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病毒
  • 3篇染病
  • 3篇麻疹
  • 3篇发病
  • 3篇发病趋势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登革热
  • 2篇毒性肝炎
  • 2篇疫情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梅毒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接种

机构

  • 13篇福建省福州市...
  • 9篇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2篇陈杨
  • 10篇陈杨伟
  • 8篇王镜泉
  • 8篇张宏
  • 6篇郑能雄
  • 5篇林风华
  • 5篇官陈平
  • 4篇姚栩
  • 2篇黄春文
  • 2篇纪惠玲
  • 2篇郑高
  • 2篇郑高
  • 2篇林皞
  • 2篇郭燕
  • 1篇陈敏红
  • 1篇应毓琳
  • 1篇黄玲
  • 1篇黄红润
  • 1篇黄晓霞
  • 1篇冉凤秋

传媒

  • 9篇职业与健康
  • 5篇预防医学论坛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对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控制性病、艾滋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市2000-2004年淋病、梅毒、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病发病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发病率超过淋病;艾滋病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福州市区和长乐、福清以及加,39岁年龄组、工人、无业、农民和个体淋病、梅毒和HIV/AIDS发病率较高。结论加强婚前及产前淋病、梅毒和艾滋病的筛查,彻底清除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加强群众性道德和健康性行为的教育,对遏制该市淋病、梅毒和艾滋病流行十分重要。
王镜泉陈杨伟陈杨林风华黄春文
关键词:淋病梅毒HIV/AIDS发病趋势
福州市2007年不同经济水平地区接种门诊信息化管理现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目前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情况,为运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各地经济水平对该市13个区、县(市)182个接种点进行调查,资料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拟参加信息管理人员482人,Ⅰ、Ⅱ、Ⅲ类地区每个接种门诊拟参加信息管理的平均人员数为3.80、2.46和2.12人,方差分析显示3类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22,P<0.01);该市计划免疫信息化人员电脑水平,以低级电脑水平人员占较大比例,达50.4%;全市共有132个乡镇接种门诊配备了电脑,其中能够通过宽带或拨号上网的有124个接种门诊,Ⅰ类地区有电脑及能上网比例均高于Ⅱ、Ⅲ类地区。结论福州市已初步具备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但各地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应逐步建立适合我市各种经济水平地区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张宏陈杨冉凤秋
关键词: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经济水平
福州市2008—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对2008—2010年所有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市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2l/10万,以散发为主。4、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15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64.0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9.72%,无免疫史者占27.46%,免疫史不详者占52.82%。结论通过全市大规模的强制性加强麻疹疫苗预防接种,2009年起麻疹发病率明显减少。今后在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大年龄组儿童的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麻疹监测,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陈杨伟陈杨羊晶晶姚栩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乙肝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确定乙肝检测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市整群抽样调查的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HBV-DNA,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8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327例,阳性率为65.66%;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率为90.35%,小三阳HBV-DNA阳性率为59.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90.00%,HBeAg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57.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二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又有所不同,不能只以HBeAg的检测结果作为判断HBV传染性和复制的指标,而应选择检测HBV-DNA作为补充。
王镜泉郑能雄陈杨伟张宏陈杨
关键词:HBV血清学标志物
福州市平潭县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基线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平潭县乙型肝炎(乙肝)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因素,为进一步做好该县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用EPIDATE3.01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465户1743人,乙肝病毒(HBV)感染检出率为61.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6.9%,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3.1%,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率为5.6%,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阳性率为14.4%,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为52.2%。共有18种感染模式,以5项全阴模式居首位。从年龄组分布来看,HBsAg阳性率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0~9岁组的HBsAg阳性率最低,为3.5%;以20~60岁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2.4%、22.6%、21.8%、21.3%。乙肝疫苗免疫史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均有影响。有免疫史人群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均低于无免疫史人群,抗-HBs阳性率则高于无免疫史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和HBeAg阳性率以商人为最高,抗-HBs阳性率商人最低。结论成人是平潭县乙肝的主要感染者,该人群乙肝疫苗免疫预防接种率较低。除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广泛开展乙肝预防的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降低乙肝发病率。
陈杨伟郑能雄王镜泉郑高张宏陈杨
关键词:乙型肝炎基线调查感染率免疫接种
控烟小课堂对中小学生吸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评价在中小学校运用控烟小课堂对中小学生开展控烟工作的效果,为开展控烟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福建省福州市随机抽取52所中小学校的2588名学生,运用控烟小课堂的方式进行控烟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控烟效果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中小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学生的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46.65%(21730/46584)提高至80.54%(37517/46584),控烟正确态度持有率由78.72%(26484/33644)提高至88.95%(29928/33644);控烟正向行为形成率由88.86%(9199/10352)提高至92.99%(9626/10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53.96、1300.84、106.72,P均<0.05)。结论控烟小课堂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生对烟草知识的知晓程度、控烟态度以及正向行为的形成,对提高青少年拒烟意识、促进青少年控烟行为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黄婷屏刘兴文林皞陈杨
关键词:控烟吸烟课堂学校卫生
2020年福州市中小学控烟图片展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中小学开展控烟图片展宣传活动前后知、信、行改变情况,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福州市随机抽取60所学校共279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通过基线和终末调查了解学生的烟草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对"二手烟会导致乳腺癌"等知识的知晓率由44.50%提高到77.23%(P<0.01),控烟正确态度持有率由93.77%提高到95.27%(P<0.01),正向行为形成率由89.78%提高到93.4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图片展览方式进行学校控烟宣传,不仅能提高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对学生的控烟态度及控烟行为也有正向的影响,值得推广。
黄婷屏刘兴文陈杨林皞
关键词:控烟
2015年福州市登革热疫情流行特点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5年福州市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疫情流行特点,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15年实验室确诊的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进行分析;使用布雷图指数(BI)进行蚊媒密度调查,使用自制防逃逸捕虫网进行成蚊密度消杀前后的监测。结果:本次事件共报告登革热33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89岁;职业分布以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为主。疫情流行期间,福州各发病地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平均BI指数持续高于5,最高47.94;33例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鼓楼区和晋安区,呈现出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疫点较分散,带病毒蚊子广泛存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结论:为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应开展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防蚊灭蚊、清除蚊媒孳生地,翻盆倒罐等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
陈杨王镜泉陈敏红黄诗树
关键词:登革热
福州市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特征,评价抗体水平,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ELISA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麻疹发病率为9.599/10万,全年无疫情暴发。仓山、晋安等城乡结合区发病率较高,0~14岁为高发年龄段,3~8月为高发季节。病例中流动人口占50.7%,无免疫史占54.6%。抗体水平监测显示,流动人群、本地人群和孕妇的麻疹抗体阳性率类似,几何平均滴度(GMT)的差异显著。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T类似。县城的本地和流动人群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市区;市区及县城流动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本地人群。市区和县城、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的GMT类似。[结论]加强麻疹常规免疫管理工作,提高接种率,适时调整免疫策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免疫和监测,是有效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郭燕黄晓霞陈杨卢园姚栩张宏郑能雄
关键词:麻疹抗体水平计划免疫
福州市1990—2006年13种常见传染病季节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掌握疾病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集中度法及圆形分布法对福州市1990—2006年13种常见传染病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有较强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夏季;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一定季节性;而痢疾、伤寒、猩红热、出血热、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百日咳、乙型肝炎为全年散在发病。结论对季节性强的传染病应根据其高峰期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对季节性分布差的传染病应做好全年的监测防病工作。
官陈平陈杨陈杨伟
关键词:季节性分布集中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