0.05),垂直向位移有显著差异(P<0.05)。2种植体支抗组上颌第一磨牙前移(0.608±1.045)mm,压低(0.720±0.805)mm,腭向移动(0.477±0.904)mm;传统口内支抗组上颌第一磨牙前移(1.503±0.945)mm,伸长(0.072±0.690)mm,腭向移动(0.883±0.752)mm。矢状向及垂直向位移均有显著差异(P<0.05),横向位移无显著差异(P>0.05)。32组之间颌骨及软组织指标的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上颌前突患者,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切牙的垂直向控制及支抗磨牙的矢状向、垂直向控制上优于传统口内支抗。
马宁李巍然陈晓红郑旭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突
安氏II^1与II^2错[牙合]牙量不调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安氏II^1与安氏II^2错[牙合]Boh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探讨两类错[牙合]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的差异。方法以安氏II^1错[牙合]129例,安氏II^2错[牙合]8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计算Bohon指数,再根据Bohon指数正常值获取上颌Bohon不调量。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安氏II^2错[牙合]全牙Bohon指数比值(0.92±0.02)大于安氏II^1错[牙合](o.9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而两类错[牙合]间前牙Bohon指数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②安氏II^1错[牙合]前牙Bohon不调量(1.05±0.96)大于安氏II’(0.73±0.60)错[牙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而全牙Bohon不调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4)。结论两类错骀在Bohon指数及Bohon不调量方面存在差异,在治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马宁郑旭陈晓红
关键词:安氏II^1错[牙合]BOLTON指数
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2006年
陈晓红李伟力王林茹
关键词:前磨牙根管数目根管治疗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2根管1例被引量:1
2005年
陈晓红
关键词: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腭侧上颌后牙牙龈红肿X线片示
上切牙内收前后的牙根吸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调查上切牙内收前后的牙根吸收状况,并对该过程中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选择上颌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且需要强支抗内收上切牙的患者46例,分别于上切牙内收前(T1)和上切牙内收后(T2)拍摄上颌切牙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头颅侧位片,通过测量评价,得到每颗切牙的牙根吸收量和上中切牙的角度、位置及其变化量,并记录其它诊断和治疗因素。统计上切牙的牙根吸收量及吸收率,并对各因素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1上切牙内收前后,中切牙的牙根吸收量平均为1.14mm(SD 0.81mm),侧切牙为1.23mm(SD 0.72mm)。2中切牙的牙根吸收率平均为8.18%(SD 6.26%),侧切牙为8.57%(SD 5.17%)。3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表明成人患者、切牙内收疗程长、内收后切牙根尖距离腭侧骨皮质近、种植体支抗的使用增加了内收前后中切牙牙根吸收的程度。结论上切牙内收前后有较为明显的牙根吸收。我们的研究因素中存在此阶段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相关的影响因素。
马宁李巍然陈晓红郑旭
关键词:牙根吸收上切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