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阿琼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狼疮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红斑
  • 5篇红斑狼疮
  • 3篇血浆
  • 3篇表达及意义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靶点
  • 1篇多靶点治疗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浆检测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肾炎
  • 1篇糖皮质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阿琼
  • 4篇朱小春
  • 3篇章丽和
  • 2篇薛向阳
  • 2篇李声东
  • 2篇陈静
  • 1篇林巧爱
  • 1篇张丽芳
  • 1篇吴淑珍
  • 1篇章慧娣
  • 1篇熊江彪
  • 1篇王晓冰
  • 1篇叶璐璐
  • 1篇陈晓微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icroRNA-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microRNA-16(miR-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茎环RT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48例SLE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浆中miR-1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SLE各种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茎环RT-PCR可以特异性扩增血浆中的miR-16。miR-16在SLE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下调,和健康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Ct值分别为19.40±0.85和18.89±0.66,t=2.386,P=0.02)。血浆miR-16表达水平与SLE患者活动程度的SLEDIA评分呈负相关(r=0.313,P=0.03),SLE疾病活动度越高,miR-16水平越低。结论:SLE患者血浆miR-16下调表达与SLE疾病活动度有关。
陈阿琼薛向阳章丽和陈静王晓冰章慧娣张丽芳吴淑珍朱小春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微RNA血浆检测
miR-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正>目的研究microRNA-16(miR-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1)标本收集:采集49例已确诊的SLE病人(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
陈阿琼朱小春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中microRNA-155的表达及干预后效应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micro RNA-155(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及干预后B细胞表达IgG水平。方法收集66例SLE患者及1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分离出B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55在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电转染技术使miRNA抑制剂干预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miR-155的表达,然后以ELISA检测B细胞干预后培养液上清液IgG的水平。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人比较,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R-155表达上调(P<0.05),通过miRNA抑制剂下调SLE患者B细胞中的miR-155的表达后,B细胞分泌的IgG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SLE患者的B细胞中表达上调的miR-155可能参与了SLE患者B细胞功能调控。
陈阿琼黄茜茜叶璐璐薛向阳林巧爱朱小春李声东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微小RNAB细胞IGG
miR-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正>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明确。已证实循环中miRNAs不但可作为多种疾病的潜在指标,而且在细胞之间...
陈阿琼章丽和陈静章慧娣朱晓春张丽芳吴淑珍薛向阳
文献传递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和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GC)联合环磷酰胺(CTX)及来氟米特(LEF)治疗Ⅲ型、Ⅳ型、Ⅴ型、Ⅲ+Ⅴ型和Ⅳ+Ⅴ型狼疮性肾炎(LN),比较其与传统二联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A组(GC+CTX组)、B组(GC+LEF组)、C组(GC+CTX+LEF组)。随访1年,观察尿蛋白定量等临床疗效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1年观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A组35.7%,B组42.8%,C组78.6%。观察结束时C组尿蛋白与A组比较明显下降,补体C3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Ⅳ+Ⅴ型LN,C组治疗3个月后即明显减少尿蛋白,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与B组疗效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3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C+CTX+LEF联合多靶点治疗总体疗效优于LN的传统治疗方案GC+CTX,尤其对Ⅳ+Ⅴ型LN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耐受性良好。
章丽和陈晓微陈阿琼熊江彪朱小春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多靶点治疗
Bcl-2基因多态性、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Bcl-2基因多态性、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选取健康研究对象20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Bcl-2主要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分布以及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43188位点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分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的关系和Bcl-2与IL-21协同作用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Bcl-2主要基因分布差异明显,部分基因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Bcl-2常见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明显,部分基因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43188位点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分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同时携带Bcl-2 195 bp和IL-21 138 bp易感等位基因的个体较单独携带Bcl-2 195 bp或IL-21 138 bp易感等位基因的个体患病的风险性更高。结论 Bcl-2基因多态性、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密切相关,致病原因可能为两者直接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部位或附近某个易感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两者易感等位基因分布在决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中存在协同作用。
李声东陈阿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