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凤禹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沭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1篇底座
  • 1篇躁动
  • 1篇瑞芬太尼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疼痛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腔内
  • 1篇腔内注射
  • 1篇取出术
  • 1篇氩气刀
  • 1篇羟考酮
  • 1篇酰胺类
  • 1篇万向节
  • 1篇胃镜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镜
  • 1篇小儿

机构

  • 5篇沭阳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陶凤禹
  • 2篇汪涛
  • 2篇石教辉
  • 2篇叶志虎
  • 2篇刘秀
  • 1篇迟迪
  • 1篇周巧林
  • 1篇万利芹
  • 1篇严志勇
  • 1篇韩孟和

传媒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方法 9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即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RK)、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FK)及氯胺酮组(K)。观察记录患儿给药前、手术5min、15 min及术毕时血压(SBP)、心率(HR)、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5 min、15 min及术毕时SBP、HR值与麻醉前相比,RK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K、K组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K组HR显著高于FK组(P<0.05);RK组术中、术后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呼吸道分泌物、体动、烦躁均少于FK组与K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RK组显著少于FK、K组,FK组显著少于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全、并发症及用药量均减少、苏醒时间短,效果优于芬太尼与氯胺酮复合麻醉。
叶志虎万利芹迟迪陶凤禹石教辉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氯胺酮小儿麻醉
胃镜下氩气刀分割巨大胃毛石取出术麻醉一例
2011年
患者,女,10岁,体重32k,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入院。患儿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服药后缓解,缓解后饮食正常,一直未予正规治疗。
石教辉陶凤禹孙翊楗佘树松
关键词:取出术氩气刀胃镜上腹部疼痛麻醉缓解后
小剂量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注射小剂量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关节镜诊治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OR组、DR组、sR组(n=40):手术结束时,分别关节腔注射羟考酮2ml(3mg)联合0.25%罗哌卡因18ml(OR组)、地塞米松2ml(5mg)联合0.25%罗哌卡因18ml(DR组)和生理盐水2ml联合0.25%罗哌卡因18ml(sR组)。于术后4、8、12、24、36h时分别观察静息VAS及运动VAS评分,记录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及患者镇痛满意度。结果与SR组相比,OR组和DR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和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v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和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与DR组相比,OR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和运动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明显降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和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SR组恶心呕吐发生较多(P〈0.05),而OR组与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持久和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汪涛周巧林陶凤禹叶志虎刘秀严志勇
关键词:羟考酮酰胺类关节内膝关节关节镜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机螺纹管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机螺纹管支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上卡紧...
陶凤禹
文献传递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其躁动情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 1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0例。A组采用0.5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B组采用1.0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C组采用1.5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D组采用生理盐水治疗。对比分析四组的躁动发生率。结果躁动评分分级:A组患者中1级13例,2级8例,3级9例,4级4例,5级5例,6级1例,7级0例,躁动发生率为25.0%(10/40);B组患者中1级12例,2级15例,3级12例,4级1例,5级0例,6级0例,7级0例,躁动发生率为2.5%(1/40);C组患者中1级14例,2级16例,3级9例,4级1例,5级0例,6级0例,7级0例,躁动发生率为2.5%(1/40);D组患者中1级5例,2级13例,3级9例,4级5例,5级3例,6级4例,7级1例,躁动发生率为32.5%(13/40)。B组、C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均低于A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1.0~1.5μg/kg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最好,躁动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陶凤禹韩孟和刘秀汪涛
关键词:妇科手术腹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