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靖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树脂
  • 2篇水处理
  • 2篇填充树脂
  • 2篇污水
  • 2篇污水处理
  • 1篇电去离子
  • 1篇氧化法
  • 1篇氧化法处理
  • 1篇溶气
  • 1篇溶气气浮
  • 1篇三维电极
  • 1篇渗透膜
  • 1篇生物接触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石油
  • 1篇水厂
  • 1篇水处理厂
  • 1篇水解离
  • 1篇水解酸化
  • 1篇酸化

机构

  • 6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上海东硕环保...

作者

  • 6篇陈靖
  • 5篇李福勤
  • 4篇王锦
  • 4篇赵美英
  • 2篇王宏伟
  • 1篇杨久坡
  • 1篇何绪文
  • 1篇王颋军

传媒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工业水处理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EDI模块浓室填充树脂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对浓室填充树脂的电去离子(ED I)模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浓室填充树脂对ED I模块的运行效率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条件下其电流效率和产水水质大大提高、能耗降低,且其浓水pH值较低,有利于防止浓室结垢,延长了模块的使用寿命,是一种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纯水制备技术。
李福勤陈靖赵美英王锦
关键词:树脂水解离
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通过对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进水中有机物含量、细菌总数和SDI值对生物污染的形成影响较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器分析污染膜,表明严重的微生物污染薄膜成网状粘连结构,污染物组成成分主要是碳氧化合物(有机物)以及一定量的镁、硅等结垢物质,可观测到的微生物有球菌、杆菌和霉菌等。
李福勤王宏伟杨久坡赵美英王锦陈靖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污染特性反渗透膜
改性滤料强化接触氧化法处理高锰矿井水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以鹤壁煤业集团九矿矿井水的混凝沉淀处理出水为原水,重点研究了改性滤料强化接触氧化除锰工艺的影响因素和运行参数,并对除锰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改性的锰砂除锰效果优良,当控制滤层厚度〉800mm、滤速为7~9m/h、过滤周期为22h时,出水锰含量〈0.2mg/L;为防止破坏活性滤膜,反冲洗的膨胀率应控制在30%左右。该方法除锰高效,且具有启动快、成熟期短、易改性的特点。
李福勤王锦秦宇王宏伟陈靖赵美英何绪文
关键词:接触氧化法锰砂改性
三维电极去除污水厂二级出水中COD_(Mn)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三维电极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探讨了三维电极的各要素(粒子电极配比、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等)对去除二级出水中CODMn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比较各影响因素的相对权重,得到最佳处理条件:粒子电极配比为9∶1、极板间距为9.0 cm、电流密度为4.4mA/cm2、电解时间为20 m in,该条件下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70%,优于常规三级处理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过滤工艺。
李福勤赵美英陈波陈靖王锦
关键词:三维电极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高锰酸盐指数
浓室填充树脂电去离子的开发研究
本文在“EDI-2型电去离子模块”成功研发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研发出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浓室填充树脂EDI-2替换型模块。EDI离子迁移过程理论分析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和膜与溶液界面层中高达108...
陈靖
关键词:电去离子
文献传递
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中转站污水处理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溶气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工艺处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中转站综合污水,介绍了主要工艺参数和特点。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和99.7%,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Ⅳ类水的水质指标。
王颋军李福勤陈靖
关键词:溶气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