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长民

作品数:11 被引量:190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油气
  • 4篇盆地
  • 4篇珠江口盆地
  • 3篇地层
  • 3篇地层学
  • 3篇深水
  • 3篇南海北部
  • 3篇凹陷
  • 3篇白云凹陷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3篇层序地层学
  • 3篇成藏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震剖面
  • 1篇地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11篇陈长民
  • 4篇彭大钧
  • 4篇庞雄
  • 3篇孙珍
  • 3篇周蒂
  • 3篇郝沪军
  • 2篇甘其刚
  • 2篇舒誉
  • 2篇孙龙涛
  • 2篇黄春菊
  • 2篇吴湘杰
  • 2篇黄先律
  • 2篇吴昌荣
  • 2篇叶斌
  • 2篇连世勇
  • 1篇邵磊
  • 1篇陈红汉
  • 1篇李前裕
  • 1篇申俊
  • 1篇何敏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三届中国石...
  • 1篇全国第五届油...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白云凹陷的深部地壳结构被引量:71
2005年
以过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部的第一条长电缆深反射地震剖面(14 s)作为研究的基础,对该剖面进行了速度分析、时深转换及精细地震解释,探讨了白云凹陷的深部构造特征.该剖面深部反射特征非常清晰,莫霍面表现为一个起伏不平、厚薄不一的'层',其厚度可达1~3 km.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向海盆明显阶梯式减薄,在白云主凹的沉积中心处仅厚7 km左右.在剖面的最东南端下陆坡部位,深部(10~21 km)有三个略显起伏、彼此大致平行的强反射条带,推测为莫霍面之下存在俯冲洋壳的显示.在白云凹陷可能存在深大断裂,凹陷的持续强烈沉降可能与深大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关.
黄春菊周蒂陈长民孙珍郝沪军
关键词:反射地震剖面白云凹陷深部地壳结构深大断裂莫霍面洋壳
从浅水陆架走向深水陆坡——南海深水扇系统的研究被引量:74
2005年
南海深水扇系统是近年来在南海海域的重大发现,证实自 30Ma以来深水扇系统密集地分布在我国的近海海域内,并以其宏大的规模、典型的结构及巨大的勘探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深入展开深水扇系统的研究将是我国油气界与科学界的重大任务。  近 20年来,深水扇系统已成为国际石油产量与储量增长的主体,已经有 60多个国家进行深水扇研究,并在国际学术界获得高度重视。据认为:“深水浊流及其有关储层在今后至少 25年内将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前缘”。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系统发育区域的地质条件与国际上已有重大油气发现的深水扇系统发育区有许多重要的相似。古珠江大河充足的物源供应,长期沉降的深水凹陷与海平面周期性下降是纵向上呈良好叠置状态的深水扇系统发育的要素;而立足于精度较好,保真程度较高的高分辨地震剖面是识别层序界面,识别低水位体系域,辨识陆架坡折带的技术关键,这就使研究领域从浅水陆架进入到深水陆坡。  应当给深水扇系统赋予科学的定义;然而国际学术界对深水扇系统的沉积物性质、类型及预测方法技术存在争议。但是,毫无疑义的是,深水扇系统具有可识别性,它对油气的运移、聚集、隐蔽圈闭的形成以及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彭大钧庞雄陈长民舒誉叶斌甘其刚吴昌荣黄先律
关键词:陆架南海海域浅水浊流海平面体系域
应用分形几何法预测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有利成藏区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分形几何法求得的断裂分维值是断裂数量、规模、发育程度、组合方式及动力学特征的综合体现,用其可定量描述断裂分布的复杂性和构造演化的成熟度。断裂的分维值越高,断裂连通性越好,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流体流动汇聚和油气藏的形成。依据白云凹陷断裂性质及平面分布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断裂区域,并对所求得的各断裂区域T3及T5两个层面分维值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白云凹陷断裂体系的空间分布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其西南控洼断裂区域(Ⅳ区域)在T3及T5两个层面的断裂分维值均最大,断裂构造发育,推测极有可能成为白云凹陷一个新的勘探目标区。
孙龙涛陈长民詹文欢申俊何敏连世勇
关键词:分维值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
南海北部陆坡第三系海相深水扇沉积系统研究
彭大钧庞雄黄先律陈长民舒誉李劲松朱明何敏吴昌荣叶斌申俊连世勇柳保军代一丁杨飞甘其刚
项目本着追踪世界深水沉积研究前沿并与中国深水油气勘探战略选区研究相结合的总体目标,从全球深水扇沉积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发现及其沉积特征、白云深水区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研究、珠江深水扇系统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形成...
