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锐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病患
  • 4篇手术
  • 4篇内皮
  • 3篇血浆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
  • 3篇纤维蛋白
  • 2篇蛋白
  • 2篇地平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病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前状态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沙坦

机构

  • 18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8篇陈锐
  • 7篇官明
  • 6篇刘应才
  • 5篇夏纪筑
  • 5篇刘亮
  • 5篇魏宗德
  • 3篇刘英超
  • 2篇杨福兵
  • 2篇牟殷正
  • 2篇高玉丽
  • 2篇罗兴林
  • 1篇李明星
  • 1篇赵华
  • 1篇邓青山
  • 1篇包长顺
  • 1篇李其勇
  • 1篇官禹
  • 1篇王斌
  • 1篇董劲虎
  • 1篇张泽芳

传媒

  • 4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 5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2 5例 1,2级高血压病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 ,每天 5~ 10mg共 2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vWF ,D -D ,tPA和PAI - 1水平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血浆vWF ,D -D和PAI- 1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1) ,tPA和tPA/PAI -1比值显著性降低 (P <0 .0 1) ;治疗后血浆vWF ,D -D和PAI - 1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tPA轻度升高 ,但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tPA/PAI - 1比值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明显改善 1,2级EH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这可能与其减少血栓性并发症有关。
牟殷正刘应才陈锐魏宗德
关键词:非洛地平缓释片高血压血栓前状态
纳洛酮对创伤性脑损伤病人血浆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影响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官明刘英超刘亮顾应江刘洛同陈锐
关键词:纳洛酮创伤性脑损伤血浆内皮素降钙基因相关肽
带蒂手掌皮肤修复同侧手指外伤皮肤缺损
2002年
兰宏付光庆陈锐
关键词:手术治疗皮瓣移植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维蛋白溶解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溶障碍的影响。方法 观察 2 8例 1、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厄贝沙坦治疗 2周前后血压、心率、血浆纤溶性指标 (t PA抗原、PAI抗原和 D-二聚体 )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水平的变化 ,并与 2 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液指标测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结果  2 8例病人经厄贝沙坦降压治疗 2周后 ,血压明显下降 (P<0 .0 1) ,而心率无明显变化 (P>0 .0 5 )。 2 8例病人治疗前血浆 PAI- 1、D-二聚体和v 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后明显下降 (P<0 .0 1) ;2 8例病人治疗前 t PA抗原 ,t PA/ PAT- 1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后明显增加 (P<0 .0 1)。结论  AT1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纤溶障碍 。
刘应才陈锐夏纪筑彭永权魏宗德
关键词:高血压纤维蛋白溶解厄贝沙坦
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3例体会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通过对43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提高岩斜区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总结43例岩斜区肿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6例,死亡2例。全切率为65.1%,手术并发症率为51.2%。结论采用颅底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可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大多数病人能达到治愈目的。
官明陈锐官禹
关键词: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率颅底手术神经影像学手术效果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通过比较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探讨在改善EH纤溶障碍方面厄贝沙坦是否优于非洛地平。方法 :5 3例 1、2级EH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 2 8例 (厄贝沙坦15 0mg/d)和非洛地平组 2 5例 (非洛地平 5mg/d) ,共服药物 2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 1)含量、D 二聚体 (D 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显著性下降 (P <0 .0 1) ,但两组之间治疗前后血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后两组PAI 1、vWF和D D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tPA和tPA/PAI 1比值明显升高 (P <0 .0 5 )。两组之间治疗前的tPA、PAI 1、D D和vWF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治疗后的D D和vWF水平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但PAI 1含量在厄贝沙坦组减少更明显 (P <0 .0 5 ) ,tPA和tPA/PAI 1比值在厄贝沙坦组增加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均能有效改善EH的纤溶障碍 。
刘应才陈锐牟殷正夏纪筑魏宗德
关键词:高血压纤维蛋白溶解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厄贝沙坦非洛地平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能量、能量效率与左室收缩功能关系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心肌能量 (E)、能量效率 (EE)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 6 5例DCM左室收缩功能 ,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E、EE ,并与 5 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了解DCM的E、EE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DCM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 (P <0 .0 5 ) ;EE、E与左室射分数血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且随心功能 (NYHA)变化而改变。结论 :DCM患者EE。
夏纪筑罗兴林陈锐甘仲霖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能量效率
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基因相关肽水平变化及纳洛酮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浆ET-1、CGRP水平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纳洛酮治疗后血浆ET-1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CGRP早期(1 d)较对照组升高明显。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血浆ET-1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早期应用纳洛酮可显著降低ET-1和提高CGRP水平,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官明刘英超刘亮陈锐
关键词:内皮素降钙基因相关肽纳洛酮脑损伤
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总结1995年~2004年以来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23例,其中海绵窦原发肿瘤7例;毗邻侵及海绵窦的肿瘤16例,后者包括侵袭性垂体腺瘤7例,脑膜瘤6例,神经纤维瘤3例.回顾其术前CT及MRI特征、手术方法.结果 23例海绵窦区肿瘤经显微手术治疗,全切8例,部分切除15例,效果良好,无死亡.结论海绵窦区手术是神经外科的难题,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显微手术技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官明陈锐刘亮陈礼刚
关键词:显微外科
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发色底物显色法、ELISA法等检测 16例健康人 (对照组 )、5 3例高血压病 1、2、3级患者血浆中的分子标志物—血栓素B2 (TXB2 )、6 -酮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 2级高血压组及 3级高血压组病人 ,血浆TXB2 、t-PA含量、PAI- 1含量及活性、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t-PA活性、6 -K -PGF1α含量均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 ,血压升高可能是直接原因。这为解释及防治高血压病血栓性并发症提供了依据。
张润峰刘应才魏宗德陈锐赵华黄静
关键词: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放射免疫法发病机制血液流变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