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燕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6篇介入
  • 5篇动脉
  • 5篇介入治疗
  • 5篇护理
  • 4篇患儿
  • 3篇导管未闭
  • 3篇动脉导管
  • 3篇动脉导管未闭
  • 3篇未闭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管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缺损
  • 2篇术后
  • 2篇缺损
  • 2篇胃管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作者

  • 18篇陈海燕
  • 6篇倪志红
  • 5篇黄洁
  • 5篇严文华
  • 5篇吕海涛
  • 5篇孙凌
  • 4篇陈烨
  • 3篇盛晓郁
  • 2篇张建敏
  • 2篇包林
  • 2篇崔朋伟
  • 1篇赵明娟
  • 1篇刘威
  • 1篇许云云
  • 1篇郭宏卿
  • 1篇陈立凌
  • 1篇付建光
  • 1篇徐秋琴
  • 1篇丁粤粤
  • 1篇杨梅

传媒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全科护理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江苏省第十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8—2020年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0年在苏州市某国家级哨点监测医院开展感染性腹泻病原主动监测,对病例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5种病毒和6类细菌检测和分型(群)。结果共纳入感染性腹泻病例999例,病原检出率为36.34%,病毒检出率为31.41%,细菌检出率为6.31%,多病原混合感染检出率为4.8%。检出率排前3位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17.92%、诺如病毒12.51%和沙门菌3.4%。轮状病毒腹泻和诺如病毒腹泻均高发于7~24月龄儿童,分别于冬季和冬春季形成发病高峰。细菌性腹泻未见明显季节和年龄组分布特征。多病原混合感染以病毒-病毒为主,轮状病毒G9[P]8占绝对优势,诺如病毒以2型占绝对优势。结论2018—2020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本地的优势病原体,病毒性腹泻具有明显的人群分布和季节性特征。细菌性腹泻的优势病原体是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须在全年全年龄段加强防控。
包林王迪崔家瑞陈海燕崔朋伟陈立凌
关键词: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
个性化随访对室间隔缺损术后患儿生活质量与身体意象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随访对室间隔缺损术后患儿生活质量和身体意象的影响效果,并为这类特殊患儿的临床照护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照护,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末接受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生活质量评定表、身体意象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干预后身体意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方案护理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能改善身体意象,值得推广应用。
陈海燕江文婷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生活质量身体意象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在8‰,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较高,护理不...
倪志红陈海燕
关键词:小儿患者先天性心脏病心理护理
早产儿重力喂养器的制作和应用
2015年
制作了早产儿重力喂养器应用于46例早产儿喂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喂养器连接胃管,能够依靠奶液的重力作用自然流入胃内,有利于早产儿的消化,防止喂养不耐受。
倪志红盛晓郁陈海燕赵明娟
关键词:早产儿胃管
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行介入治疗的55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为研究工具,分别于介入治疗前1d、治疗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介入治疗后6个月患儿生存质量,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室间隔缺损儿童的生存质量。
许云云倪志红陈海燕徐琴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儿童
小儿肾穿刺手术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减少小儿肾脏穿刺活检手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择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穿刺患儿68例,给予周密的术前后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由于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良好的术前护理,因人而宜地进行患儿心理疏导,提高患儿对肾穿刺活检术的认识,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患儿的不良反应,采取积极适宜的应对措施,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
陈海燕许琴芳
关键词:小儿护理并发症
集束化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育支持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护理措施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入院2周、入院4周观察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护理措施对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有明显效果。
倪志红盛晓郁郭宏卿陈海燕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并发症集束化干预
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2015年
总结8例暴发性心肌炎安装起搏器患儿的护理措施,强调及时进行紧急评估和对症处理、做好安装起搏器手术的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做好起搏器的管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组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病情稳定出院。
倪志红陈海燕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起搏器护理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观察
2014年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CHD患儿行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各项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CHD介入手术的护理重点:术前与患儿家属进行交谈,有助于解除其心理压力,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保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加强心电监护,注意封堵器脱落及机械性溶血的观察。结论重视CHD患儿介入治疗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徐娟陈海燕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
不同种类封堵器封堵126例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评价
2013年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种类封堵器封堵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短中期随访的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2年12月确诊动脉导管未闭126例并接受介入治疗的疗效。根据动脉导管未闭大小分别选择弹簧圈、Amplatzer封堵器、Plug血管塞以及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植入封堵器125例,封堵技术成功率99.2%。其中Amplatzer的PDA封堵器107例(84.9%)、弹簧圈2例(1.6%)、膜周部对称型Amplatzer的VSD封堵器2例(1.6%)、ADO-Ⅱ封堵器7例(5.6%)、血管塞Plug封堵器7例(5.6%)。术后半小时经造影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少量残余分流17例,术后3 d超声心动图检查残余分流6例,3个月后均无残余分流。患者术后3个月心超检查左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封堵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杨梅严文华黄洁孙凌吕海涛陈烨陈海燕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AMPLATZER封堵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