关键词: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油气勘探
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之基础地质
白云深水区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地质条件:位于中生代俯冲带的构造“软弱带”和新生代盆地的构造“转换带”,成为自云凹陷构造演变的特殊背景;经历了“断陷-断拗-拗陷”三层盆地结构和沉积充填演化历史;渐新世以来受到南海扩张的影响而持...
庞雄陈长民彭大钧周蒂邵磊何敏柳保军
关键词: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海平面变化构造转换带油气成藏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新生代陆坡结构与演化研究
周蒂庞雄孙珍陈长民黄春菊许鹤华郝沪军吴湘杰何敏陈汉宗吴世敏刘海龄阎贫唐诚孙龙涛杨恬
该研究根据地球物理资料论证了在南海东北部存在隐伏的NE向中生代俯冲带,白云凹陷在晚中生代位于弧前盆地的位置,岩石圈较热较软,在新生代又位于伸展陆缘的构造转换带,是导致其长期强烈沉降的重要因素;同时根据对穿过白云凹陷的深反...
关键词:
关键词:深水油气南海北部
珠江口盆地深水扇识别和油气成藏关键要素被引量:10
2007年
近年来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的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各种层序界面,并进一步识别出大量深水扇沉积体,这些深水扇体由众多的盆底扇、斜坡扇、低位楔和下切水道构成。盆底扇和斜坡扇多期叠加,平面上成朵叶状,并与下切水道相连。综合分析白云深水扇的成藏条件,得出控制深水扇成藏的关键要素有两点(1)由断层、不整合面、横向连通的砂体以及流体底辟带组成的发达的输导格架,特别是能与深水扇相连的断层与流体底辟带,是深水扇油气成藏的关键所在;(2)油气运移的动力,盆地模拟结果表明,白云凹陷曾经历了三个地层压力演化旋回,超压的累积和释放对深部烃源岩的排烃并向深水扇体中运移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存武陈红汉陈长民庞雄施和生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层序地层学成藏条件主控因素
试论珠江口盆地(东部)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储量增长方向
<正>本文总结了珠江口盆地最重要的勘探领域——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并用以论证勘探方向和目标选择.文中还总结了近期增储挖潜的成就,并指出储量增长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该文是对珠江口盆地长期勘探和研究工...
陈长民杨少坤
文献传递
珠江口盆地的沉积充填与珠江的形成演变被引量:51
2008年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南海北部地区沉积物渐新统与中新统明显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物源突变事件。这一沉积地质事件在时间上与南海扩张轴发生跳跃、滇西高原以及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快速隆升等一系列地质构造事件十分吻合,是珠江以及珠江口盆地搬运—沉积—充填演化史上一次重大的转变。Ca/Si、CIA以及Al2O3等参数变化显示,珠江侵蚀区极有可能由渐新世近源硅酸盐为主的华南沿海地区拓展为中新世远达青藏高原东麓的云贵高原碳酸盐为主的地区,流域范围突然扩大。同时伴随沉积物供给增大,造成珠江口盆地从渐新世富砂为主的沉积堆积体系转变为中新世以来以泥为主的沉积堆积体系,显示出珠江的发育演化以及中新世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在南海北部的沉积充填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南海北部地区油气藏的形成影响深远。
邵磊庞雄乔培军陈长民李前裕苗卫良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沉积学物源分析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及油气资源
庞雄陈长民彭大钧朱明周蒂何敏陈红汉舒誉邵磊郑晓东李劲松申俊柳保军孙珍连世勇黄先律郝沪军吴湘杰朱俊章屈亮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机理、沉积系统、成藏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等。在原始创新认识-发现了珠江深水扇系统及其油气勘探潜力-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认识,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深水油气勘探,充分体现了科研...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资源成藏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